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全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月活动情况通报

作者:裴文田  来源: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宣教中心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10月24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全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情况总结通报如下:
  一、全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情况
  (一)2013年度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总体情况。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的部署,自2010年以来,各地积极推动各类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2013年,全国27个省级安全监管局和15个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共推荐了133家企业申报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总局宣教中心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依照有关规定和《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管理办法》,在推荐、初核、专家审核、现场抽检四个环节严格把关,确定了拟命名企业名单,经网上公示、局长办公会批准,总局公告69家企业为“2013年度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其中安监系统49家(占71%),煤监系统13家(占19%),中央企业7家(占10%)。
  目前,全国已命名的省级以上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共2502家,其中,全国示范企业308家,省级示范企业2194家。
  (二)全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通过“五加强、五形成”,基本建成了“理论引导、标准规范、服务支撑、监督保障、宣传推进”的工作格局。
  1.加强理论政策研究,形成了适合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政策保障和理论指导体系。通过广泛研究国外安全管理体系和国内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践探索成果,一是先后制定了《关于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为全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政策指导。二是开展政府与校、企合作,历时两年,推出了《金川“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集成模式》,打造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文化创建模式。编辑出版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百家杂谈”逐步统一到在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框架内的“百家争鸣”。三是梳理提炼以“红线理论”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文化体系,从决策、管理、执行三个层面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安全效益观、安全发展观,发挥理念文化的核心引领作用,促进红线意识、安全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全国23个省局制定了安全文化发展规划,22个省局制定了省级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11个省局出台了示范企业的激励政策,对示范企业给予安全责任险费率优惠或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内容。
  2.加强标准研究,形成科学评价体系。一是制定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修订了《全国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评价标准》,引导企业思想上侧重理念文化塑造,内容上注重与国外体系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有机融合,方法上强化安全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落地,操作上把握安全文化动态建设过程。二是组织分行业制定安全文化建设标准。29个省级安全监管局、煤矿监察局制定了省级评价标准。各层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实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形成服务支撑体系。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理论性、系统性、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强有力的专家队伍支撑。一是总局宣教中心组建了专职研究队伍。建立了70名企业安全文化专家队伍,开展理论研究和现场技术指导。二是有针对性为企业开展现场服务。先后组织对金川集团、神华北电、航天科工集团等100多家企业面对面开展咨询服务。三是在宣教网上开设企业安全文化信息系统,为各类企业提供在线咨询服务。
  4.加强培育与推荐工作,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一是开发了《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管理系统》,实现了示范企业申请、复审和年度检查网上直接报送。二是强化对各级示范企业的培育。目前,全国各市、县、区安监部门培育了示范企业约4万家,各省级培育示范企业约6000家,总局重点培育示范企业759家。涵盖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电力、建筑施工、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加工制造等多个行业领域。三是印发了《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管理办法》,细化了创建内容,规范了申报秩序,优化了考评程序,强化了考核力度。
  5.强化宣传引领,形成示范效应。一是2011年以来,分别在山东枣庄矿业集团、甘肃金川集团、武汉钢铁集团召开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场会,推动示范创建工作,调动了各类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对示范企业的典型宣传。在宣教网开辟企业交流园地,在主流媒体上开辟专栏宣传典型做法和经验。三是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广特色安全文化建设企业的经验,如非煤矿山类金川集团的“金川五阶段模式”,煤矿的红柳林矿业公司“463”体系,化工类义马气化厂的“十零”模式,加工类顺鑫农业集团的“17447”模式,等等。示范企业在本地区、本行业发挥了龙头作用,通过专题研讨、培训等形式,辐射带动其他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
  四年多的实践证明,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为强化安全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规范了安全行为,提升了物本和人本安全水平。绝大部分示范企业安全管理正在向风险预控管理和文化管理阶段的转变,基本实现了和国际接轨,“全国示范企业”97%以上没有发生过死亡事故。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正在成为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成为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进而实现根本好转的助推器。
  二、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情况
  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以下简称“安全月”活动)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题,以宣贯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集中开展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为推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舆论支持。
