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厌氧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存在问题 | 原 因 | 解决方法 |
1、污泥生长过慢 | 1营养物不足,微量元素不足; 2进液酸化度过高; 3种泥不足。 | 1增加营养物和微量元素; 2减少酸化度; 3增加种泥。 |
2、反应器过负荷 | 1反应器污泥量不够; 2污泥产甲烷活性不足; 3每次进水量过大间断时间短。 | 1增加种污或提高污泥产量; 2减少污泥负荷; 3减少每次进水量加大进水间隔。 |
3、污泥活性不够 | 1温度不够; 2产酸菌生长过快; 3营养或微量元素不足; 4无机物Ca2+引起沉淀; 5污泥泥龄过长。 | 1提高温度; 2控制产酸菌生长条件; 3增加营养物和微量元素; 4减少进泥中Ca2+含量; 5提高排泥的频率和排泥量。 |
4、污泥流失 | 1气体集于污泥中,污泥上浮; 2产酸菌使污泥分层; 3污泥脂肪和蛋白过大; 4污泥池内积泥过多。 | 1增加污泥负荷,增加内部水循环; 2稳定工艺条件增加废水酸化程度; 3采取预处理去除脂肪蛋白; 4加大污泥回流或者排泥。 |
5、污泥扩散颗粒污泥破裂 | 1负荷过大; 2过度机械搅拌; 3有毒物质存在。 4预酸化突然增加 | 1稳定负荷; 2改水力搅拌; 3废水清除毒素。 4应用更稳定酸化条件 |
二、好氧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存在问题 | 原 因 | 解决方法 |
曝气池有臭味 | 曝气池供O2不足,DO值低, 出水氨氮有时偏高 | 增加供氧,使曝气池出水DO高于2mg/l |
污泥发黑 | 曝气池DO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析出H2S,其与Fe生成FeS | 增加供氧或加大污泥回流 |
污泥变白 | 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 | 如有污泥膨胀,参照污泥膨胀对策 |
进水pH过低,曝气池pH≤6丝状型菌大量生成 | 提高进水pH | |
沉淀池有大快黑色污泥上浮 | 沉淀池局部积泥厌氧,产生CH4、CO2,气泡附于泥粒使之上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 | 防止沉淀池有死角,排泥后在死角处用压缩空气冲或高压水清洗 |
二沉池泥面升高,初期出水特别清澈,流量大时污泥成层外溢 | SV>90% SVI>20mg/l污泥中丝状菌占优势,污泥膨胀。 | 投加液氯,提高pH,用化学法杀死丝状菌;投加颗粒碳粘土消化污泥等活性污泥“重量剂”;提高DO;间歇进水 |
二沉池泥面过高 | 丝状菌未过量生长MLSS值过高 | 增加排液 |
二沉池表面积累一层解絮污泥 | 微型动物死亡,污泥絮解,出水水质恶化,COD、BOD上升,进水中有毒物浓度过高,或pH异常。 | 停止进水,排泥后投加营养物,使污泥复壮,或引进新污泥菌种 |
二沉池有细小污泥不断外漂 | 污泥缺乏营养;进水中氨氮浓度高,C/N比不合适;池温超过40˚ C;翼轮转速过高使絮粒破碎。 | 投加营养物或引进高浓度BOD水,使F/M>0.1,停开一个曝气池。 |
二沉池上清液混浊,出水水质差 | 污泥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完全 | 减少进水流量,减少排泥 |
曝气池表面出现浮渣似厚粥覆盖于表面 | 浮渣中见诺卡氏菌或纤发菌过量生长,或进水中洗涤剂过量 | 清除浮渣,避免浮渣继续留在系统内循环,增加排泥 |
污泥未成熟,絮粒瘦小;出水混浊,水质差;游动性小型鞭毛虫多 | 水质成分浓度变化过大;废水中营养不平衡或不足;废水中含毒物或PH不足 | 使废水成分、浓度和营养物均衡化,并适当补充所缺营养。 |
曝气池中泡沫过多,色白 | 进水洗涤剂过量 | 增加喷淋水或消泡剂 |
曝气池泡沫不易破碎,发粘 | 进水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全 | 降低负荷 |
曝气池泡沫茶色或灰色 | 污泥老化,泥龄过长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 | 增加排泥 |
进水pH下降 | 厌氧处理负荷过高,有机酸积累 | 降低负荷 |
好氧处理中负荷过低 | 增加负荷 | |
出水色度上升 | 污泥解絮,进水色度高 | 改善污泥性状 |
出水BOD 、COD升高 | 污泥中毒 | 污泥复壮 |
进水过浓 | 提高MLSS | |
进水中无机还原物(S2O3 H2S)过高 | 增加曝气强度 | |
