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的学院路街道,为提升社区安全水平,给视频监控系统配置了智能分析平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物业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24h的消防、燃气、急救等报警的应急服务;矿院附中的“检察官进课堂”和“模拟法庭”等活动,使学生们从小强化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学院路街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部,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核心。学院路街道现有26个社区、9所高等院校、10个国家级科研机构、10所中小学校,是北京市科技、文化、教育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2006年10月,学院路街道启动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2009年4月,学院路街道被国家安监总局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正式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2010年6月,学院路街道全面推进“国际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目前,学院路街道正在准备接受“国际安全社区”现场评定。
2012年2月13日,在学院路街道安全社区建设办副主任杨国柱的带领下,本刊记者走进了学院路街道综合治理工作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物业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物业中心”)、北京矿业学院附属中学(以下简称“矿院附中”)等单位,实地感受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变化。
会“思考”的视频监控系统
学院路街道综治工作部科技创安项目负责人马昌慈,向记者介绍了学院路街道应用物联网技术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做法。学院路街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云集,大学生、外籍人员较多,属较敏感地区。同时,地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管理有一定的难度。这些特殊情况,对社会服务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院路街道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地区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建立了“智能预警体系”。与一般的视频监控系统不同的是,该体系的智能分析平台作为视频监控系统的“大脑”,可以实现对原有重点区域的36台摄像机所传输的图像进行智能分析。“智能预警体系”主要对高处坠落、人员聚集、重要区域入侵检测、滞留物检测、车流量统计、可疑人员徘徊等进行智能分析,大大提高了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性和预警功能。学院路街道的“智能预警体系”可以实现对辖区内的16座过街天桥、6座立交桥、13个高校大门、5个地下通道等重点区域的全天候监控,对以人为主的事件进行检测和预警。
马昌慈为记者演示了“智能预警体系”的工作方法。首先演示的是“智能预警体系”的“入侵检测”功能。他打开了志新东路南侧地下通道的一段监控录像(如图1所示)。一个女孩进入地下通道后,原来空无一物的地下通道突然出现了一个人的运动轨迹。在这个女孩向前大概走了10m多的时候,“智能预警体系”在分析“入侵物”的运行轨迹后开始报警。出现报警后,监控室的大屏幕上就会自动弹出这一突发情况的视频图像。监控室的值班人员将根据视频图像的内容,进行分类处理。需要到现场处理的,就用“城管通”呼叫网格工作者(学院路街道将辖区划分为14个一级网格、30个二级网格。又根据楼、门、院、片和原有组织结构,将二级网格划分为若干个三级网格)。马昌慈特别指出,一般的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值班人员用眼去盯,并人工辨识出突发事件。而“智能预警体系”则会自动辨识出突出事件,并发出警报,提示人员前去处理。
学院路街道和属地派出所分别建立了监控平台。通过建立两级实时图像监控室和监控中心,实行24h监控。这样,在学院路街道监控室出现报警的同时,派出所的监控室里也会同步报警。
“智能预警体系”对“人员聚集”进行检测时,可以设定一定的参考值,比如监控区域内15人或30人聚集等。当人员数量达到设定值时,系统就会出现报警。如果人员数量一直保持在设定值以上,警报就会一直响个不停,直至人员数量低于设定值,警报才会自动解除。在演示完“智能预警体系”的各种检测预警功能后,马昌慈进一步介绍道,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预警体系”应该不算是新生事物,但从街道层面将其应用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领域,学院路街道却是北京市的“第一个吃螃蟹者”。“智能预警体系”的应用,使学院路街道对重点区域的突发事件管理更加省时省力,实现了预警手段智能化、重点防范常态化、网格管理立体化和公共服务高效化。今后,随着学院路街道辖区摄像机数量的增加,监控的范围也将随之增大,“智能预警体系”的应用效果将会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