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 “三违”现象是指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是: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和操作规程;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 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 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确保变更带来的危害得到充分识别,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二、选择题
1. 灭火器材的“四定”管理是指( )。
A. 定人员、定设备、定目标、定责任
B. 定期检查、定点摆放、定人养护、定期换药品
C. 定点摆放、定人管理、定责任、定目标
D. 定期检查、定期换药、定期养护、定责任
2.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生领域的举报投诉工作,鼓励人民群众积极举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各类非法违法生产建设经营行为,我国设立 作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统一的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特服电话号码。()
A.12315 B.12350 C.12530 D.12580
3.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 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上级业务部门 C.总公司 D.培训机构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按照 标准辨识确定的。()
A、《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B、《危险化学品名录》
C、《安全生产法》
D、《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
5. 危险化学品单位每 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6.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是物质的:
A、生产方式、储存方式 B、危险特性、数量
C、协调性、干扰性 D、形态数量
7.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目的是什么()
A.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C.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D.促进经济发展
8.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慌报或者瞒报。
A、及时 B、准确 C、完整 D、公平
三、判断题
1.燃烧具备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氧气三者同时具备并相互作用。( × )
2.闪点是油品火灾危险出现的最高温度。( × )
3.灭火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采取一切灭火措施,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使火熄灭或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 √ )
4.石油产品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因流动、晃动、冲击,或与其它物体的相互接触,在迅速分离时,都会产生静电,静电荷可高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 √ )
5.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但可以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因故离开。(X)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生产安全事故?预防事故的一般措施有哪些?
答: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突然发生的、对人身和健康造成伤害,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一般有四项措施:
预防措施:1)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2)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3)切实做好个人防护;(4)工作场所的合理布局。
2.请结合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谈谈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优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