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俄克拉荷马市大爆炸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10月05日
1995年4月19日星期三上午9点零2分,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首府俄克拉荷市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恐怖爆炸事件。一枚汽车炸弹在一座被称为“阿尔弗莱得·穆拉大厦”的联邦办公大搂外爆炸。据事后调查,汽车炸弹是一辆停放在大楼北侧街道上的卡车,车里装有约4800磅炸药。巨大的爆炸力将这座九层大楼的整个北侧墙体和二至九层楼板及屋顶的三分之一完全炸毁。穆拉大厦是美国联邦政府一些部门在俄克拉荷马州的派出机构的联合办公大楼,这些机构包括美国烟酒武器专卖局、美国药品管理局、联邦安全机构、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美国海关、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和美国军方的一些机构等。大楼的二层有一个托儿所。爆炸造成了169人死亡,475人受伤。
  爆炸发生以后,各种公共安全机构、医疗机构和普通市民立即作出了极大的反应。到达现场的消防队员看到了一个惨不忍睹的场面:许多建筑遭到损坏,不少车辆在燃烧;除穆拉大厦严重被毁以外:附近一座26层、拥有400套单元的住宅大楼,一座三层的市政府办公楼和穆拉大厦对面一座两层的建筑也遭到严重的结构性损坏。
  距离现场最近的消防站是俄克拉荷马市消防局的第1消防站,与联邦大楼仅隔了5条街。这个消防站里的4个消防班组在爆炸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全部赶到了现场。另外,消防站内当时正在召开一个由市消防局长主持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也立即赶到了现场。城里的其他消防站、急救中心、司法部门甚至建筑公司的人员都纷纷赶往事故现场,许多消防和急救单位在听到巨大的爆炸声和看到爆炸在现场上空形成的巨大烟云以后,未等接到出动命令就自发地赶往现场。消防人员在赶往现场的途中,距现场还有几条街远就开始看到爆炸所造成的破坏。第一批消防队员在途中几处地方不得不停下车来,下车去搬走被爆炸冲击波抛到街道当中的障碍物。一些受伤的人也陆陆续续从现场方面走过来。消防队员们立即设立了临时急救点,开始对伤员进行处置。
  俄克拉荷马市附近城镇的消防局闻讯后纷纷赶来增援,美国联邦紧急管理局也在当天派出了一个“事件支援小组”和十几支“城市抢险救援队”,到现场协助俄克拉荷马市消防局指挥协调救援行动。事件支援小组是由一些在处理房屋倒塌事故方面受过良好训练、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组成,其职责是在重大救援行动中协助当地救援部门处理救援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并协助现场指挥部对整个救援行动进行协调。城市抢险救援队则是美国联邦紧急管理局为处置城市中发生的特大灾害事故而组织的专业抢险救援力量,它由各方面的救援专家组成,具有很强的机动性,能在几小时内就将大批人员和器材物资集中起来,赶赴全国任何地方的救援现场。在俄克拉荷马事件中,城市抢险救援队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第一支城市抢险救援队在爆炸发生后的当天晚上到达现场,并于凌晨2点开始投入救援行动。在整个救援过程中,联邦紧急管理局共动用了12支城市抢险救援队。
  民间机构和普通民众对事件也做出了迅速反应,并对救援行动提供了各种可贵的帮助。有的公司腾出了办公室供救援人员使用,有的为救援行动捐助了各种物资,有的自发地来到救援现场和医院参与救援工作。有几家本地的建筑公司自发地将其工程人员和设备派往现场,直接参加丁救援行动。正在召开展览会的俄克拉荷马饭店协会,在爆炸事件发生后立即将参展的炊事设备投入实际使用,并组织人员承担起了为救援人员提供餐饮的任务。本地的移动电话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为救援人员提供了1000多部手提移动电话,并增设了特殊通话频率,以保证救援行动的通信畅通。
  救援行动从4月19日上午开始,一直持续到5月4日的午夜才宣告结束,历时16天。救援行动结束时,仍有3名遇难者的遗体未能找到,但这时穆拉大厦的残余建筑结构已变得十分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倒塌,救援指挥部不得不决定停止行动。1995年5月23日上午7点零1分,有关部门对建筑残余部分实施了定向爆破,将其彻底拆除了。
  这起震惊世界的恐怖爆炸事件造成了空前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令人感到悲痛的是,在死难的169人中,有19名无辜的儿童。尽管如此,在各方面的协助下,救援人员经过艰苦努力,使救援行动进行得相当成功。人们从救援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经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每一位从事救援工作的人都将是极为宝贵的。

  1.0 引言

