安全管理网

环保常识问答100题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12月31日

1、中央领导如何强调环境保护工作?
        九八年三月十五日在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
        江泽民说: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一把手亲抓、负总责;也不能动摇,不能流于形式。真正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到位,坚持并完善目标责任制,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努力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提高到新水平。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不仅具有近期益,更具有远期效益仅有经济效益,更有社会效益。各级领导干部要注意大帐,算大帐就是算大局、全局之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只算局部的眼前的小帐,而不算全局的长远的大帐,就容易陷入片面性,该花钱的地方花得少,不该花钱的地方又花得多,甚至于干些急功近利而损害全局、贻误将来的事情。
        各级政府在换届和机构改革中,要注意为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而不能影响,削弱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
        李鹏说: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防治污染与保护生态并重。一些地区生态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影响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是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大事,各级政府在抓经济工作的同时,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环境保护工作。环保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监督管理。有关部门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城市要尽快提高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加强环境监测。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对土地、森林、矿产、淡水和海洋资源的管理。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即:"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
        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里约宣言》指出"人类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求,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深刻内容丰富,但它的最基本要点是: 一、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应当是和坚持与自然相和谐方式的统一,而不应当凭着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
        二、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当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不能允许当代人一味地、片面地、自私地为了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了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的发展与消费的机会。
        3、江泽民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有哪些要求?
        一九九六年七月十六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环境会议座谈会上,江泽民主席强调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大事来抓,并说在实施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节约各种资源、农业要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工业要讲质量,讲低耗,讲效益,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要协调发展。
        二、 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三、 消费结构合理消费方式有利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决不能搞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浪费资源的高消费。
        四、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 坚决遏制和扭转一些地方资源受到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4、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里约宣言》指出"为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部份,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它积极追求实现的最基本目的之一,环境保护是区分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的分水岭和试金石。
        一、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
        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都应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更为重要。事实说明,发展中国家正经受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穷。因此,可持续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解决贫富悬殊,人口猛增和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最终走向现代化和文明。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联。可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做为实现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环境建设不仅可以为发展创造出许多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为发展保驾护航,向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代的发展与现实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的支撑,人们在没有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之前,随传统发展,环境与资源正在急剧的衰退,能为发展提供的支撑越来越有限了,越是高速发展,环境与资源越显得重要;环境保护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实现,
        因为现代的发展早已不是仅仅满于物质和精神消费,同时把为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环境作为实现的重要目标进行不懈努力。
        三、可持续发展认为,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环境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对别人是一种权利,对自己则是一种义务,人们的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是平等的和统一的。这种权利应当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维护。
        四、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就是要及时坚决地改变传统发展的模式--即首先减少进而消除不能使发展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它一方面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尽可能地少投入,多产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因此,我们必须纠正过去那种单纯靠增强投入,加大消耗实现发展和以牺牲环境来增加产出的错误作法,从而使发展更少地依赖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环境容量有机的协调。
        五、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解决环境危机、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消费方式,根本出路在发展科学技术。只有大量地使用先进科技才能使单位生产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才能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发展模式,减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减轻环境的污染负荷。
        六、可持续发展还要求普遍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人们必须改变对自然的传统态度--即从功利主义观点出发,为我所用,只要对人类是需要的,就可以随意开发使用。而应树立起一种全新的现代文明观念,即用生态的观点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仅仅当作自然界大家庭中一个
        普通的成员,从而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崭新观念,这仅依靠个别人不行、少数人也不行,只有使之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因此,要使环境教育适合可持续发展。
        5、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什么?
        一、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二、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 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裨,是要开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的落后的发展模式,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四、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改变人们传统的不可持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从整体上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行为规范。
        6、当今世界严重关切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在当今人们所严重关切的现代环境问题主要是: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土壤退化正在加速,淡水资源的枯竭与污染,海洋生态危机,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大规模生态破坏。
        7、我国"九五"的环境保护目标是什么?
        到2000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境法规体系,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份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建成若干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示范城市和示范地区。
        8、我国2010年环境保护的远景目标是什么?
        到2010年,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较好的贯彻,环境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状况,环境质量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建成一批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和地区。
        9、什么是"三同步"?
