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限空间内作业事件特征
(1)有限空间内含有的有害物质浓度超过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的浓度。
(2)有限空间内的氧气被消耗或被挤出导致氧含量过低引起缺氧,如动植物呼吸、电焊大量消耗氧气等情况。
(3)有限空间内积聚了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会引起燃烧爆炸。
(4)其他任何威胁生命和健康的情况。
1.1危险性分析
在容器、槽箱、锅炉烟道、排污井、地下沟道及化学药品储存间等有限空间内作业时,由于通风不良,引起作业环境中严重缺氧以及有毒气体急剧增加导致作业人员昏倒、急性中毒、窒息伤害等。
1.2事件类型
有限空间内作业事故类型:缺氧窒息和中毒窒息。
1.3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1.3.1制浆车间:蒸球、喷放仓、浆池、白水池、斜管沉淀池、碱化塔、氯化塔、漂白塔、储浆塔、漂液池、白液罐、碱液罐;
1.3.2抄纸车间:烘缸、白水池、白水塔、浆池、损纸池、水利碎浆机;
1.3.3动力车间:锅炉炉膛、锅筒、返料器、风道、烟道、原煤仓、炉灰仓、炉渣仓、静电除尘器、脱硫塔、冷却塔、凝结器、除氧器、工业水箱、软化水箱、储油槽;
1.3.4环保车间:中段水池、平流式沉淀池、选择池、曝气池、二沉池、稀黑液罐、浓黑液罐、黑液蒸发器、圆盘蒸发器、水膜除尘器、重油储罐、碱回收炉膛、烟道、除氧器、溶解槽、氯液沉淀罐、苛化器、白液池、白液罐、反应釜。
1.4可能造成的危害
当工作人员所处工作环境缺氧和存在有毒气体,且工作人员没有采取有效、可靠的防范、试验措施进行工作时,会造成作业人员昏倒、休克、中毒、窒息、爆炸、高温中暑等伤害事故,甚至人身死亡。
1.5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5.1工作人员工作期间,感觉精神状态不好,如眼睛灼热、流涕、呛咳、胸闷或头晕、头痛、恶心、耳鸣、视力模糊、气短、呼吸急促、四肢软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指甲青紫等。
1.5.2工作监护人离开工作现场,且没有指定能胜任的人员接替监护任务。
1.5.3工作成员工作随意,不听工作负责人和监护人的劝阻。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 指 挥(总经理):XX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XX XX
成 员:XX、XX、XX、XX、XX、XX、XX、XX、XX、XX等。
2.2 指挥部人员职责
2.2.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有限空间内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2.2事发部门负责人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2.2.3带班负责人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2.2.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2.2.5安全人员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应急处置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3.1.1有限空间内作业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科报告。
3.1.2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科应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正、副总指挥。
3.1.3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也可直接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正、副总指挥,同时将情况报告安全科及部门负责人。
3.1.4该方案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启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3.1.5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1.6有限空间内作业事件进一步扩大时启动《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将窒息人员脱离危险地点,对于有毒化学药品中毒地点发生人员窒息的事故,救援人员应携带隔离式呼吸器到达事故现场,正确戴好呼吸器后,进入现场进行施救。
3.2.2对于有限空间内由于缺氧导致人员窒息的事故,施救人员应先强制向空间内部通风换气后方可进入进行施救。
3.2.3对于电缆沟、排污井、排水井等地下沟道内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地点,救援人员在施救前应先进行有毒气体检测(方法通过有毒气体检测仪、小动物试验、矿灯等),确认安全或者现场有防毒面具则应正确戴好防毒面具后进行施救。
3.2.4施救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后,将窒息人员救离受害地点至地面以上或通风良好的地点,然后等待医务人员或在医务人员没有到场的情况进行紧急救助。
3.3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3.3.1有限空间内作业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3.3.2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3.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3.3.4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3.3.5有限空间内作业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
3.4事件报告
3.4.1应急救援办公室立即向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
3.4.2事件扩大时,由总指挥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
3.4.3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
3.4.4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4、注意事项
4.1对于电缆沟道、有毒化学品储藏室等的救援工作,救援人员在施救前,应戴好防毒面具,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再进行施救工作。
4.2电缆沟、排污井、化粪池等进行抢救时,施救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做好防止人身坠落的安全措施。
4.3伤员、施救人员离开现场后,工作人员应对现场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识,并设专人把守现场,严禁任何无关人员擅自进入隔离区内。
4.4采取通风换气措施时,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以防止氧气中毒。
4.5对于有限空间内部禁止使用明火的地点,如管道内部涂环氧树脂等的地点,严禁使用蜡烛等方法进行试验。
4.6对于防爆、防氧化及受作业环境限制,不能采取通风换气的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隔离式呼吸保护器,严禁使用净气式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