  (一)强化摆位,推动“红线意识”入脑入心。一是领导重视,率先垂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和国家煤矿安监局领导班子同志身先士卒,分赴全国各地,带头学习、宣讲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促进了各地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6个要点。二是以上带下,主动发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杨栋梁局长亲自出席安全月动员会并作重要讲话,参加了“6·16”现场咨询活动,在人民日报刊发署名文章,发出了安全生产的权威声音,大大提升了活动规格和影响力,极大地促进了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把安全月摆上重要议程。通过组织宣讲队伍、做客主流媒体、开展网络访谈、发表学习文章等多种方式,营造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的浓厚氛围。三是各级领导亲力亲为。各地区认真贯彻领导干部参加安全月活动的“123”要求,省部级领导参加活动57次,同比提高147.8%,地方主要领导积极投身安全月活动,带动基层、企业、街道人员广泛参与到安全月各项活动中来,扩大了各地参与活动范围。四是各部门、各单位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宣贯等全国性活动与“安康杯”竞赛、“青安岗在行动”、“五好文明家庭”、“平安校园”等行业特色和区域特色宣教活动结合起来,使安全月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总书记讲话精神更加入脑入心。
  (二)强化组织,推动各项宣传活动扎实开展。一是强化超前部署。全国组委会在3月26日召开了全国安全月、万里行活动组织机构负责人会议并下发活动通知,督促指导各地做好安全月活动筹备组织工作。5月16日,首次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名义提前召开安全月、万里行工作动员视频会议,会议延伸到市级,对活动进行总动员,进一步明确了活动要求。二是强化宣传指导。全国组委会编印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宣传读本》,摄制了安全月主题片《生命的红线》,为各地区各单位开展活动提供权威资料,其中“读本”向各地发放5.7万余册,被称为安全生产的“红宝书”。 各地区各单位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积极开发适合基层和企业需求的宣传精品,创作了包括公益广告、电影、教育片、话剧、歌曲、小品、相声、贴图等大批优秀的宣教作品,极大提高了安全月活动的宣传效果。三是抓住宣传重点。突出“一地出事故,全国受警示”,坚持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大力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警示教育活动。全国组委会组织编制了《坚守红线专题展板》、警示教育专题片《盲洞?迷途》、微电影《生命刻度》、《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14)》、《煤矿职工三违行为3D宣教片》以及全国优秀安全宣传品集锦等,为各地提供第一手宣传素材。据不完全统计,安全月期间,全国共举办各类警示教育活动68多万场次,受教育人数超过6亿人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宣讲报告会4.5万场,参与人数超过1.8亿人次;组织各类竞赛7530余场,参与人数达2.5亿人次;举办安全展览8600余场,有1.3亿人次现场参观;举办安全各类文艺演出3700场次,观众超过900万人;32个省级单位共开展23万场次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参演单位3.5万家,参演及受教育人数超过7.5亿人次。
  (三)强化效果,推动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落实。坚持以推动解决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积极推动各地开展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相关文件的起草制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二是将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专项整治作为深入推进安全月活动的有效抓手,通过专项执法、联合执法、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及时发现并整改了一批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安全月期间,全国共出动检查组9万多个,开展专项执法行动18万次,检查企业超过190万家,查出并整改隐患1700多万项,治理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530多万项,严厉打击了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三是全国31个省市创造性地开展了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政企、地企联动,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各地区、各单位通过大力开展安全社区、示范乡镇、平安校园等创建工作,集中举办系列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促进了安全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据统计,安全月期间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0%和79.7%;环比分别下降50%和30.4%,促进了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四)强化创新,品牌活动影响力得到提升。一是强化组织创新。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将安全月活动由七部委联合组织改为国务院安委办统一动员部署,理顺了职能,提高了效能,充分调动了安委会全体成员单位的积极性。二是机制创新。各地活动组委会树立大宣传思想,将大型活动下放给基层承办,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统筹、协调、督导各地开展活动上来,国家层面建立点对点的联系,及时掌握各地活动情况。三是形式创新。将安全文化周、警示教育周、应急演练周延伸到整个安全月,扩大周期、放大效应。给各地更加充裕的时间和更大的灵活度,充分发挥地方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拓展活动外延。四是打造了“6·16”宣传品牌。首次将6月16日固定为全国安全生产咨询日,各地统一行动,统一步伐,统一发声,掀起了安全生产宣传的热潮。
  (五)强化导向,推动形成全媒化工作格局。按照“小活动、大宣传”的总要求,安全月活动坚持与媒为伴,强化媒体联络,构建了中央主流媒体、行业媒体、地方媒体、网络新媒体立体化宣传格局。一是充分发挥中央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央视新闻联播分别报道了动员视频会、“6·16”安全生产咨询日和万里行活动。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都相继开展专题报道。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媒体的深度挖掘作用。中国安全生产报推出安全月专刊,对2014年安全月活动从设计、部署以及各地开展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总局政府网、中国安全生产网、国家安全生产宣教网等行业网站通过开展系列专题报道,集中力量对安全月活动进行了宣传;安全生产领域主要杂志刊登了安全月公益广告,对活动进行了深度的报道。三是充分发挥地方媒体的广泛传播作用,形成上下互动、同频共振的宣传效应。四是充分发挥新媒体快速渗透作用。总局手机报、总局政务微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利用其覆盖广泛、运转高效、方便快捷的特点,对安全月活动进行了持续报道,传播正能量,受到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关于2014年安全月相关报道约6670万篇次,同比提高217.6%。
  下一步,希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单位在工作中,一是进一步提高摆位和认识,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宣教工作的思想引领、精神激励、舆论推动、知识传播和文化支撑作用,把安全月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下去,以月促年,形成长效机制。二是进一步强化考核,扩大安全月的影响力。将安全月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各单位安全生产考核内容并加大考核权重,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和企业宣教主体作用,推动活动重心向基层和企业下移。三是进一步强化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宣传是安全月活动的核心,宣传力就是领导力。巩固和完善主流媒体、网络媒体和自有媒体有效结合的宣传工作机制,构建多层次、广角度、立体式宣传工作格局,调动新闻媒体参与对安全月等各项活动宣传报道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赋予安全月活动新的生命力。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