        从80年代开始,我国就把环境保护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提出"经济建设、
        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步同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战略思想,使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互相渗透,相互促进,开始构成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
        1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环境保护职责是什么?
        一九九六年八月三日《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实行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要根据上述目标,制订本辖区切实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要依法履行环境保护 职责,坚决执行环
        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要将辖区环境质量作为考核政府主要领导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和及时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并形成制度。
        11、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遵循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取得成效的典型,即在城市社会、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其标志是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质量良好、城市优美洁净,生活舒适便捷,居民健康长寿。
        12、什么是水体感官性污染? (1)色泽变化。天然水是无色透明的。水体受污染后可使水色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感官。如印染废水污染往往使水色变红,炼油废水污染可使水色黑褐,等等,水色变化,不仅影响感官,破坏风景,有时还很难处理。
        (2)浊度变化。水体中含有泥沙、有机质以及无机物质的悬浮物和胶体物,产生混浊现象,以致降低水的透明度,而影响感官甚至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活。
        (3)泡状物。许多污染物排入水中会产生泡沫,如洗涤剂等。漂浮于水面
        的泡沫,不仅影响观感,还可在其孔隙中栖存细菌,造成生活用水污染。
        (4)臭味。水体发生臭味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现象。水体发臭多属有机质在
        嫌气状态腐败发臭,属综合性恶臭,有明显的阴沟臭。恶臭的危害是使人憋气、恶心,水产品无法食用,水体失去旅游功能等。
        13、什么是水体有机污染? 主要是指由城市污水,食品工业和造纸工业等排放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废水所造成的污染。这些污染物在水中进行生物氧化分解过程中,需消耗大量溶解氧,一旦水体中氧气供应不足,会使氧化作用停止,引起有机物的厌氧发酵,散发出恶臭,污染环境,毒害水生生物。
        14、什么是水体无机污染? 指酸、碱和无机盐类对水体的污染,首先是使水的PH值发生变化,破坏其自然缓冲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阻碍水体自净作用。同时,还会增大水中无机盐类和水的硬度,给工业和生活用水带来不利影响。
        15、什么是水体的有毒物质污染? 各类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后,在高浓度时,会杀死水中生物;在低浓度时,可在生物体内富集,并通过食物链逐级浓缩,最后影响到人体。
        16、什么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含植物营养物质的废水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并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导致鱼类等窒息和死亡。
        17、什么是水体油污染? 沿海及河口石油的开发、油轮运输、炼油工业废水的排放等,而且当油在水面形成油膜后,影响氧气进入水体,对生物造成危害。此外,油污染还破坏海滩休养地、风景区的景观与鸟类的生存。
        18、什么是水体的热污染? 热电厂等的冷却水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这种废水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可引起水温升高,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还会使水某些毒物的毒性升高。水温升高对鱼类的影响最大,可引起鱼类的种群改变与死亡。
        19、什么是水体的病原微生物污染? 生活污水、医院污水以及屠宰肉类加工等污水,含有各类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流入水体会传播各种疾病。
        20、氰化物的污染方式及其危害是什么? 在电镀等行业中能产生大量含氰化物废水、氰化物可通过呼吸道、食道及皮肤浸入而引起中毒。轻者有粘膜刺激症状,唇舌麻木、气喘、恶心、呕吐、心悸。
        重者,呼吸不规则,意识逐渐昏迷、大小便失禁、可迅速发生呼吸障碍而死亡。
        氰化物中毒治愈后还可能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水的氰化物浓度超过0.03毫克/升时,鱼类中毒。
        21、铬的污染方式及其危害是什么? 铬的工业用途很广,主要有金属加工、电镀、制革行业,这些行业排放的废水和废气是环境中的主要污染源。
        铬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但过量的铬对人体健康有害;六价铬的毒性更强,更为被人体吸收,有致癌作用,而且可在体内蓄积。过量的(超过10ppm)三价铬和六价铬对水生物都有致死作用。
        22、洗涤剂的污染及其危害是什么? 合成洗涤剂的有效成份是表面活性剂和增净剂,此外,还有漂白剂等多种辅助成分。表面活性剂按其分子构型和基团的类型,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三类。后两种在工业和生活中大量使用。
        含合成洗涤剂的废水主要有洗涤齐生产废水,工业用洗涤剂清洗水、洗衣工场排水和餐饮业以及生活污水。排入水体后,消耗溶解氧,并对水生生物有轻微毒性,能造成鱼类畸型,其中所含磷酸盐溶剂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23、有机氯农药污染及其危害是什么? 有机氯农药基本上分为以基为原料的以环二烯为原料的两大类化合物。氯苯结构较稳定,生物体内酶难于降解,所以积存在动、植物体内的有机氯农药分子
        消失缓慢。由于这一特性,它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的作用,环境中的残留农药会进一步得到农集和扩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的有机氯农药能在肝、肾、心脏等组织中蓄积,特别是由于这类农药脂溶性大,所以在体内脂肪中的积极因素贮更突出。蓄积的残留农药也能通过母乳排出,或转入卵蛋等组织,影响后代。
        中国于六十年代已开始禁止将DDT、六六六用于疏菜、茶叶、烟草等作物上。
        24、什么是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氧气量。是一种以微生物学原理为基础的测定方法。所有影响微生物降解的因素,如温度的时间等将影响BOD的测定。最终的BOD是指全部的有机物质经生化降解至简单的最终产物所需的氧量。一般采用20℃和培养5天的时间作为标准。以BOD表示,通常用亳克/升或ppm作为BOD的量度单位。