  1995年4月19日,星期三,上午9点零2分,—枚炸弹在俄克拉荷马市的穆拉大厦外爆炸。全国都被从电视新闻里看到的场面震惊了。在意识到事件的严重程度以后,美国消防协会决定派遣一个调查小组到现场去采访这一悲剧事件。这个由美国消防协会首席火灾调查员艾得·科米欧、高级消防专家居·琼斯和史迪文·佛里组成的小组几小时后就到达了俄克拉荷马市。在以后的13天里,他们共进行了400多个工作小时的救援行动观察和记录(平均每人100多个工作小时),对救援人员进行采访。他们记录下的资料,为后来进行文献综合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此期间,调查小组成员的工作得到了现场人员的支持,每天可以不受限制地观察、了解救援行动的每个细节,从而记录了全部的救援过程。他们参加了每日两次的由第一线救援指挥员召开的简要新闻发布会和每天一次的由高级救援指挥官员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由于他们深入到城市抢险救援队的行动之中,因此,从每天与城市抢险救援队的接触中收集到了许多资料。另外,美国消防协会还得到了事件支援小组提供的全部资料,这对详细描述事件过程起了很大的作用。
  此外,将首批到达现场人员的回忆记录下来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个由美国消防协会、俄克拉荷马市消防局和国家消防学院的调查人员组成的小组,对所有最先赶到现场的救援人员进行了采访,记录下了他们对当时现场情况的回忆。他们共采访了27个消防中队或小组的消防队员和指挥员。美国消防协会的调查人员对所有这些采访都作了详细记录并进行了核对,为本报告提供了一部分基础资料。

  2.0 大厦的基本情况

  爆炸发生时,穆拉大厦里有如下一些美国联邦政府部门的派出机构:美国烟酒武器专卖局、美国药品管理局、联邦安全机构、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美国海关、社会保险管理部门、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农业部、劳工部等以及美国军方的一些机构等。大厦里还有一个联邦信用社和一个托儿所。
  大厦建成于1977年,是一个九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的高度为13英尺,平面面积为220×75平方英尺。楼板由6英寸厚的钢筋混凝土板构成,钢筋混凝土板的东南跨度为20英尺,南北跨度为35英尺,由截面为48×20平方英寸的钢筋混凝土横梁支撑。大厦地下有一个4层的地下停车场。大厦南侧有两个独立的楼梯间和一个电梯井。
  大厦两侧各有一个入口,分别通往大厦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也就是说,若由大楼的南面正门入口进入,将直接到达大厦的二楼,而若从北面的后门进入,则来到大厦的一楼。这样的建筑布局曾给救援人员在确定大厦是否有地下室时,产生一些混淆,以致有人以为大厦的一楼就是地下室。大厦北侧是玻璃幕墙,东西两侧墙体为花岗岩。
  大厦建筑的设计有一处结构上的不连续,这是大厦在爆炸后发生严重倒塌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厦北侧一、二层的外墙为了留出一个人行道而向里移了10英尺,使大厦北侧的4根承重立柱直接裸露于楼外。而且,大楼北面墙体一、二层之间只有这4根承重立柱,在它们上面是一个36×60英寸的钢筋混凝土横梁,将三层以上的负荷转换到这4根柱子上。

  3.0 结构损坏与补救措施

  用来作汽车炸弹的卡车,在引爆时停在离大厦北侧10英尺外,大厦的第20和22号立柱线之间。据估计,当爆炸发生时,卡车里装有约4 800英磅炸药。巨大的爆炸摧毁了大厦北侧一、二层之间裸露的四根立柱中的三根。剩下的那根由一家建筑公司用两根垂直钢管斜撑进行了加固。就在按照测量的尺寸割锯钢管的时间里,大楼又下沉了1/4英寸,以致救援人员不得不使用锤子将钢管打人预先设定的支撑位置。
  爆炸的冲击力还严重地损坏了大厦内部的一些立柱。由于整个大厦北边的绝大部分楼板被炸毁,位于大厦中部的立柱失去了这些楼板的横向支撑。其中第F20和F22号立柱以前每隔13英尺(即一层楼)就有楼板或横梁给予横向支撑。爆炸发生后,这两根立柱跨越3层楼的高度,即39英尺,几乎没有得到多少水平的支撑。
  上述情况发生的位置正好是托儿所的所在,也是此次救援行动的重点区域。在进入这个区域前,救援人员不得不将编号为F18,F22,E18和E22的4根立柱加固。在加固这几根立柱时,救援人员做了很大的努力。一些800磅重、40英尺长的钢管靠人力抬进现场,焊接在一起,然后用紧固件和钢缆托起,对这些立柱予以加固支撑。几天以后,由于一块楼板在清理现场时被搬走和一些落下来的碎石块砸在斜撑钢管上,使支撑点发生了位移,救援人员又不得不重新加固这些立柱。
  大厦北面一至九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在爆炸中被炸毁后,碎块全部堆到了地面。一块被毁坏的体积巨大的楼板横在第22号至26号立柱之间,宽度与大厦南北向的宽度几乎相同,救援人员必须把它从现场移走。另外,还有许多大块的残损楼板碎块被未断的钢筋悬因此,楼内散落着大量的碎玻璃。
  大楼西头的货物卸载区未遭到大的破坏,在后一阶段的救援过程中被城市抢险救援行动的事件支援小组和俄克拉荷马市消防局用作现场指挥部。

  4.0第一天的救援行动

  时间:1995年4月19日,星期三。
  4.1 公共安全机构的反应
