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转、卸煤沟土方安全应急预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3月18日

        4.3增加边坡监测次数,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
        4.4边坡位移发生突变,地面产生较大裂缝,位移未有收敛迹象
        4.5立即封锁该区路面,禁止各种车辆及无关人员通行,及时通知领导、设计人员及安全人员到场。
        4.6判断边坡出险原因,如果由于边坡荷载、渗漏等原因引起的原因,则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边坡加固、坡后卸荷。在加固施工前应保证边坡安全,可以在坡脚堆土回填或其它支撑方法减缓、阻止边坡位移。
        4.7缩短边坡监测周期,同时尽快分析事故原因,找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避免事故继续恶化,防止类式现象发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5.漏水处理
        5.1管道漏水应立即停止供水,查明漏水源头,及时解决漏水问题。对于漏水形成的上层滞水,设置滞水排水管,采取明排措施,用排水管导流至软管,由软管引流至基底排水沟,经集水井集中抽排。滞水排水管采用塑料花管,外面包裹窗纱。滞水排水管伸入土中,外露一部分。排水管和排水孔之间里面用碎石滤料填充,外口用粘土封堵。排水管的布置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排水沟沿坑底四周设置,底宽300,沟底低于坑底300,坡度为1%。集水井沿坑底边角设置,间距50m左右,直径0.6m,井底低于坑底1~2m,下无砂井管和滤料,碎石压底进行强排。
        6.地表裂缝
        6.1在整个施工开挖过程中,应连续观察邻近地表、地物的开裂、变形情况。一般情况下,地表发生细小裂缝和紧靠基坑的一般建筑物出现装修层的轻微开裂可以视作正常,但必须密切追踪发展趋势并及时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当裂缝出现不断加速发展并延伸时,必须停止原定施工过程,修改支护方案并及时加固。当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当时开挖深度之比超过5‰时,应密切加强观察并及时对支护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增用其它支护方法。
        6.2雨后出现的地表裂缝,如果经过观察,不发生继续增大,必须及时灌注水泥净浆,以尽最大可能地封堵地下和近地表处的裂缝,同时可防止地表水进一步渗入护坡体。
        7.严格监控测量,注重数据整理分析
        7.1观测工作必须指派专人负责观测,同时严格按照观测周期进行观测,以便变形分析。必要时绘制变形曲线,每次观测结果必须真实可靠地记录在观测表格内,并及时整理,以便服务于施工安全,将数据和分析结果分为几种等级,实测与设计情况基本吻合的用绿色表示;当天数据超过规范要求的或有一定异常的,用黄色表示;有倾向性偏离,且偏离值比较大的,用红色表示,并加上不安全的警示标记。监测人员必须在当天向施工单位技术主管人员进行口头提醒,如有必要,应向主管部门通报,每周将本周报表进行处理,作成成果表进行上报。并在工程竣工时作为竣工资料上报。
        8.其它土方应急情况
        8.1监测数据若有异常,应及时果断地采取调整开挖顺序、增设临时支撑、反压坡脚乃至土体压密注浆等措施,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并对引起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确认采取的措施有效的条件下方可继续进行开挖。
        8.2主要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自卸汽车、塔式起重机。挖掘机和自卸车要根据每台机的性能安排其负载能力,其作业机位倾斜度和稳定性要满足设备性能要求,每个司机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塔式起重机作业要保证限位灵敏有效,每周监测二次塔身垂直度和塔式起重机基础沉降数据,发现超标立即报警。
        8.3遇到挖空面边坡滑移、塌方情况时要及研究分析其原因,对于小范围滑动或地面隆起、沉降不超过50 mm的情况时,首先组织回填压实坑底,阻止塑性变形的进一步发展。对能采用刚性支撑加固的地方,可立即用空间支撑加固,如有条件的考虑采用其它相应的地基加固措施。
        8.4根据目前掌握的地质资料和采用的基坑围护、降水方式来看,本工程地下水的危害不是太大。
        8.5外来雨水的影响对基坑内施危害较大。对此一方面要作好应对暴雨的物资设备准备;另一方面要有专人每天搜集、记录气象信息,在暴雨到来前,撤出场内用电设备,装好大流量水泵,并在基坑底设钢筋笼,保护水泵以免被杂物堵塞;放缓各工作面边坡,疏通场内排水系统。
        9.土方施工安全生产措施
        9.1土方施工设专人指挥,技术员进行书面交底,严格执行施工方案。
        9.2挖土机司机必须要按照开挖灰线施工。
        9.3测量员随时测量,保证基底标高,槽底土壤不得扰动。
        9.4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
        9.5挖方的影响:开挖基坑时,由于挖掉一定数量的土使基坑底部和沿两边的总应力降低,从而使土朝开挖方向移动,由于土压力作用可使边坡产生明显侧移。
        9.6降水梯度影响:降水时由于降水区域水位低,形成水力梯度,使孔隙水压力下降而导致土体固结,但本工程降水梯度影响很小。
        9.7采用合理的施工顺序,一是必须按照先安排好的施工顺序进行作业;二是施工过程中监测信息的及时搜集反馈。
        10.各类事故的处置程序和抢险措施
