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宏观预测的概念
众所周知,事故的发生是偶然性,而且是隐秘于日常工作中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谈得上“预测”呢?事故的宏观预测,并非一般的只按事故树的方法假想事故已经发生,从中推测系统可能失效的事件和整个系统可能失效的概率;更不是依靠迷信的方法进行毫无根据的预测。而是居于《安全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危险评价的理论,结合基建工程事故发生的特点进行归纳研究,得出事故发生的大致规律。从而达到配合指导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
2、 事故宏观预测的方法
事故的宏观预测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安全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和危险辨识及风险评价理论。并结合基建工程事故发生的特点,找出影响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并加以归纳研究。
影响事故发生的相关因素有:
1、 工程方面:工作量、劳动强度、作业方法与施工技术水平、工作本身的危险程度、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等等。
工程方面的因素从宏观上讲,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工程进度要求、施工技术水平和作业环境条件。
2、 管理方面: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宣传得力、管理程序明确、规程的执行(管理力度)、监察人员的素质(包括安全技术水平和沟通水平)、人员的考核机制和利润的分配方法等等。
管理方面的因素很多,从宏观上讲,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企业的安全文化、管理制度和监察人员的素质。
3、 作业人员方面:技术熟练程度、对工作环境的熟练程度、作业情绪、工龄、身体素质和身体状态、责任心等等。
员工自身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技术状况、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
3、 基建工程的特点
基建工程的一般特点就是:工人流动性大,接受经常性安全教育相对较少;工作环境变化快,危险暴露点相对较多且危险级别相对较大;受工程影响,危险因素相对比较隐蔽;交叉作业多,各项作业相互影响的情况较大。
以上是基建工程安全施工的一般特点,从工程进度上来看,一个工程项目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 员工入场期。在这个时间阶段内,施工人员(包括施工管理人员)相继进入施工现场。主要的作业项目是临建(生活区的临建不属于这个范围)、材料的进场、工机具准备和使用前的检修。员工对整个作业场所和管理制度不熟悉。这个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三、五天,最多的也就一周左右。
2、 平台期。在这个时间阶段内,由于设备、场地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人员作业任务较少(多数是小范围的作业),员工对作业场所和管理制度开始熟悉。员工之间开始进行正常的交流,相互配合增多。这个阶段时间相持不固定,视工程不同而改变。
3、 施工高峰期。施工高峰期是紧接着平台期出现的一个时间阶段,这个时间段相对较长,各部门的工作都大面积展开, 员工之间相互配合默契,对施工场地和各项管理制度已经熟悉。员工的情绪稳定,工作井然有序。
4、 赶工期。赶工期是基建工程的一个隐性阶段, 在这个时间阶段内,虽然表面上和高峰期没有什么两样,但出现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危险性相对增大。主要表现在,夜间作业增多,施工人员紧张、情绪急噪。往往为了完成即定的工作任务而忽视了周围的环境, 把自己暴露在危险的场景中。此时管理人员的压力增大,对工作场所过于熟悉,往往出现对危险情况熟视无睹的现象,34、 但这不 能简单的认为是管理人员不 负责任。这个时期持续时间不长。
5、 工程后期。工程后期是一个工程收尾的阶段,施工人员将要或者部分人员已经开始离场。这个时期工程量少,主体工作已经完成。人员的情绪波动,管理结构可能出现空缺。危险程度仍然居高不下。
4、 事故的宏观预测
事故的宏观预测是一个显示事故概率与工程进展关系的概念。即:建立一个坐标,其中横坐标为施工的整个时间过程,纵坐标为相应时间点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
那么事故发生的概率又如何得来呢?根据在工程管理中的经验,我们发现:
事故的发生总是各种事故发生的因素(第二节内讲到的事故影响因素)相关作用而成的。换一句话来说,在某一时间内,事故发生的因素约多,或者单一因素的影响越大,F、 发生事故的概率也就越高。
事故常常在集中发生在某一个时间阶段内(第三节讲到的时间阶段)。比如赶工期等等,而且随着时间阶段的不同, 发生事故的概率和事故的类型也不J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