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则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处理本企业灼烫伤亡突发事件,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灼烫人身伤亡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
《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灼烫伤亡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征
2.1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
2.1.1危险性分析
下列事件均有可能造成灼烫伤亡事故:
2.1.1.1机炉外管、压力容器爆破高温、高压蒸汽泄漏。
2.1.1.2压力容器检修时,高温、高压蒸汽喷出。
2.1.1.3操作不规范导致高温、高压蒸汽泄漏。
2.1.1.4检修时防护措施不完善。
2.1.1.5热水井或热水池没有可靠防护装置。
2.1.1.6高温、高压设备及管道泄漏,喷出不可见气体,无警示标志。
2.1.1.7化学药品管理和使用不当。
2.1.2灼烫事件类型
2.1.2.1火焰烧伤。
2.1.2.2高温物体烫伤。
2.1.2.3化学灼伤。
2.1.2.4物理灼伤。
2.2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2.2.1热力系统中的高温。
2.2.2高压管道及设备。
2.2.3热水井、热水池。
2.2.4锅炉本体的人孔、汽包、连排扩容器。
2.2.5除氧器、加热器等高温高压容器的就地水位计和人孔。
2.2.6贮存和使用强酸、强碱、生石灰等化学原料的设备,在运行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灼烫伤亡事故。
2.3事件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
灼烫伤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轻者损伤皮肤、现肿胀、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烧伤,烧伤引起的剧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导致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2.4事前征兆
2.4.1高温的管道容器等设备上无保温层。
2.4.2检修高温的管道容器时未配备防护服。
2.4.3高温、高压蒸汽泄漏。
2.4.4在热水井或热水池工作时,未采取有效防护。
2.4.5接触化学药品时。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常务副总经理
副总指挥:生产副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副总会计师、副总经济师等公司班子成员
成员:安全监察室、生产技术部、设备管理部、发电运行部、输煤运行部、供暖运行部、供暖维修大队、燃料采购部、物资供应部、总经理工作部、党群工作部、企审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武保部、后勤部、财务部等部门部长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室。
3.2指挥部人员职责
3.2.1 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高处坠落伤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3.2.2 事发部门负责人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2.3 值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3.2.4 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高处坠落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3.2.5安监人员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4应急处置
4.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4.1.1有限空间内作业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向应急救援办公室(安全监察室)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应急救援办公室(安全监察室)应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总指挥。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也可直接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总指挥,同时将情况报告安全监察室及部门负责人。
4.1.2该方案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启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4.1.3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4.1.4灼烫伤亡事件进一步扩大时启动《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现场急救原则: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就近急救和分类转送专科医院。
4.2.2对于不同的致伤源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4.2.2.1火焰烧伤:衣服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或用衣被等物扑盖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增加头面部及呼吸道损伤。
4.2.2.2热液烫伤:应立即将被热液浸湿的衣服和饰物脱去,如果与皮肤发生粘连,不得强行脱烫伤人员的衣物,以免扩大损伤烫伤表皮。
4.2.2.3化学烧伤:受伤后应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迅速脱去,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尽可能地去除创面上的化学物质。但对于生石灰烧伤应先擦尽生石灰粉粒,再用水冲洗,以免生石灰遇水产热,加重烧伤。
4.2.3电烧伤:立即切断电源。
4.2.4冷疗:不但可以减少创面余热对沿有活力的组织继续损伤,而且可以降低创面的组织代谢,使局部血管收缩、渗出减少,减轻创面水肿程度,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在病人可以耐受的前提下温度越低越好,可用15℃左右自来水、井水或加入冰块的冷水冲洗或浸泡,时间尽量不少于30min。
4.2.5合并伤处理:无论何种原因的烧伤均可合并其他外伤。比如压力容器爆炸,烧伤后高处坠落,在烧伤的同时合并有骨折、脑外伤、内脏损伤等,均应按急救原则做相应的紧急处理。
4.2.6烧伤创面的保护:忌涂有颜色药物,以免影响对烧伤程度的观察。也莫涂油膏,免得增加入院后清创的困难。保留水泡皮,也不要撕去腐皮,在现场附近,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创面避免转送途中不再污染、不再损伤。同时应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
4.2.7烧伤患者伤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动,应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的应用,防止掩盖病情变化,还应考虑有休克因素。