        25、什么是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条件,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毫克/升表示,它是指示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还原性物质包括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和硫化物等,但水样受有机物污染是极为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可做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根据所用氧化剂的不同,分为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
        四法操作简便,所需时间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状况,常被用于污染程度较轻的水样,重铬酸钾法对有机物氧化比较完全、适用于各种水样。
        26、温室效应及对全球气候变化有何影响? 地球表面的温度及气候由太阳辐射决定,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必须与地球和大气层向外释放的辐射能量相平衡,地球的温度才能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为了维持这种平衡,地球上的外释能量的一部份由辐射性的大气层气体(即室气体)吸收并再反射回地球,进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这就是温室效应。自然界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水蒸汽、甲烷、一氧化氮和臭氧。人类活动
        一方面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矿物燃料使用量不断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又大量地毁坏森林、草原,使地球正在不断地失去二氧化碳储备库,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在迅速增加,至使地球与向外释放能量减缓,造成不正常的温室效应。不正常的温室效应的直接危害在于它使全球的气温升高。据科学家计算,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将会使全球平均温度增加1.5~7℃,高纬度地区增加4~10℃,这样迅速升高的温度将会引起地球上的冰川融化,导至海洋平面上升,使许多沿海城市遭受灭顶之灾。
        科学家经过大量观测,不正常的温室效应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最主要在于地球上过量的二氧化碳,过去一百年地球表面温度已上升0.3~0.6,当然学术界对此还有分歧,但多数人认为,全球变暖将给人类造成极严重的社会经常问题,所以必须及早采取切实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27、臭氧层破坏及其危害是什么? 臭氧层是指距地球表面10至50公里的大气层中由臭氧构成的气层。臭氧是一种气体,其分子结构为三个氧原子,即O3。臭氧层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来自宇宙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万物免受紫外线幅射的危害,所以,臭氧层被称之为地球的保护伞。但如今,臭氧层已被人类严重破坏,本世纪开始人类大量使用高度稳定的合成化合物,如空调器、冰箱工业、溶剂、航空航天用制冷剂、喷雾剂、清洗剂中含氯氟烃化合的挥发出来,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而将其摧毁。1984年科学家们首先在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层空洞,最近在北极上空也发现了臭氧层空洞,臭氧层破坏的直接后果是使太阳辐射的紫外线长趋直入,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科学家们证实:大气中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就增加2%,皮肤癌的发病率则增加约4%,此外还会损害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们罹患白内障和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增大,同时,也损害海洋生物,阻碍植物生长。最近的环境科学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层破坏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28、光化学烟雾污染方式及其危害是什么? 汽车、工厂(主要是汽车尾气)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第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
        第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体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成分复杂,它们对人及动物的伤害主要表现在眼睛和粘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和浩特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
        29、恶臭的等级及其危害是什么? 恶臭是一种飘浮在空气中的细微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有硫化氢、硫醇类、氨、甲基硫、甲醛、酚类和各种蛋白质的分解产物等。恶臭靠风扩散和传播,其强度可划分为六级:0级,无臭;1级,勉强感到轻微臭味;2级,容易感到轻微臭味;3级,明显感到臭味;4级,强烈臭味;5级,无法忍受恶臭对人体呼吸、消化,心血管,内分泌及神经系统都会造成影响。高浓度的恶臭还可
        使接触者发生肺水肿甚至窒息死亡。长期反复受到恶臭物质的刺激,还会引起嗅觉疲劳,导致嗅觉失灵。
        30、二氧化硫污染方式及其危害? 二氧化硫(SO2)是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大气中SO2浓度达1-5ppm时,刺激呼吸道并增大气流阻力,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儿童比成年人更敏感。高浓度SO2能使敏感的针叶树脱叶甚至枯死,还会造成酸雨。
        31、铅污染的方式及其危害是什么? 铅污染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城市大气中铅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中的烷基铅。铅对人体的污染途径呼吸道和饮食,通过呼吸道摄入吸收效率高,速度也快。
        铅对人体全身各器官系统均有作用,但以神经系统、血液和心血管系统为主。
        最常见的是贫血、铅绞痛和铅中毒性肝炎。在神经系统的症状为植物神经衰弱(如头痛、头错、乏力、烦燥、睡眠不好、记忆力衰退等)和多发性神经炎。
        32、多环芳烃污染及其危害是什么? 含有两个以上苯的氢化合物统称为多环芳烃。环境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燃烧生成的多环芳烃大部份附着在烟尘粒子上排入大气。柴油机和汽油机的排气中,煤气厂和沥青加工厂等所排出的废气和废水中,都有多环芳烃。多环芳烃还存在于熏制的食物和烟雾中。
        多环芳烃对人体的危害发现较早,1915年科学家就证实,煤焦油对家兔有致癌作用。多环芳烃并不是直接致癌物,它在体内经过酶的作用后生成终致癌物。
        经致癌物与DNA或RNA等结合后产生不可修复的损害而导至癌症。
        33、电磁波的污染方式及其危害? 电磁波是传播着的交变电磁场,按波长可分为长波、中波、中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等波段,按频率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特高频。电磁辐射污染是重要的环境污染要素之一。它在无形中对人产生伤害。
        电磁波辐射源的输出功率越大,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距离辐射源越近,接触辐射时间越长,环境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就越大。人若长期生活在电磁波辐射污染的环境中,会出现乏力、记忆力减退为主的神经衰弱症,易激动和月经紊乱等症状。
