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饮用水安全与资源保护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9月12日

前几日有一则报道: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赵飞虹夫妇,这个北京城里“最会喝水的家庭”已经20年不喝自来水了,引发了公众的讨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年4月10日,《京华时报》刊发了题为“农夫山泉被指标准不如自来水”的报道。两天后,又刊发“饮用水协会确认农夫山泉标准不及自来水”的报道。此后,《京华时报》对于农夫山泉饮用水标准一直在追踪报道。文章提出质疑的依据是国家有生活饮用水标准,而农夫山泉执行的却是浙江省制定的瓶装饮用天然水的地方标准。在国家与地方两个不一样的标准中发现,农夫山泉所执行的标准中关于砷、镉等有害物质的限量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而生活饮用水指的就是平常所说的自来水,所以农夫山泉不如自来水的结论也就此得出。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是我们每个人生存的必需品,水的问题关乎我们每一个人。
        我国一直执行的饮用水标准(GB 5749-85),实际操作中只检测4项指标:浊度、余氯、细菌总数、 粪大肠菌群数(据报道合格率超过98%)。这些指标只能保证居民不发生水致传染病,但回避了有机污染问题。饮用水标准,应该5年一修订,而我们整整20 年不修订。终于在2007年推出了新标准(GB5749-2006),2007年颁布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监测指标从35项提高到106项,除北京等超大城市外,其他城市没有相应的检测能力,中国3000 多家水厂能执行106项检测的不超过10家,能检测42个强制项目的不超过15%,约50%的 企业根本没有检测能力,一次全面检测费用约2万多元(106项),因此新国标只能延期到2012年全部执行。
        我国自来水较发达国家管理落后30年,德国联邦卫生部告诫消费者:喝自来水是最安全的选择。德国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水质监测不是一天一次,而是每小时一次。我国供水水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水源水质、管理和控制水平、人员素质。水源水质的不稳定导致自来水出水水质变化大。
        漏损和二次供水卫生是水源水质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据统计,国内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平均在20% 以上,北方有的城市供水效率甚至只有30%多,漏损率高达66%,小区供水一般先将水注入水池或水箱,加压后再用子管道分送给居民,水池常常由于缺乏及时地清洗和消毒,或未加盖加锁,雨水进入,导致有害藻类滋生、铁锈脱落、虫蚁尸体漂浮现象时有发生,这一环节,卫生部门一般管不到,因为二次加压供水由产权单位管理。
        目前,我国的饮用水安全标准很高,与欧盟同步,但难在落实;即使是10项指标的检测能力,目前一般也只有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省级监测站方才具备。从根本上解决饮用水安全,要从源头抓起,在源头的水质保证的情况下,然后企业才有可能生产出质量更好的水。确保水源地的水质,要从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对产业的选择和布局,很多地方在河流的上游布置化工企业,化工企业的污水直接对水源进行污染。第二,水源地周边的农业治理。出现这些问题,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家自上而下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机制。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饮用水安全的一大方面,事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大致为东部70%,中部40%,西部不到40%,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   
        农村饮用水主要来源于河水、井水、泉水等,基本不采取净化措施就直接饮用或烧开饮用。调查结果表明,到2004年底,全国尚有3.23亿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各类饮水水质不安全的有2.27亿人,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及供水保证率低的近9 600万人。2.27亿水质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有5 370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3 850万人,地表或地下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的涉及9 080万人,饮用水中铁锰等超标的有4 410万人。
        我国不仅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而且是一个水资源污染严重的国家,87%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5O%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我国湖泊中约有75%的水域受到污染。我国的自来水与世界相比尚属低标准安全水,即使达标的自来水在输水网、高楼水塔中也会造成二次污染。老百姓喝到的水也往往达不到标准。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统计,全国约有7亿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3亿人饮用含铁量超标水,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0.7亿人饮用高氟水,0.5亿人饮用高硝酸盐水,全国35个重点城市只有23%的居民饮用水基本符合卫生标准。
        以上数据均表明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最近,央视频道“剩余的半瓶矿泉水不愿被遗弃”的公益广告常常播出,中心内容是:会议后,人们常将喝剩的矿泉水遗弃,造成浪费,数字累计起来,实则惊人。在饮用水安全问题如此突出的时候,在我们的周围,仍存在着这样的浪费。
        针对当今水污染的严峻形势,我国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水保护、保障饮水安全。
        1.环境减少耗水量: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到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浪费又很严重。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单位产品耗水量要高得多。耗水量大,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都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          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拜谢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永治理结合起来。
        2.产业结构调整: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经济,控制污染的作用。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也要对耗水大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要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色列有人发明了滴灌技术,非常适合高温高蒸发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的井水技术工程。我国的缺水地区,如果能有一半的耕地面积使用滴灌技术,那么每年的农业用水将节约700亿立方米,相当于法国年均水资源总量的一半。
        3.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要解决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措施进行控制。        开发新水源:我国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节约潜力不小,需要抓好节水工作,减少浪费,达到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用水量。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山东华北地区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净化海水等可缓解日益紧张的用水压力,但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传统中华文明中早有上善若水的说法。能够与水和谐相处的文明,也许并不能马上带来巨大的财富,迅速满足人类的欲望,但是这种生存方式总能在不经意间孕育着平和善良的心态,缓缓塑造着美好质朴的人类精神。水危机不仅仅是水资源短缺,而且还是一个管理上的危机。如何与水和谐相处,这将使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