  爆炸发生时,俄克拉荷马市消防局第1消防站的一些消防人员正准备离开消防站,到别的地方去进行训练,原定的出发时间为上午9点,但由于一名消防队员接了一个电话,所以未能按时出发。
  第1消防站离穆拉大厦仅隔了五条街。它拥有多辆消防车,包括第1号和第50号普通消防车,第1号云梯车和第1号救援车。
  所有这些车辆在爆炸发生后都立即出动奔向爆炸现场。但是,为避免到达现场后挤在一起,每辆车的行走路线都不一样。
  4.1.1 第1号救援车和第51号消防车
  第1号救援车经由第6大街往东,刚到哈威路,就看到不少受伤的人朝这边走过来;车上的救援人员马上就近设立了一个临时急救点,并将伤员引导到那里。
  当救援车继续行驶到第5大街与哈威路的交叉口时,救援人员分成了两拨。其中两名队员负责救助穆拉大厦对面一个两层小楼内的一名伤员,他们给伤员做了处理,然后抬到附近的一个急救站。另两名队员进入到穆拉大厦北面的水利大楼,看到楼内遭到严重破坏,家具和书架被全部掀翻。在三楼,这两名救援队员和第51号消防车上的消防队员一起营救了一名重伤员,将他放在一个椅子上,抬到了楼下。
  第51号消防车从消防站出发后,是往南经哈威路赶赴现场的。在途中,他们在一个叫“期刊文献大楼”的建筑对面停下,去检查位于第7大街一座受损建筑物内的受伤人员情况,但发现只有几人受了轻伤;于是又继续前进来到水利大楼前,并与第1救援车的那两名队员一起救出了水利大楼里那位伤者,然后继续前进并来到了穆拉大厦北面,开始与其他消防队员和市民一起对大厦内托儿所在的区域展开救援行动。这个区域后来被现场救援人员称作“大坑”,因为当爆炸后的瓦砾被逐渐清走后,这里看起来像一个大坑。
  消防队员仔细探听从废墟里传出的呻吟和呼救声,以发现被压在下面的受伤者。当伤员被从废墟里救出,他(她)立即被交到现场的志愿人员手中,这些志愿人员形成了一个“人链”,将伤员传递到外面的街上去抢救。
  第1救援车的那两名救援队员留在了水利大楼,又与第1云梯车的消防队员一起用椅子将另一名伤员从大楼北侧的消防通道抬了出来。
  这两名队员把伤员交给了医疗急救人员以后,来到了已部分倒塌的安舍尼亚大楼。尽管大楼建筑结构的严重损坏给他们的行动造成了一定困难,但他们还是对一层和二层的部分地区进行了仔细搜索。
  同时,穆拉大厦工程部门的一个工作人员将—套大厦的建筑交给了第1云梯车的消防队员,并将其转送到了设立在附近一个十字路口的临时现场指挥部。
  4.1.2 第1云梯车
  第1云梯车接警后从消防站往东,经第.5大街赶往现场。当它行至穆拉大厦西面的雷金斯塔楼时,队员们看到街上有些被爆炸冲击波抛落到街中的障碍物。车上的指挥员下来将障碍物移到路边。这时,消防队员们看到了许多受伤的人,于是,他们将这些伤员引导至第5大街与哈德孙路交叉口,交由那里的两个女交通监督员协助照看,并将车上的紧急药箱交给当时在场的一名未当班的消防队员,由他就地对伤员进行急救处理。
  第1云梯车接到命令用云梯将水利大楼内几个在窗口前等待救援的人救下来,车上的指挥员和几名队员已进入楼内,但是,当驾驶员试图将云梯升起时,由于街道太窄,未能成功。当第1云梯车的两名消防队员协助第1救援车的队员将水利大楼的一名伤员救出后,他们与云梯车的其他队员会合,并受命接受第1消防车指挥员的指挥。这两辆消防车的队员们一起将水利大楼二楼一位被压在倒翻的家具下的妇女救出,并从北面的楼梯将她抬出楼外,然后回到楼内继续搜索。
  4.1.3 第1消防车
  第1消防车从消防站出发以后,沿着第5大街向东赶往穆拉大厦。当车行至雷金斯塔楼时,车上的指挥员认为前面发生的有可能是化学危险品事故,于是,命令驾驶员将车停下,并将车头调转朝向西方,以便必要时撤离现场。
  当消防队员们徒步走向穆拉大厦时,他们发现在一辆轿车里有一个受伤的小孩,于是留下了一名队员照看他。他们还发现在一辆严重毁坏的小车前有一大块金属碎块,后来证实是装炸药的那辆卡车的后轴。在继续往东行进的途中,他们遇到了不下40名受伤的人。他们将这些伤员引导到了设在第5大街和哈德孙路交叉口的集中点。
  当队员们接近穆拉大厦时,他们受命扑救大厦北面空地上着火的汽车。他们在第1消防车和位于第5大街与哈威路交叉口的一个消防栓之间铺设了一条供水线,然后开始组织一条灭火水带线。但是,他们马上又被命令去水利大楼进行搜索救援行动。与此同时,俄克拉荷马市消防局长命令第6消防车从东边扑救着火的汽车。
  4.1.4 第5危险品救援车和第5消防车
  第5危险品救援车接到报警后经百老汇街达到第5大街。它在行驶中绕过了路上一块体积很大的金属物,事后证明是汽车炸弹的前轴残骸。当他们到达爆炸现场后,立即留下几名队员,在第5消防车的队员协助下,开始对不同程度的伤员进行急救处置和现场抢救。
  另几名队员则进入了穆拉大厦的地下室,那里因水管破裂而灌满了水,而且很多地方还悬挂着带电的电线。队员们从地下室救出了一名伤员。这时,他们遇到一名警察抱着一个小孩请求帮助,于是两名消防队员将这个小孩送到了大厦南侧鲁宾生路的一个急救点,然后回到地下室并发现电源和水源都已被关闭了。他们又到大厦南侧的楼内,帮助两名伤员从一个倒塌的地方逃脱出来。这两名伤员被放上担架由志愿者组成的“人链”传递出楼外、。
  4.1.5 第5云梯车
  第5云梯车与第5消防车.一起沿鲁宾生路往南,在第6大街与鲁宾生路的交叉口停下来。他们沿途也遇到了一些受伤的人,但都是一些轻伤员,就未停留,直接到达了爆炸现场。第5云梯车到达现场后,受命参加穆拉大厦地下室的救援行动。但当队员们来到大厦外面时,他们又接到命令去救治一个从楼内抬出的伤员。
  队员们还接到命令将云梯车开到大厦边,以便云梯和发动机能发挥作用。但当该车的指挥员返回到车前,他发现车子已被几个急救小组围住无法移动了。他最终将车子移到大厦东北角离爆炸弹坑约20至30英尺的地方,并升起了梯子,很快将大厦六楼上的3名被困者救了下来。
  4.1.6 第18消防班
