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水污染的代价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12月25日
  水俣病,是由于水污染导致居民汞中毒而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因首发于日本熊本县水俣市而得名。这一至今还在影响日本社会的环境公害事件,经常作为典型的警示案例,出现在全世界讨论环境保护的各种场合。

  值得庆幸的是,水俣病没有在中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了解水俣病的基本情况,却很难像许多日本人那样对水俣病等公害深感切肤之痛。

  百闻不如一见。笔者今年随“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获奖者访日交流团,参观水俣病资料馆,听坐轮椅的受害者讲述父母惨死、自己残疾的经历,获悉更多细节,生发诸多感慨。

 

  资料显示,日本氮肥公司设在水俣市的氮化工厂1909年投产后,每年直接向海里排放大量工业废水,水俣市当局从未制止;后来鱼虾、猫狗相继死亡,受有机汞污染的海水却呈现想象不到的清澈,有关部门依然无动于衷;直到上世纪50年代大范围的居民患同一症状的疾病,人们才猛醒,专家们才开始研究病因。这说明公害往往有较长时间的积累过程,小害不治,大害必至。

  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必然漠视污染的危害,应对迟缓。从1956年正式确认水俣病,到1963年专家公布研究报告,再到1968年日本政府公布关于水俣病的正式解答,居然慢慢吞吞过了13年。

  事关民生的环境公害,不仅直接加害一批无辜者,而且加重社会矛盾,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由于水俣市70%—80%的居民以工厂为生,就是身受其害的患者群体中,也有2/3的人因担心家庭和亲友的生计受到影响而放弃抗争。这样,患者和企业,患者与市民产生尖锐矛盾,患者及其支持者质疑政府及企业,社会一度弥漫信任危机,环境公害伤害了整个社会。

  对受害者的高额赔偿使得日本氮肥公司发展的步子非常沉重。2005年,公司的时任社长在北京演讲时痛心地说:“企业绝不能引发公害问题,否则对企业是致命摧残。”

  反思公害,再多也不为过。对于我们来说,日本朋友的告诫更需慎思:日本今天的发展是建立在水俣病等公害事件的痛苦之上的,亚洲各国千万不要重蹈日本的覆辙,只顾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和国民的利益。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