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区住宅火灾暴露的安全隐患
1.1物业管理成最大问题
1.1.1消防管理经费的不落实,造成物业管理及消防管理不落实
消防安全管理经费涉及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费,管理经费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开发商提供的一定比例的物业管理维修资金;二是物业管理公司向业主或物业使用者收取的物业管理费。但有些开发商提供的物业管理维修资金没有法定主管部门监督提留,全部由业主和用户来承担,这样就造成物业管理收取费用过高,维修资金难以落实的问题;而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仅靠契约,物业管理资金使用、管理的不规范,使缴纳者产生误解,因而消防管理费用难以收取。
1.1.2物业管理的职业队伍未形成,消防管理不规范
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社区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基层管理体系,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物业管理的职业队伍尚未形成,作为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更是严重缺乏,面对物业管理中设置的现代消防设施,物业管理人员往往知之甚少。
1.1.3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物业与业主矛盾多
物业管理是建立在契约之上的民事商务行为,它涉及许多行业和广泛的经营管理内容。物业消防安全管理涉及到消防设施维护等有形管理和物业区用户日常消防管理等无形管理,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履行的工作范围和法律责任往往界定不明,致使物业消防安全管理中产生大量矛盾纠纷。
1.2住宅消防设施滞后
随着住宅业的改革,房地产业对住宅市场的垄断,加之目前国家对住宅业的消防管理,尚未走向法制轨道,使得住宅公共消防设施严重滞后,住宅自防能力低下。一方面,某些房产商投机经营,为图利润,降低成本,擅自削减住宅公共设施,导致了许多住宅消防设施不健全;另一方面,居民对公共消防设施的保护意识不强,认为公共消防设施与自己的利益不大,形成了有建设没维护的态势,造成许多消防设施损坏严重。
1.3经营性场所大量拥入居民居住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经营多样化,第三产业迅猛增长,小网吧、小餐厅、小作坊、小旅店、小商店、小库房等“六小”场所越来越多,加之现行住宅多为底商式建筑。这些小场所大多设置在这些底商之中,经营者为达到利润最大化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消防安全,违规用火用电、违规违章操作等现象十分普遍,一旦底层发生火灾直接威胁到楼上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4高层住宅的多样化,给消防扑救工作带来了困难
随着住宅外观体积的庞大、外装修的封闭以及千奇百怪的建筑造型给消防灭火的登高作用、火场供水以及消防高空救援、内攻侦查等都带来了诸多困难,致使高层住宅发生重、特大火灾和群死群伤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1.5居民生活燃气燃料结构的改变带来了更大的火灾危险性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沼气等环保型能源的普及以及家庭用摩托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走进千万家,汽油、柴油等易燃物品逐渐日常化,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然而燃气的泄漏、违章用气、违章安装、违章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等隐患大量存在。
1.6家用电器的普及使住宅火灾明显增多
家用电器产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而那些对电器产品安全性能不甚了解的人,往往在室内乱接乱拉电线,超负荷使用电器设备,致使电气线路过热、绝缘层老化而短路起火时有发生。
1.7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装饰装修,增加了火灾负荷
由于家庭是人的个性化体现最完美的地方,不少居民在其住所装修上绞尽脑汁、别具匠心,以求别具一格。而目前国内可使用的易于造型的材料大多都是些:塑料、木质、聚氨脂软包等可燃、易燃材料,这些材料的使用,不仅降低了住宅的耐火极限,而且为火灾时的蔓延提供了条件。
1.8是外来务工人口增多,居民住宅地下室出租屋滋生了大量的火灾隐患
长期以来由于各级部门缺乏对社区的管理,部分小区内户主将家中地下室出租给了一些外来打工或经商的人员,这些人员成分复杂,消防安全意识不高,普遍存在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使用液化石油气做饭等安全隐患,同时有些还成为经商者的临时仓库,造成地下室楼道堆放杂物多,给人民和国家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1.9居民防火意识薄弱
当今媒体大多关注是娱乐新闻,就连公益广告也侧重疾病、爱心等内容,而消防这一重要的方面却被忽视,火灾的危害性大家都是明白的,但确心存侥幸,明知顾犯。当火灾发生时,大多数人由于缺乏基本的防灭火常识,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归根结底是消防知识普及较为薄弱。
分析出造成社区火灾的部分原因,我们就要采取措施,针对这一部分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减少火灾的发生并且使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