  第18消防班本来被指定到第1消防站内集结,但很快便被转调到现场指挥部所在的第6大街与哈德孙路交叉口,并被指示去帮助穆拉大厦西南角急救点的抢救伤员工作。当他们到达那里以后,发现那里的人手已足够了,于是又被派遣到大厦三楼。在三楼北侧,他们帮助第8云梯车的队员将一个压在废墟下的妇女救了出来。
  4.1.7 第4消防车和第4水罐车
  当爆炸发生时,第4消防车正在参加电台的一个广播节目。它自发地赶到了现场。而第4水罐车则是从第5消防站赶赴现场的。这两辆车均是从百老汇街倒车进入第5大街,停在基督教青年会东面靠近第5危险品救援车的地方,车头朝向穆拉大厦的一面。
  第4消防车的两名队员在途中停下,救护一位从大厦地下室抬出的重伤妇女。其他队员从无线电通信中听到有一名妇女被水困于大厦一楼某处,于是他们决定从东面进入大厦一楼。
  他们发现从破裂的水管涌出的水已淹到了一楼,而且天然气正从破裂的管道中泄漏出来,带电的电线和瓦砾到处都是。
  消防队员很快找到了那名被困妇女,并将她抬到前面提到的两名队员那里。其余四名消防队员又进入到地下室,发现了一位压在倒翻的办公桌下的妇女,他们解救了她,并用一个破办公桌的桌面作担架将她抬出楼外。
  这时,另外一些急救医护人员也赶到了现场。第4消防车的队员们又再次进入大厦,并在一楼东南侧发现了另一个躺在废墟下的妇女。这时,上面的一些瓦砾开始往下掉落,消防队员们担心这位妇女及他们自身的安全。一名队员将这位妇女背在肩上,大家一起寻找安全的通路撤离,并从大厦南侧一处出口撤出了大厦。
  他们对这名妇女进行了救治后,又从大厦的正门进入楼内,开始清理现场的瓦砾,并协助第7举高车的消防队员清理街上的瓦砾。第7举高车的消防队员在大厦北侧的街上升起了举高平台,使其达到了三楼。六名队员进入三楼开始了搜索;他们在三楼、四楼和五楼均未发现有人,于是下到了二楼,协助那里正在展开的救援行动。
  4.1.8 第21救援车
  第21救援车在听到爆炸声并从电视里看到发生了爆炸的报道后,自行赶到了现场。他们将车停在了雷金斯塔楼前,从西北侧进入了穆拉大厦。一名救援人员带着急救医疗器材留在了楼外,以便接应从楼内救出的伤员。
  进入楼内后,消防队员帮助一些市民将一位伤员救出,送到楼外,然后又进到楼内,在废墟之间向东搜索前进。他们以为自己是在地下室的一层,在大量的瓦砾和毁损的建筑结构中,他们行进得十分艰难。尽管如此,他们发现了在一块水泥板和办公家具下压着的一位妇女,马上把她救了出来,并给她进行了包扎,交给一个由大厦工作人员组成的自愿者小组抬出楼外。
  然后,他们协助来自第5消防站的消防队员将一名妇女从一个瓦砾堆下挖出。第5消防站的消防队员们在上面,他们在下面,一起努力,终于将这名妇女解救出来,并包扎固定在担架上。第10消防车的消防队员也帮助第21救援车的队员从大楼西北侧救出了几名伤员。
  4.1.9 第6举高车和第31消防车
  第6举高车的消防队员在期刊文献大楼进行了初步搜索,然后到街对面的一座楼里进行搜索,并发现了一处严重煤气泄漏。第7消防车也奉命对期刊文献大楼进行了搜索,他们接到报告说在大楼内某一层有人被困,但他们没有发现任何人。
  第6举高车的队员结束搜索后,奉命来到穆拉大厦南侧加入那里的救援行动。队员们进到大厦的货运电梯附近,花了45分钟寻找被困者。他们发现了许多遇难者的尸体和一名幸存者,并用手将这名幸存者以及受难者的尸体挖了出来。
  第31消防车的消防队员们也在穆拉大厦进行搜索。他们是在9点30分接到命令来到现场的,并被指定参加大厦一楼的救援行动。队员们从大厦东侧的楼梯间进入指定区域,并与其他救援人员一起展开搜索和营救行动,直至下午1点半。
  4.1.10 指挥员的反应
  爆炸发生时,当班的消防官员们正在第1消防站开会。听到爆炸声,他们马上跑到外面,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当他们看到巨大的烟尘夹杂着碎屑在市中心上空升起,未等任何报告就立即奔向他们的汽车或消防车。
  消防队长吉米·科纳是从第1消防站出发,并首批到达现场的消防官员之—。到达现场后,他被告知负责指挥哈威分队,他们在穆拉大厦的北侧展开救援行动。(街道名一开始被用来命名这些临时组成的救援分队。)科内里斯·杨少校被指定为现场救援总指挥,他本是穆拉大厦所在区域的第1区的代理区队长。
  科纳所关注的第一件事是控制穆拉大厦北侧停车场上的汽车火灾,他担心火灾会向北蔓延到期刊文献大楼,向西蔓延到安舍尼亚大楼。他命令第1消防车向后倒车驶近一个消防栓,铺设一条水带线,向火展开攻击;同时,第6消防车也从东面投入了灭火。
  在命令第1举高车去水利大楼援救受伤者后,科纳请求更多的举高车增援,然后,他命令第8举高车倒车驶近穆拉大厦,并将云梯升到三楼,消防队员在那里发现有四个人处于危险之中,将他们全部救出了大厦。
  科纳还命令第7登高车,利用它的登高平台,检查受损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由于无线电通信的音量太小,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不得不面对面地发出他的命令。
  基于下面两点原因,科纳让所有车辆都将车尾朝向穆拉大厦:一是便于更好地发挥随车装备的作用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云梯和登高平台;二是便于在需要紧急撤离现场时能快速反应。有些司机接受他的命令时有点不太情愿,因为地上的碎石块会将车胎扎破。但科纳让他们照他说的去做,车胎破了可以稍后再换。
  消防队长罗伯特·麦克马洪也到了现场,他最初得到的报告是发生了火灾并有人受伤。他几次要求调度室向他提供到场车辆的名单,但他未能得到。
