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在职业危害防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的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存在职业危害隐患。
(一)、大部分企业未落实职业健康“三同时”审查,未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
(二)、有的中小企业未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相应的规章制度,致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隐患。
(三)、有的企业尤其是中小落后的企业职业防护设施不完善,不配发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不履行职业危害警示和告知义务,不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劳动者岗前没得到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也不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和工伤保险制度。
二、有的工人对职业危害认识不足,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有待加强。目前工矿企业的工人多为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加上企业不依法履行对工人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和职业危害警示、告知义务,工人对职业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职业病是严重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防治职业病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的重要基础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与对策:
一、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做好职业健康安全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隐患,确保工人的健康权益。(一)、要切实抓好职业健康安全专项整治。(二)、要切实抓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对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要实施强制培训,通过培训教育,使企业负责人懂得企业是职业危害防治第一责任人,从而增强企业守法意识,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落实各项预防制度和措施,保障工人的健康与安全。(三)、要切实抓好职业危害的源头管理和控制。各级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9号令)要求,对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职业危害建设项目,不论大小都要实行“三同时”审查制度。(四)、要切实抓好日常监督、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各级安监部门要加强对职业危害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作为职业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促使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认真履行职业危害申报、检测、评价、告知和职业危害防护、健康监护、安全培训等义务,改善工作环境,及早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对拒不整改,不履行规定义务的,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二、企业要进一步增强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意识。企业作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主体,要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履行各项义务。(一)、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管理体系和相应的规章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健康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二)、严格落实职业健康“三同时”审查,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三)、严格按要求申报职业危害项目,对职业危害因素接受有效的监督、监测。(四)、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为劳动者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五)、完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配发给从业人员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六)、严格履行职业危害警示和告知义务,要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七)、严格落实职业健康教育制度,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健康培训,对劳动者要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定期的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八)、严格落实工伤保险制度,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九)、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制度。
三、工人要进一步增强职业危害防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工人要自觉接受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组织的职业健康教育,自觉遵守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自觉并正确使用各类防护用品,发现职业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确保自身的健康权益。各级工会组织要督促并协助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和培训,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与用人单位就工人反映的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