4.2.8气道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应于现场即开始,保持呼吸通畅,解除气道梗阻,不能等待诊断明确后再进行。伴有面、颈部烧伤的患者,在救治时要防止再损伤。
4.2.9当发生灼烫事件后,现场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将有关系统或设备隔离,及时将烫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同时汇报灼烫伤亡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事故现场,组织处理事故及抢救。
4.2.10在进行现场应急处置的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4.2.11对烫伤严重者应禁止大量饮水,以防休克。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
4.3事件报告
4.3.1应急救援办公室立即向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
4.3.2事件扩大时,由总指挥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
4.3.3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4.3.4联系方式
5注意事项
5.1当发生灼烫事件后,现场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将有关系统或设备隔离,及时将烫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
5.2烧伤创面的保护:忌涂有颜色药物,以免影响对烧伤程度的观察。也莫涂油膏,免得增加入院后清创的困难。保留水泡皮,也不要撕去腐皮,在现场附近,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创面避免转送途中不再污染、不再损伤。同时应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
5.3烧伤患者伤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动,应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的应用,防止掩盖病情变化,还应考虑有休克因素。
5.4气道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应于现场即开始,保持呼吸通畅,解除气道梗阻,不能等待诊断明确后再进行。伴有面、颈部烧伤的患者,在救治时要防止再损伤。
5.5合并伤处理:无论何种原因的烧伤均可合并其他外伤。比如压力容器爆炸,烧伤后高处坠落,在烧伤的同时合并有骨折、脑外伤、内脏损伤等,均应按急救原则做相应的紧急处理。
5.6在进行现场应急处置的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6附件
6.1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6.2应急设施、器材和物资清单
序号 | 物资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 | 储存地点 | 保管人 | 调配部门 |
1 |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
| 1套 | 集控室 | 当班值长 | 安全监察室 |
2 |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
| 1套 | 武保值班室 | 当班班长 | 安全监察室 |
3 | 对讲机 |
| 5套 | 集控室 | 当班值长 | 安全监察室 |
4 | 对讲机 |
| 3套 | 输煤室 | 当班班长 | 安全监察室 |
5 | 对讲机 |
| 3套 | 化学控制室 | 当班班长 | 安全监察室 |
6 | 铁线 | 米 | 200 | 供应库房 | 供应值班员 | 安全监察室 |
7 | 潜水泵 | 台 | 5 | 供应库房 | 供应值班员 | 安全监察室 |
8 | 尼龙绳 | 米 | 200 | 供应库房 | 供应值班员 | 安全监察室 |
9 | 防水手电筒 | 个 | 20 | 供应库房 | 供应值班员 | 安全监察室 |
10 | 塑料布 | 卷 | 2 | 供应库房 | 供应值班员 | 安全监察室 |
11 | 雨靴 | 双 | 50 | 供应库房 | 供应值班员 | 安全监察室 |
12 | 雨衣 | 个 | 50 | 供应库房 | 供应值班员 | 安全监察室 |
13 | 尖锹 | 个 | 100 | 供应库房 | 供应值班员 | 安全监察室 |
14 | 编织袋 | 个 | 2000 | 供应库房 | 供应值班员 | 安全监察室 |
15 | 应急药品箱 | 普通 | 5个 | 集控室 | 当班值长 | 安全监察室 |
16 | 车辆 |
| 2台 | 车库 | 总经理工作部部长 | 安全监察室 |
17 | 防毒面具 | K-Mask | 8个 | 集控室 | 当班值长 | 安全监察室 |
18 | 消防隔热服 | 普通 | 4套 | 集控室 | 当班值长 | 安全监察室 |
19 | 消防靴 | 普通 | 8双 | 集控室 | 当班值长 | 安全监察室 |
20 | 消防头盔 | 普通 | 8个 | 集控室 | 当班值长 | 安全监察室 |
21 | 潜水泵 | 4寸 | 10台 | 供应库房 | 供应值班员 | 安全监察室 |
22 | 泥浆泵 | 4寸 | 5台 | 供应库房 | 供应值班员 | 安全监察室 |
23 | 泥浆泵 | 2寸 | 2台 | 供应库房 | 供应值班员 | 安全监察室 |
24 | MFZ/3手提式泡沫灭火器 | 3Kg | 50具 | 供应库房 | 供应值班员 | 安全监察室 |
25 | MFZ/ABC4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 4Kg | 100具 | 供应库房 | 供应值班员 | 安全监察室 |
26 | MT/2二氧化碳灭火器 | 3Kg | 20具 | 供应库房 | 供应值班员 | 安全监察室 |
27 | 消防水带 | 65*13、50*13 | 30条 | 供应库房 | 供应值班员 | 安全监察室 |
6.3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紧急疏散平面图
6.4相关文件
与现场处置方案相关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主要有:《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6.5其他附件
企业安全突发事件即时报告单
内容 序号 | 报告内容: | ||||
1 | 报告类型 | 第1次报告□ 后续报告□ | |||
2 | 填报时间及方式 | 填报方式: | |||
报告时间 | 年 月 日 时 分 | ||||
3 | 企业名称 、地址及联系方式 | 企业详细名称 |
| ||
企业详细地址 |
| ||||
企业联系电话 |
| ||||
上级主管单位名称 |
| ||||
在建项目 | 建设单位名称 |
| |||
施工单位名称 |
| ||||
设计单位名称 |
| ||||
监理单位名称 |
| ||||
4 | 事故或事件经过 | 发生时间 |
| ||
地点(区域) |
| ||||
事故(或事件)类型 |
| ||||
初判事故等级 |
| ||||
简要经过 |
| ||||
5 | 损失 情况 | 人身伤亡情况 | 死亡人数 |
| |
失踪人数 | |||||
重伤人数 | |||||
电力设备、设施损坏情况 |
| ||||
停运的发电(供热)机组数量、电网减供负荷或者发电厂减少出力的数值、停电(停热)范围,停电用户数量等 |
| ||||
其他不良社会影响 |
| ||||
6 | 原因及处置恢复情况 | 原因初步判断 |
| ||
事故或事件发生后采取的措施、电网运行方式、发电机组运行状况以及事故或事件的控制或恢复情况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