        微波对人体的伤害以热效应为主,以对视觉器官的危害最突出。使用"大哥
        大"会改变人脑神经及其血流方面,久而久之,人脑受损病变。
        34、什么是有毒化学品污染? 有毒化学品是指进入环境后以通过环境蓄积、生物蓄积、生物转化或化学反应等方式损害健康和环境,或者通过接触对人体具有严重危害和具有潜在危险的化学品。
        由于全球有毒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国际间贸易的扩大,大多数有毒化学品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还不完全清楚。它们在环境中的迁移也难以控制,对人类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有毒化学品泄漏和运输所造成的事故的特点是突发性强,污染速度快、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特别是一些恶性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以及由于有毒化学品所产生的有害废物对人类环境构成长期潜在危害,有毒化学品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把部分废物转移到第三世界,虽然已经有了《巴塞尔公编印》,但仍屡禁不止,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害废物的事件经常发生。
        46、什么是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47、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有哪些类型?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根据类型可分为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农药与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及国家重要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破坏事故等。
        48、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分为几个等级?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根据程度不同可分为: 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49、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怎么办? 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可能发生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由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解除或者减轻危害。
        50、为什么要实行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污染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由于意外因素的影响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污染事故可分为: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污染事故、固体废物污染事故、农药与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等。污染事故报告制度,是指在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环境受到或可能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通报和报告有关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的制度。
        实行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可以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防止事故扩大;使受到污染威胁的单位和居民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或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避免或减轻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产遭受损失;同时为查清事故原因、危害、影响以及为顺利处理污染事故创造条件。
        51、为什么要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在各种活动中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运行和其他防治污染的有关情况,以及排放污染物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申报的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主要是为使环境保护部门掌握本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和变化情况,以及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本依据。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环境管理的基础理论工作,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的决策、管理和其他各项法律制度的实施。
        52、什么单位必须进行排污申报登记?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直接或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工业和建筑施工噪声或者产业固体废物的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排污单位")按《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进行申报登记(简称排污申报登记)53、向哪个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排污申报登记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排污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所属单位排污申报登记的内容。
        排污单位必须按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时间,填报《排污申报登记表》,并按要求提供必要的资料。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排污申报登记,应在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竣工并验收合格后的一个月内办理。
        54、排污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办理排污变更登记? 排污单位申报登记后,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排放方式、噪声源种类、数量和噪声强度、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或者固体废物的储存、利用或处置场所等需作重大改变的,应在变更前十五天,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填报《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发生紧急重大改变的,必须在改变后三天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
