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

  
评论: 更新日期:2018年12月17日

    摘 要:在新时期发展下,国家政府十分关注农村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农村建立起高效的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是维护农村社会安全稳定、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的力度,建成了一大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这些工程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起到了积极作用。饮水安全是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但是,目前许多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机制很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农村居民用水安全。该文主要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管理机制的应用对策进行详细的研究,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

  关键词:饮水安全工程 长效管理机制 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185-02
  ?r村饮水安全问题已经上升为社会和谐建设的重点问题之一。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其高效率的发挥出最大功能,并成为国家及地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者所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该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特点,找出该安全工程在运行及管理中存在的弊端,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应对,从而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系,保障村民饮水安全。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维护成本问题
  当前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各项环节中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出。而许多村民自身没有形成饮水安全责任意识与有偿服务意识,再加上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导致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实际运行及管理维护中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且有一定落差,使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管理与维护工作中出现了恶性循环。
  1.2 水质检测问题
  据我国在2010年公布的全国饮水与环境卫生保护现状上分析,有超过5成的农村在饮用安全水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没有达到相关卫生标准。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出现水质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部分省市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县以下的农村水环境恶化趋势十分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水资源保护的难度。
  第二,设立在农村的水厂处理设施落后,规模较小,据调查部分农村所采用的集中供水的饮水工程设施简陋且几乎没有完全配套的消毒设备。而分散式供水工程基本上是户管和联户管,缺少相应的水处理设施。
  第三,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中缺少专业的水质监测人员及设备,导致不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一次监测。与此同时,大部分农村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水质检验实验室,甚至有些地区还没有建立,严重阻碍了农村水质的日常监测。
  1.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问题
  在农村现行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上,都存在着主权、管护及产权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单一的管理结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际运行需要,从而出现了管理体系不规范、管理制度落后以及管理机制不灵活的问题发生,这些都是引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系列管理问题的源头。
  2 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有效对策
  2.1 积极创新管理改革措施,探求长效管理机制
  结合全县各乡镇的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现状,严格落实责任主体,明确责、权、利之间的关系,保证工程管理要权责分明。通过我县各乡镇部门对历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归纳出以下三种形式,分别为:专业管理单位专管模式、用水协会管理模式及收益民众自管模式。
  第一,专业管理单位专管模式。该模式应用策略是针对集中供水工程从源头到龙头设置专门机构来对其进行专业化管理,从而形成工程建设与经营管理一体化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把投资建设好的水厂可以覆盖的范围全部都归划给某净水服务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并且从其服务范围包括从规划、设计再到供水、收费及维修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一条龙式的服务,充分地做到了权责分明,由此对所属全部集中供水点的管道维护与供水工作实施全面统一管理。
  第二,用水协会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对单村供水工程实施农村用水协会管理模式。单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通过村民代表选举继而产生农村用水协会,以此来承担相应的工程管理运行工作。在工程建立之初,主要由受益村组的所有村民共同推举出以本村组长为代表组建的农村用水协会,并由用水协会安排专业人员主要负责管理供水工程,该工程管理费用主要由用水协会承担。
  第三,收益民众自管模式。该项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供水规模较小的单村工程,在实际管理中一般不收取水费,只有在饮水工程出现运行故障需要维修时,才会由村长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大家共同商讨进行出资维修。通过从2015年在我国某些县市乡镇相关调查资料上可看出,日供水量在25~85 t的单村工程采用收益民众自管模式的比重偏大。由于我县各乡镇农村地貌分布不均,饮水工程较为分散,且数量众多,产权之间关系又十分复杂。
  2.2 加大力度维护水资源,提升水质检查力度
  若想在农村建立长效的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严抓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农村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必须加大力度严厉禁止各项开发活动以及污水排放行为,从而保障村民饮用水质的安全;如遇到严重威胁周边村民饮水安全的重污染源,需汇报给有关部门,责令其搬迁或是关闭;各地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应该提升本地自来水水源及水质的相关检测工作,并定期对本村饮用的水源水质、制水和配水水质进行详细的检测,无专业检测人员及设备的地方也要定期做好水质的取样和送检工作,并确保本村的生活饮水质量符合国家所出台的《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从根本上保障村民饮水安全。
  2.3 合理地确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价
  县级相关部门应该对全县各乡镇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水价实行科学的合理制定,制定原则是既要确保饮水工程拥有合理的运行管理经费,又要切实地考虑到贫困地区农民的实际经济收入,要保证饮水价格这一杠杆对节约用水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农村各地广泛的推行水价、水量以及水费计收公开制度,从而保障农民群众都能喝上放心水、用上干净水。
  2.4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及运行宣传
  在农村各地进一步加大饮水安全工程的宣传工作力度,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及运行营造出良好的舆论空间及社会空间。充分地借助电视、广播等媒介,深入地宣传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积极号召全县农村地区村民与城市居民共同参与到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以此来促使全社会共同来关心饮水安全、以及维护饮水安全。
  3 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新时期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因此当地政府需结合相关部门共同肩负起职责重任,定期对饮水水质及水源进行实地检测,保证该地水源与水质都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并积极做好饮水安全工程的宣传力度,加强村民自身的安全饮水意识,进而从根本上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陶成斌.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的思考及建议分析[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10):130.
  [2] 何兴顺.刍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3).
  [3] 蔡勇,蒋伟.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平的新思考[J].江苏水利,2014(6):4-5.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