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农村首次纳入减排领域
畜禽养殖业成为“十二五”农业源污染减排的主战场
在今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污染减排指标由两项扩大到4项,增加了氨氮、氮氧化物指标,分别减少10%;减排领域由原来的工业与城镇扩大到交通和农村。农村和农业首次被纳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控制范围。
据统计,农业源COD总量约占全国COD排放总量的47.6%,农业源氨氮总量约占全国氨氮总量的31%。因此,农业源减排成效如何对整个减排工作影响很大。而畜禽养殖业又是农业源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可以说,畜禽养殖业是“十二五”农业源污染减排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数据显示,一个规模化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染物的排放量不亚于一个中型工业企业的排污量,一头牛产生的污水超过22人的生活废水,一头猪产生的废水相当于7人的生活废水。环保部门对大型养殖场粪水的检测表明,COD超标50~60倍。由此可见,养殖污染形势严峻。
相比工业减排,农业源刚刚开始污染减排工作,目前存在人力缺乏、机构不足、污染分散、难以监管等困难。而且,我国农业污染源统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源环境统计工作体系尚未建立。
减排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期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尽快发布实施,这将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减排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转型发展
实现从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发展的转变
首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7月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成果展展现了各地生态县(市、区)或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结出的累累硕果。目前全国超过1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市、区)建设,有38个县(市、区)达到了国家级生态县(市、区)建设标准。生态省、市、县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促进了区域的转型发展,实现了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发展的转变,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
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吴起县从率先实施封山禁牧,发展到利用新兴的能源工业反哺农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直至今天的生态立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走出一条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道路。在经济总量保持增长的前提下,吴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既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又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吴起县也因此从一个全国贫困县一跃成为西部百强县。
环境保护得好,并不等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坚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效”并举,这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
保护区引入生态系统管理理念
替代生计项目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长达6年的“长江流域自然保护与洪水控制”项目(以下简称“长江项目”)于今年10月完成,其目的之一就是在云南省丽江市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实施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以实现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通过把生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长江项目在丽江市玉龙县的实施带动了当地百姓走上了致富之路。替代生计项目不但可以让农民人居生活环境更加优美,让资源得到保护,同时也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通过引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机制,解决了项目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中的矛盾,改变了资源利用方式,既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又促进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今年,我国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处,累计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35处。但全国应当优先保护的120多种生态系统类型中,约有20种尚未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保护,14种因面积不足难以达到有效保护。老君山自然保护区通过实施长江项目,生态保护和农民致富的经验和做法已经比较成熟,其经验值得在其他自然保护区推广。
实践证明,只有让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保障,才能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砍伐、采药等破坏行为。这样不但能够弥补村民保护生态环境带来的经济损失,也能促使农户自发地把当地的生态环境当做生财之源,从而走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双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