  麦克马洪从杨少校那里接过现场救援总指挥权,开始组织现场指挥部,指派有关人员分别负责现场的安全、计划、后勤及急救工作,并指定杨少校负责具体的救援行动。这时他和杨少校是在位于水利大楼前他们各自的汽车旁进行指挥的。
  麦克马洪断定消防队的所有第一出动车辆都已到场,但他不知它们都在干什么。第一级备勤后援队并未建立起来。(第一级备勤后援队是指奉命移到现场附近消防站内备勤,随时准备增援的消防车辆。)没有消防车等待命令。在麦克马洪到场之前,现场指挥员已经请求第三、第四出动的车辆增援。不久,盖力·马斯队长请求全面出动,这意味着所有正在当班和下班了的人员和车辆全都到达现场。
  约翰·毛德队长直接来到现场指挥部报到,并受命协助杨少校负责具体救援行动的指挥。注意到装在车上的计算机移动数据传输装置没有列出到场车辆的情况,他用移动电话给调度室打电话,结果发现电话占线。于是他又用第二频道要通调度室,得到了派出车辆名单。在大约9点15分,毛德和杨转到编号为604的指挥车上,因为毛德对这辆车更熟悉,它上面有一块显示牌,列有全市所有消防与救援车辆的实力情况。这台指挥车成了现场总指挥部救援行动指挥组的大本营。
  毛德基本上作为杨的助手负责指挥协调各消防车班组的行动,而杨则负责救援指挥组与总指挥部其他功能小组之间的协调。
  4.2 第一次大撤离
  在上午10点30分的时候,有人报告发现了另一个爆炸装置,救援人员不得不全部撤离现场。这次撤退行动给了消防队一个重新组织队伍和搬迁指挥部的机会。麦克马洪总指挥对现场的力量进行了重新估计,并为下一步行动制定了计划。
  所有车辆接到命令撤到第10大街和哈威路的交叉口待命。并在那里组织一个新的现场指挥部。撤退进行得非常困难,并使正在大厦进行救援行动的消防队员在感情上很难接受。他们许多人都正在救助压在废墟下的被困者,而此时不得不将这些被困者留在危险的现场。例如,在接到撤退命令时,第18救援车和第8举高车的队员们正使用液压千斤顶,顶起—块很大的压在一位妇女腿上的水泥块,他们已干了近30分钟。幸运的是,他们终于在最后一刻将她从水泥板下解脱了出来,并背着她一起撤出了大厦。第21救援车与来自第5、8和10消防车的队员们却没那么走运,他们当时正在进行一项需要耗费时间的挖掘行动,接到命令后,他们只好极不情愿地离开废墟下尚未救出的被困者,撤出大厦。
  在第10大街和哈威路组织一个新指挥部的任务落到了杰克尔·爱得姆逊的身上。他来到那里后,指定了几位警察和消防队员协助他。当撤离现场的人员车辆陆续到达时,他命令不随车的消防队员在西北角集结,警察在东南角集结,新闻媒介在西南角,市民在东北角,消防车辆则沿朝北的街道东面一侧集中。
  在集结过程中,最高指挥层又决定将新指挥部移到第8大街与哈威路的交叉口。这一行动效果很好,因为这样就使待命的人员车辆与现场指挥部保持了一段距离。在第10大街路口,集结的人员车辆太多,较难建立起指挥部。
  重型车辆公司、煤气与电力公司、天然气公司、供水公司、街道维护公司等单位的人员车辆也来到第10大街集中,包括一些大型吊车。集结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沿第10大街一直延伸到哈得逊路口。
  当穆拉大厦现场发出了危险解除、可以重新进入的信号,各种车辆和非随车人员依次进入现场,继续进行搜索和救援行动。大约25名俄市消防局的人员按其特长组成了挖掘、绳索、搜索和救援小组。其中一个组由第7举高车运到了穆拉大厦的楼顶,从上至下开始清走玻璃和其他危险的悬挂物。另有一个组进人大厦北侧,在二楼展开了搜索和救援行动。警犬小组也派往了这个区域,寻找确定被困者和死难者的位置。死难者的遗体后来被装入尸体袋,搬到大厦外北侧街上,由医务人员进行检查。
  上午10点30分的第一次撤退以后,第5消防车的队员被指派到大厦西面二楼的“大坑”。第5举高车奉命在大厦东北角升起云梯,并搜索了那里的区域,帮助联邦调查局的人拍摄现场的照片。下午1点30分,又有人报告发现可疑爆炸物,队员们再次撤离了现场,并在警报解除后回来。第5消防车和第5云梯车于晚上8点回到消防站休整。
  第7云梯车、第8消防车和第8云梯车被分在一个组,并再次被指派到穆拉大厦西北角。它们的任务是继续调查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并用登高平台运送救援人员到大厦的上面几层。在行动过程中,他们还奉命负责大厦现场的安全,让所有非消防人员离开大厦。他们发现约三十来人在二楼废墟中挖掘,便请这些人离开,并派消防人员替换了他们。
  第7云梯车的消防队员在这里干到下午1点30分,这时发生了第二次大撤离。撤离前,他们检查了几个他们曾送进消防人员的楼层,确定无人以后撤离丁现场,并将车撤到了雷金斯大楼前。第二次警报解除后,他们回到原位,一直干到下午4点,才接到命令停止工作进行休整。
  4.3 第一次大撤离后的现场指挥员们
  上午10点30分,全体人员撤离现场的警报发出后,在现场的各级消防指挥员都来到现场临时指挥部集中。他们制定了一个对现场加强管理的方案。警报解除后,消防队长科纳继续担负现场总指挥,他在另一名消防队长维农的协助下,建立了一个现场工作人员的组织方案,以便明确每个人的责任。
  这一方案由消防队长莫得在另一名消防官员的协助下负责实施,他们将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每12人分为一组,由一名指挥员带领,并配一个无线电对讲机。
  在大厦的北侧,泰勒少校也在试图加强对现场救援人员和自愿者工作的协调,但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在现场参加救援的人太多,并且大厦北侧可以进入大厦内的缺口也很大。
  下午1点30分,有人报告又发现了—个被怀疑为爆炸装置的物件,于是全体人员再次撒出现场。该物件被拖到偏僻的空旷地引爆。在这次撤离后,莫得队长、泰勒少校和几名警察在大厦南侧封闭了几处入口,对现场实施控制。
