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生产安全应向生活安全学点什么?

作者:李连印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3月27日

  生活和安全密不可分。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送走朋友,你会说“您慢走。”

  孩子出门去玩,你会说“小心点,别碰着”。

  你到一个地方出差或旅游,无论是走下飞机、火车,还是走下轮船、汽车,你都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告知家人或朋友“我平安到达。”

  这不光是一种礼节,不光是一种提醒,也不完全是在传递信息,而是一种意识,一种生活安全意识,它融入到每一个人的自然意识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

  那么,什么是生产安全呢?,不言而喻,就是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的安全。生产安全意识的属性更多地倾向于非自然性,需要培养教育和强制约束。

  生活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实质都是人的安全,区别在于安全意识上。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人们的生活安全意识相对比较强,生产安全意识相对比较弱,生产安全要向生活安全学习的,就是实现安全意识的非自然属性向自然属性的转变,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本质转变,使安全生产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和习惯。

  去年,廊坊市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4起安全生产事故,死亡8人。分析事故原因,主要是安全生产意识缺失造成的。廊坊市某废酸处理厂员工在卸载盐酸过程中因盖板碎裂掉入盐酸池中,其他工人在组织施救过程中,因盐酸池再次坍塌,致使2名员工死亡。霸州市某钢铁公司员工违章进入尚未冷却的罐车清理输灰管时,导致其当场窒息昏倒,经抢救无效死亡。科学施救,严格按照规章作业,以防止次生事故发生,都需要极强的安全生产意识做支撑。构成安全生产的因素千千万,但决定因素主要在于人,在于人的安全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行为见证意识,意识偏离于现实,或行为滞后于意识,安全生产都无法实现。

  安全生产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关系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安全生产年年讲、月月抓、天天吆喝,但是仍然有一些事故和违章现象发生。一位长期在基层从事安监工作的朋友曾经说过,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是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是不出事故。

  向往安全,是人的天性。天性就是意识。但意识不是空洞的,它是物质的升华。安全生产要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本质转变,根本在于培养自觉的、主动的、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我们都知道,一种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通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确立牢固的安全生产意识也是如此。只有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过程,才能形成稳固的安全生产心理定势,并在实践中养成事事讲安全的行为习惯。决不能以为抓一两次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开一两次安全生产分析会、搞一两次安全生产岗位培训,就可以完事大吉、高枕无忧。必须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特别是在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更要抓紧不放松。认识无止境,意识要超前,安全生产才有保障。  

  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是抓实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入点、着力点、立足点应该放在启发人的自觉意识上。不论是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还是安全生产制度落实,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把握人的本性特征,遵循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规律,实行安全生产管理人性化、人情化,在亲和中接受“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生产意识,使之成为人的自燃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闪亮标签。铸就安全意识,唱响安全发展,安全生产一定能够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好。

下一篇: 安全路上不停步
上一篇: 浅谈安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