        55、为什么要实行限期治理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在特殊保护的区域内超标排污生产、经营设施和活动,由各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环境保护部门决定、环境保护部门监督实施。在一定期限内排污单位采取措施处理污染物,综合利用废物,提高资源利用率,治理污染并达到排放标准,进而消除污染破坏。限期治理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而不是行政处分。
        56、为什么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进行建设活动之前,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建成投产使用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提出防治措施,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报批的法律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法律手段。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调查清楚周围环境的现状,预测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还可以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7、如何理解环境管理中的"建设项目"?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九月二日颁发的《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本细则适用于本省所有对环境有影响的基本建设项目(含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包括:(一) 工业建设项目。
        (二) 水利工程(含江河整治、围垦工程等)、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含货场、编组站)、公路士线、电讯工程、禽畜牧场建设项目。
        (三) 危险品(火药、炸药、农药、石油、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仓库建设项目。
        (四) 饮食业、旅馆业、旅游区建设项目。
        (五) 医院、疗养院、大中专学校、研究院(所)、广播电视、出版印刷、电影制版等单位及其所属工厂、车间、实验楼、发射台等建设项目。
        (六) 城市新区、新住宅区、开发区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厂的建设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项目。
        (七) 环境保护部门确定的其他建设项目。
        所有建设项目均应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制度、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即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在经济合理条件下必须同时治理与该项目相关联的原有污染。
        58、国家对新建项目的前期环保要求是什么? 所有大、中、小型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简称建设项目)要提高技术起点,采用能耗物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严禁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在建设项目总投资中,必须确保有关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的投资。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把环境容量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
        59、为什么要实行"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其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简称"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是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制度。凡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认可以开发建设的项目,建设时必须按照"三同时"规定,把环境保护措施落到实处,防止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使用后产生的环境问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要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主要环节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关键是保证环境保护的投资、设备、材料等与主体工程同时安排,使环境保护要求在基本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得到落实。"三同时"制度分别明确了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有利于具体管理和监督执法。
        60、如何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环保验收? 建设项目试产前,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同意后,建设项目方可进行试生产。建设单位要确保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环保设施试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不符合"三同时"要求,可责令其停止试运行。试运行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之前,建设单位必须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批准《验收申请报告》,该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
        61、国家对新建项目的审批与竣工的要求是什么?  在建设项目审批和竣工验收过程中,对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和要求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其他各有关审批机关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或使用;有关银行不予贷款。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和日常监督监测工作,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的审查和验收负全部责任。各级计划、经贸、建设、工商、土地管理和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严把项目审批、登记、规划、用地、设计、竣工验收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干部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法规,擅自批准建设未经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凡违反规定的,必须追究有关审批相关和审批人员的责任。
        62、为什么要实行重点污染排放量核定和总量控制制度?  重点污染物排放量核定制度,是对排污单位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制度。《水污染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物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有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并对有排污量削减任务的企业实施该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