  爱德姆逊队长在另一名消防官员的协助下,对现场进行了区域划分,将大厦内外分成若干区域,以避免混乱。下午3点,他接替科纳担任现场总指挥。在对现场情况进行了估计以后,他认为现场工作的救援人员力量已经足够,于是要求一些没有直接参加救援行动的人员离开现场,并将指挥部移到了大厦西头一处没有危险的平台上。
  4.4 急救医疗行动
  在消防人员对爆炸事件作出反应的同时,急救医疗局也迅速做出了反应。急救医疗局平时的工作任务是为俄克拉荷马市和附近几个城市提供救护车服务。尽管爆炸使电话线路很难接通,但急救医疗局很快派出7辆救护车和2名急救医疗官员赶到了现场。
  当急救医疗局的工作人员得知了发生爆炸的情况以后,所有单位都将无线通信设备转换到紧急事故频率,以保障通信畅通。急救医疗局的调度中心也使用紧急频率与各医院联络。赶到现场的两名急救医疗官在车上都有通信指挥设备,最初的方案是留一人在现场指挥部,另一个人则留在临时急救点。由于需要救治的受伤者太多,他们在第10大街与罗宾生路的交叉口、第5大街与哈威路交叉口设立了两个急救点。
  9点17分,急救医疗局下令所有未当班的工作人员立即放弃休息,赶往现场。9点25分,该局向邻近地区急救医疗单位请求救护车增援。9点40分,急救医疗局长彼得·麦尼格斯要求灾害紧急医疗队支援。
  9点27分,急救医疗局的救护车开始将伤员从现场运向医院。但当时通信中心仍不知道各医院现有空病床的数量。9点51分,开始收到一些医院床位情况的报告。10点零5分,所有现场急救点的伤员被全部转运去医院。
  10点30分之前,现场急救点上的伤员已全部送往医院,所以当现场传来发现可疑爆炸装置的警报而进行大撤离时,仅剩下现场急救医务人员需要撤离。志愿人员在第5大街和百老汇路交叉口西北角和另外几处自发地建立了几个急救点。但是,除了百老汇路口那个急救点以外,现场急救指挥官并不知道尚有其他自发建立的急救点。这些急救点也未与现场急救指挥官和现场救援总指挥部取得联系,所以指挥部并不知道这些急救点上有多少伤员,也未能给他们调拨交通工具。
  现场急救指挥官一度数次转移他的急救指挥位置,最后移到了第5大街和哈里逊路的东北角。10点50分,在第5大街和俄克拉何马路与哈里逊路之间建立了一个现场临时医院。现场急救点也几次变换了位置。10点54分,进行了一次现场急救力量的统计和检查,才确定了各急救点的位置和人员情况。此后,两辆救护车被指定在穆拉大厦东北角待命,专门负责将从大厦里救出来的伤员送往位于第5大街的现场临时医院。陆续赶到现场的医生和护士也都派到临时医院,使这里一度有10名医生、20名护士和一些辅助人员。但当建立临时医院的各项工作全部完成以后,对大厦及附近现场初步的搜索和营救工作也基本结束了,大量的伤员已被救出。消防救援人员开始寻找和营救被压在废墟下面的受难者,从现场送出的伤员数量已大大减少。
  根据上午11点50分的记录,当时现场有31辆救护车、4辆大轿车和8辆辅助车辆。这8辆辅助车辆上也有一些急救器材和设备,被用来运送伤势较轻的人去医院。
  因为消防救援人员从废墟底下往外救人所需的时间较长,从现场送出的伤员逐渐减少,到下午1点,许多现场急救人员开始返回医院或回家休息。现场只留下了一些主要工作人员。至1点44分,现场临时医院也解散了。
  4.5圣安东尼医院
  圣安东尼医院是离爆炸现场最近的医院之—,这里的工作人员也和市内的其他人一样听到了爆炸声。他们虽然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故,但他们预料到马上就会有大批伤员送来,院方立即通知急救室做好准备。
  第一位伤员于9点零8分由一位警察送来,另一些伤员也陆续由一些私家车送到。第一辆救护车于9点18分送来几位伤员。
  一开始,急救工作在急救室里进行。但不久后大批伤员开始抵达,这些基本上都是些受轻伤的。为了在急救室留出地方抢救后来的重伤员,医院决定在与急救室邻近的门诊部开辟一个急救区对这些轻伤员进行救治。
  约9点30分,负责急救的医生托马斯·科尼格大夫让人在医院门前的路上设立了接应组,以避免急救室和门诊部可能出现的拥挤。当伤员被车送到后,接应组先对伤员的伤势进行检查判断,然后根据伤势将他们送往不同诊区。重伤员被送到急救室,一般伤员被送往门诊部。当急救室床位满员以后,重伤员被送到了急救室楼上的特护室。
  在医院当班的和已下班回家的医护人员都赶来参加急救行动,科尼格留大夫还从在医院外面协助急救工作的人群中选出有能力的志愿者加入医院里的工作,所以,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医院没有感觉到人手不够。
  据科尼格留大夫说,当一位伤员接受了检查以后,—位大夫就会被指定负责这位伤员的救治。与正常情况下不同的是,在伤员接受详细检查、诊断和救治的全部过程,这位大夫将始终跟着这位伤员,即使转去做X光检查等,也由这位大夫跟在一起。正因为采取了这样的做法,没有出现伤员等候治疗的情况。但有不少眼部受伤的人,因为没有足够的眼科大夫.所以被集中在一个地方等候。
  通信是医院在急救行动初期遇到的一个问题。事件发生后,医院想接通急救医疗局的电话,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急救医疗局的通信系统已转换到了紧急灾害频率上。尽管如此,这并没给医院造成多大困难.因为急救医疗局总部就在医院对面,他们派了人去,很快就联系上了。另外,医院内部的电话通信也很快就超负荷了,他们只好使用保安人员的对讲机和派人面对面地传递信息。
  在急救行动中,后勤供应基本上满足了需要。虽然也曾经一度出现了纱布、缝合线等材料库存不足的情况,但院方马上与供应商取得联系,所需材料很快就送到了。