        10.1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10.1.1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应根据当时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或进行现场抢救,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报警,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救排险,并根据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迅速采取以下措施,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0.1.2撤离、疏散事故可能波及区域内的其他人员;将事故区域内的危险品、易燃物品及设备等转移至安全区域。
        10.1.3清理路障,并保持场内外的道路畅通,并在路口为救护车或消防车指示最近的路线;若在夜间应在现场的设置足够的临时照明。
        10.1.4协助、配合医护人员抢救伤员,将伤员送上救护车;为消防队员指出最近的消防水源。
        10.1.5协助消防队员灭火,阻止事故蔓延扩大(如防止火势窜入临近建筑物,防止燃油泄露至其它部位)。
        10.1.6加固有倒塌危险的设施及建筑物,用警戒旗、绳封闭事故可能波及区域,并竖起“此处危险、禁止入内”的警告标志,夜间应使用声光报警设备发出信号;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此区域。
        10.1.7根据需要,为在此进行救治、处理事故等人员提供安全防护设备(如橡胶手套、裤子、长靴、防毒面罩、呼吸器等)或工具。
        10.1.8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急救援组对事故区域进行必要的整理,消除事故遗留的材料对人员或环境造成的伤害可能性。
        10.1.9事故处理结束后,项目经理部经理按《事故调查程序》规定,组织或协合上级主管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对调查及处理情况作书面记录备案,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业主提交事故记录或报告的复印件。
        10.2报警和联络方式
        10.2.1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在进行现场抢救、抢险的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进行报警,如有人员伤亡的,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发生火灾,应拨打“119”火警电话。
        10.3各类事故的抢险措施
        10.3.1触电事故的抢险措施
        10.3.1.1一旦发生触电伤害事故,首先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方法是切断电源开关,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布带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将触电者拨离电源),其次将触电者移至空气流通好的地方,情况严重者,边就地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脏按压法抢救,同时就近送医院。
        10.3.2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的抢险措施
        10.3.3工地急救员边抢救边就近送医院。
        10.3.4坍塌事故的的抢险措施
        10.3.4.1一旦发生事故,应尽快解除挤压,在解除压迫的过程中,切勿生拉硬拽,以免进一步伤害,现场处理各种伤情,如心肺复苏等。同时,就近送医院抢救。严重可能全身被埋,引起土埋窒息而死亡,在急救中应先清除头部的土物,并迅速清除口、鼻污物,保持呼吸畅通。
        10.3.5机械伤害事故的抢险措施
        10.3.5.1对于一些微小伤,工地急救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
        10.3.6中毒事故的抢险措施
        10.3.6.1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中毒事故,让病人大量饮水、刺激喉部使其呕吐,立即送医院抢救,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保留剩余食品以备检验。
        10.3.7火灾事故的抢险措施
        10.3.7.1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时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10.3.7.2当电源线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充分距离,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绝缘用品。
        10.3.7.3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
        10.3.7.4气焊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将火熄灭。
        10.3.7.5一般情况发生火灾,工地先用灭火器将火扑灭,情况严重立即打“119”报警、讲清火险发生的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