COD测定受Cl-影响 | 排除干扰 |
三、泵及电机故障处理一览表
故障 | 可能发生的原因 | 处理方法 |
水泵完全不出水 | 水泵进口阀或水箱出口阀未开 | 打开水泵进口阀或水箱出口阀 |
水箱无水或水箱水位低 | 水箱升至一定水位后再启动水泵 | |
水泵的进口,出口或叶轮被杂物堵塞 | 清理掉杂物 | |
水泵叶轮脱掉或出口闸板脱落,泵内进入空气 | 启动备用水泵,并通知检修 | |
排掉泵内空气 | ||
叶轮转向不对 | 通知电气调整 | |
水泵出水不足 | 水箱水位低,有空气带入泵内 | 增高水位,排除泵内空气 |
进水阀或出水阀开度小 | 全开进水阀和出水阀 | |
进口管和出口管有堵塞现象 | 清理杂物,消除堵塞 | |
叶轮腐蚀或磨损严重 | 更换叶轮 | |
泵的进口管漏气或盘根漏气,密封环漏、腐蚀严重 | 消除进口管漏气;更换盘根 更换密封环 | |
电压不足 | 更换电源至指定的工作电压 | |
水泵发生振动和显著杂音 | 水源不足,进入空气 | 提高水位,排除泵内空气 |
地脚螺丝松动 | 紧好地脚螺丝 | |
轴承磨损严重或泵轴弯曲,转动部件磨损,松动或破裂靠背轮结合不良,水泵与电动机转子不平衡 | 应倒换备用泵运行 | |
流量超过使用范围产生汽蚀 | 调整泵的流量按泵的使用范围运转 | |
轴承发热 | 油室油位过低或油质劣化 | 补充油或更换新油 |
水泵与电动机结合不良,轴弯曲磨损 | 启动备用水泵,并通知检修 | |
轴承尺寸不适当,轴承磨损过度或松脱 | 启动备用水泵,并通知检修 | |
电动机电流过大 | 流量大,超过使用范围 | 关小出口阀门降低负荷 |
轴弯曲或转动部分磨损或被其它杂物卡塞 | 启动备用水泵,并通知检修 | |
水泵与电动机结合不良 | ||
保险丝一组熔断 | 启动备用水泵,并通知检修 更换保险 |
四、水泵不上水或加药泵不上药
原因 | 处理 | 备注 |
启动前注水不足或空气未排净 | 重新注水排气 | |
入口阀未开或开度过小 | 检查入口阀开关情况 | |
入口水水位过低 | 提高吸入侧水位 | |
电机反转 | 联系检修消除缺陷 |
原因 | 处理 | 备注 |
水力变化引起振动 | 重新注水排气 调整合适流量 联系检修处理 | |
泵内流体流动不平衡 | ||
流量过大或过小 | ||
泵吸入空气等 | ||
地脚螺丝松动 | ||
靠背轮结合不良 | ||
转动部分内部产生摩擦或损坏 | ||
转动部分腐蚀或脱落 |
五、转动设备发生显著振动和声音异常
六、风机常见故障原因及措施
故障 | 原因 | 措施 | ||
风机 | 不转动 | 用手能转动 | 电机坏 | 修理或更换电机 |
用手不能转动 | 转子卡住 | 拆开修理 | ||
内含杂物 | 拆开修理 | |||
转动 | 异常声音或振动 | 打滑、V型带太紧或太松 | 调整V型带张力 | |
皮带轮不正 | 调整皮带轮 | |||
皮带轮与皮带罩摩擦 | 调整皮带罩 | |||
轴承油缺乏或变质 | 重新换油 | |||
齿轮油缺乏或变质 | 重新换油 | |||
安全阀漏气 | 调整安全阀 | |||
地基强度不够 | 加强基地强度 | |||
管道共鸣 | 通过管道消音器、 支架消除 | |||
地脚螺栓太松 | 拧紧 | |||
转子干扰 | 拆开修理 | |||
机壳内有杂物 | 拆开修理 | |||
逆止阀坏 | 更换 | |||
机房内温度超过40℃ | 增加通风量 | |||
吸入消音器阻塞 | 清洗/更换过滤器 | |||
气流不足 | 管道漏气 | 拧紧连接口 | ||
吸入消音器阻塞 | 清洗/更换过滤器 | |||
安全阀漏气 | 调整安全阀 | |||
V型带打滑 | 调整V型带张力 | |||
排气压力突然上升 | 阀门关闭 | 充分打开阀门 | ||
水位上升 | 调整水位 | |||
进气管堵塞 | 清除杂物 | |||
管道堵塞 | 清除杂物 | |||
阀门坏或拧反方向 | 更换或反方向拧 | |||
气流过强 | 降低转速或排气 | |||
漏油 | 齿轮油过多 | 加油至油标中央 | ||
电机 | 不转动 | 用手能正反转动 | 开关或线路连接不良 | 正确连接或检修 |
保险丝没连接或单根线 | 检查修理或更换 | |||
电源异常 | 改善供电设施 | |||
电机坏 | 修理或更换电机 | |||
用手不能转动 | 轴承坏 | 更换轴承 | ||
电机坏 | 修理或更换电机 | |||
转动 | 反转 | 连接错误 | 检查接头 | |
过热 | 过载 | 调整排气压 | ||
电源异常 | 改善供电设施 | |||
机房内温度超过40℃ | 增加通风量 | |||
转速过低 | 电源异常 | 改善供电设施 | ||
过载 | 调整排气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