  许多志愿者自发地来到了医院帮助工作,人数之多以致医院无法容纳了。新闻媒介向公众发出了献血的呼吁,但错误的号召人们到医院献血。实际上,献血应到献血站,而不是医院。这一错误引起了一些献血者不满意,因为他们很想尽快地献血救人。同时,数百个电话从全国各地打来,表示愿意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
  4.6联邦机构的反应
  美国联邦紧急管理局在1989年的HurricaneHugo和LomaPrieta地震以后,制定了一项被称为“城市抢险与救援行动”(USAR)的计划。这项计划的宗旨是在发生重大灾害事件时,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救援现场提供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抢险救援力量。这一计划目前包括位于全国各地的26个抢险救援队;每个抢险救援队由62名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分成4个专业组:搜索组、救援组、医疗组和技术组。每个抢险救援队都是一支独立的救援力量,可以在接到通知后6小时以内集合起全体人员和装备赶赴灾害现场。
  在4个专业组中,搜索组的责任是寻找被困人员,他们有各种先进的搜索设备和搜索犬。救援组的责任是解救被搜索组找到的被困者,它的成员在许多方面受过专门训练,例如打斜撑、使用绳索、在窄狭的空间活动等。医疗组由医生和护理人员组成,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本队的救援队员提供医务方面的支持,而不是救治被困者。技术组是个较庞杂的小组,其成员包括结构工程、危险物品、后勤、通信以及现场记录等方面的专家。每个抢险救援队都有一套可使它们在灾害现场维持联系工作72小时的标准装备,包括发动机、切
割钢筋水泥的工具、液压起重装置、绳索、各类手动工具、手推车、照明及通信器材等,另外还有帐篷、食物、水和睡袋等生活用品可以使队员们在72小时内不需要补给。
  俄克拉荷马市大爆炸发生不到两小时,联邦紧急管理局就通知了基地在凤凰城和萨克拉门托的两支城市抢险救援队,这两支抢险救援队于是开始集合人员和装备,进行出发前的准备。
  凤凰城的抢险救援队派了首批4位专家乘民航班机来到俄克拉荷马市,协调随后到达的救援队与俄市消防队的配合问题。他们于下午6点30分到达现场,与现场总指挥见面后,即开始进行准备工作。
  联邦紧急管理局还派遣了一个事件支援小组来到现场,这个小组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抢险救援专家组成,负责协助俄市消防局对城市抢险救援队进行协调。这些专家分别来自消防部门、州政府部门及其他机构,他们知道联邦政府方面有些什么资源可以利用。事件支援小组是按标准的紧急事故指挥系统形式组建而成的,由一名组长负责领导,设立了行动、计划、后勤和财务等4个职能组,这种模式在美国森林消防方面运用得非常成功。
  当事件支援小组到达俄克拉荷马市爆炸现场后,立即建立了12小时轮班工作制。小组的组长是加州紧急服务办公室副主任马克·吉拉杜西。他于星期四凌晨1点到达现场。另外,来自费尔法斯县的消防大队长麦克·唐米罗为副组长,负责夜间行动;来自纽市消防局的消防大队长罗伊·汤尼负责外围行动,来自圣莫尼卡消防局的吉米·霍恩负责内部救援行动。其他还有一些专家各自负责一方面的事务。他们到达现场后,先用了约45分钟的时间,对进行中的救援行动做了现场考察,然后与当时担任现场总指挥的莫斯队长研究了下一步的救援方案,并随后做出了一些新的安排。
  这些新的安排包括在现场四周建立起围栏,停止在废墟上使用重型机械,将设备维修区移到更远一点的地方,将总指挥部移至大厦内的货物入口大堂,以及建立一个后备支援区等。
  一个由俄市消防局和事件支援小组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对大厦的现状做了一次全面调查,以确定建筑结构受损的严重程度。事件支援小组认为救援行动将需时较长、难度很大,将会需要更多的城市抢险救援队的力量增援。
  陆续赶到现场的城市抢险救援队在现场展开了紧张的工作。最多的时候曾一度有6支抢险救援队同时在现场工作。按照城市抢险救援计划传统的工作方式,一般是先投入一半的队员参加救援工作,而另一半队员则在12小时以后接替前面队员的工作。但由于现场人手紧张,遂决定先期到达的抢险救援队全部人力投入救援行动,12小时后再由后来的其他抢险救援队将他们全部替换下来。
  事件支援小组的成员在救援行动的前几天极为紧张地工作着,绝大多数人到达现场后的36小时内仅睡了不到4个小时。他们负责着城市抢险救援队的调动、到达和任务分配,以及救援队与俄市消防人员的工作协调。当然,主持救援行动的还是俄克拉荷马市消防局。俄克拉荷马市附近的驻军也派遣了人员携带器材设备前来支援。一个空军基地调来了一批消防队员和装备,同时加强了基地自身的安全保卫,以防其安全受到威胁。该空军基地还是城市抢险救援队到达俄市的降落机场。救援队的人员、装备和物资的运输都是由美国空军负责提供的。
  联邦紧急管理局还从德克萨斯州的登同市调来了一个机动紧急反应小组,这个小组为现场通信提供了很大帮助。联邦紧急管理局拥有紧急状态下的物资征购权,这一点也起了很大作用,例如为城市抢险救援队调来所需的特殊设备,以及衣物、被褥和其他物资。
  4.7 建筑工程公司
