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事业迅速发展和医院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感染导致的危害在现代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煤工尘肺病医院感染情况,用以指导临床工作,对2002-2004年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2—2004年淮北矿业集团职防院各临床科室病历5 508份。
1.2 医院感染诊断 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入院时无感染,亦无潜在感染,而在入院48 h以后发生的感染。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尘肺患者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参照1990年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试行诊断标准:①入院48 h后发病;②胸片出现肺的浸润阴影;③伴有下列2条以上:a发热38℃以上,b呼吸道症状,c肺部湿性罗音或实变体征,dWBC>10×109/L。均符合者为医院获得性肺炎。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病率 调查2002-2004年住院病例5 508份,发生医院感染623例,感染率为11.31%。
2.2 医院感染与基础疾病 除均有尘肺基础疾病外,合并结核289例,合并糖尿病54例,合并癌症67例,合并高血压63人,其中部分患者有2~3种基础疾病,医院感染最多见于合并结核感染者。
2.3 感染部位分布及构成比 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特别是下呼吸道感染,共573例,(91.97%),其次是胃肠道26例,泌尿道12例,皮肤7例,口腔5例。
2.4 年龄和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 623例医院感染者均为尘肺患者.平均年龄72.3(48~90)岁,<60岁26人,≥60岁597人。住院时间最短5 d,最长270 d,全院住院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57 d。
2.5 医院感染病原菌 以G菌感染为主(47.75%),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G’菌占38.22%,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真菌占14.03%,以白色念珠菌为主。623例医院感染患者中有428例进行了病原学培养及菌敏试验,送检率为68.70%,检出率63.55%(272/428)。
3 讨论
5 508例住院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623例,医院感染率为11.31%,低于尘肺医院感染率40.3%的报道。这是该院加强医院感染监控,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预防措施,全院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规程的结果。医院是患者聚集的场所,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呼吸道感染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空气中浮游着各种微生物,吸附于灰尘上形成“菌尘”气溶胶而飞扬空中,被易感者吸入而引起感染,因此空气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个关键措施。加强病房管理,教育护理人员在操作中,特别是晨晚间护理、探视后,打扫卫生中须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密度,在清洁、护理中采用湿式的清扫方法,避免尘土飞扬,并且定期消毒。氧气吸入、雾化吸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2000年以前,对患者使用过的氧气管、湿化瓶、吸氧管与湿化瓶衔接处、流量表与湿化瓶衔接处、雾化器管道及储液罐进行细菌培养表明,发现有病原微生物生长。因此,以后加强了对吸氧、雾化过程的环节管理,采用一次性吸氧管,各衔接口定期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每日消毒更换湿化瓶及无菌蒸馏水等,采取上述措施后,院感染率明显下降,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本组资料结果提示:尘肺病医院感染老年患者居多。可能因为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易发生细菌与病毒感染。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特别是下呼吸道,构成比91.97%,其主要原因是均有尘肺病基础,相关的呼吸治疗设备,比如长期氧气吸入、雾化吸入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亦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对医院器械的清洁消毒处理;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用药;做好周围环境清洁消毒等工作,是预防和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尘肺患者多患慢性疾病,合并结核、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较多。加之住院时间较长,最长270d,平均57d,增加了医院感染机会。
本组资料还显示,医院感染病原菌以Gˉ菌占主导地位,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与20世纪80年代末相比升高1倍。由于抗生素、免疫制剂及化疗等广泛使用,使机体微生态环境紊乱,导致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