  在为期16天的救援行动中,有许多建筑工程公司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行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要一一叙述每个公司和个人及他们所参与的工作是很困难的,但美国消防协会调查组采访了其中一些人,希望能了解这部分人员在救援中发挥的作用,并通过他们的经历对救援过程的一个侧面作进一步了解。接受采访的主要是波尔特建筑公司和联合钢铁公司的人员。
  波尔特建筑公司的总部在威斯康星州Appleton,但业务遍布全美国,并在俄克拉荷马市有几个建筑项目。联合钢铁公司则自1939年起便在在俄克拉荷马市注册,主要从事吊车和特种器材租赁、设备安装调试等。
  爆炸发生时,波尔特公司的一些经理人员正在离爆炸现场约7英里的公司办公室里。剧烈的爆炸使他们的办公楼也受到了震动,他们打开电视,很快就得知发生了什么。公司副总裁杰里·艾尼斯先生马上意识到爆炸现场会需要建筑工程设备,于是,他和属下的经理们一起开始与有关部门联系。当他们终于接通了俄克拉荷马县的行政司法长官办公室,那边告诉他们与现场直接联系。
  在与有关方面联系的同时,公司管理层开始调集可以开赴现场的设备和人员,并下令从邻近地区调来一台50吨的大吊车。公司的两名经理列克斯·佩尼和丹·金首先到达现场,现场指挥部委派他们负责协调随后陆续到达现场的建筑工程设备和工程人员。
  联合钢铁公司的总裁兰迪·苏底克听到爆炸声时,刚刚在他的办公室开完了一个会。他与属下的经理们立即跑到室外,看见天上升起的烟尘云,于是马上驾车向现场方向奔去。在接近现场的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些受伤的人,并停下来帮助他们。苏底克本以为发生了天然气爆炸或飞机坠落事件,此时才知道事件的原因可能是炸弹爆炸。他用手机与公司的设备调度员联系,得知公司已接到分别来自市消防局和警察局的电话,请求调集该公司的大型工程设备到现场支援。他们先后调集了5台50吨至185吨的吊车到现场,并另外调集了3台吊车在现场附近的指定地点待命。
  现场工程人员对穆拉大厦当时的结构稳定性十分担忧,经现场专家调查后,他们认为有几个地方必须立即加固。首先加固的是大厦南侧人口处,有几处被炸断的水泥顶制板悬吊在人口上方,对出入的人员构成很大威胁。之后,他们对大厦西北角进行了打斜撑加固,爆炸摧毁了那一区域的四根立柱中的三根,剩下的一根也严重受损。工程人员用直径为12英寸的40号钢管制成斜撑,对那根剩下的立柱进行了加固。
  第三项加固工作是在大厦中部被称为“大坑”的地方。这是爆炸现场的正面,因爆炸使整个这一面的建筑严重被毁,碎石块、碎水泥板堆起三、四层楼高,并且使一些立柱裸露出来,失去了楼板的水平支撑,从而变得很危险。这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工程人员一边清走碎石块,一边给立柱加水平支撑。用作水平支撑的钢管有的重量接近1吨,而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有的地方吊车不能达到,只好靠人力抬上去。联合钢铁公司的吊车被用来移走大块的水泥板,工作进行得艰难而充满风险。因为许多碎裂的水泥板相互交迭在一起,当其中一块被吊起时,很可能引起其他几块的塌落。
  吊车还被用来运送救援人员进入大厦内的一些地方。因为大厦北侧严重被毁,要进入一些地方不得不借助吊车,用吊篮将救援人员运过去。
  救援行动的头两天,来自各个建筑工程公司的人员和设备在相互协调方面感到有些困难。第三天开始情况有了好转。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城市抢险救援队专家和救援行动首席工程师大卫·哈姆得的指导和协调。这些专家和来自各建筑公司的工程人员配合得很好,他们常在一起讨论,互相交流信息,对某一个问题常常是在取得一致的理解以后再开展行动。参加救援的工程人员被分成两拨,12小时轮班工作。
  许多建筑公司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救援行动。他们感到,他们虽然是第一次与消防救援人员在一起工作,但彼此配合得很好,他们还感到,在救援行动中,参加救援的人员自身的安全受到了高度重视,自始至终没有出现救援人员严重受伤的情况,这是非常难得的。这么多人员和设备要协调地工作是一项难度很大的任务.但大家配合得很好。特别是联合钢铁公司的大吊车,它们相互挨得很近,增加了操作的难度,但由于操作人员都是在一起共事多年的同事,对各人的工作方式彼此熟悉,这使他们工作起来更加协调。
  对于波尔特公司来讲,也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行动。虽然所面临的情况十分特殊,但工程人员们逐渐适应了现场独特的工作环境,到后来,用艾尼斯副总裁的话说,在救援现场的工作也就和其他建筑工地的工作差不多了。
  4.8 俄克拉荷马饭店协会
  爆炸发生时,俄克拉何马饭店协会正在市里的麦瑞得会议中心举行年会和贸易展览会。会议是在星期二(即爆炸发生的前一天)开始的,与会的职业饭店经营者和供销商达12000多人,并有430多家公司参展。
  在爆炸发生几个小时之后,俄克拉荷马饭店协会决定中止会议,组织有关人员和单位为救援行动提供饮食。参展的供销商立即将它们带来展出的炉灶和冰箱等设备投入使用,本来为与会人员准备的食物也改为供应救援人员。协会还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与当地的食品供销商进行了联系。不久,成车的食品和原料运到了麦瑞得会议中心,陈列在此的冰箱也由会议中心接上电源,用来储存食品。这些冰箱一直使用到救援行动结束。志愿工作者在这里设立了一个设备齐全的厨房,在救援行动最初的48个小时里,供应了25000多人的饭菜。
  除了为现场救援人员供应餐饮以外,协会还在联合陕递服务公司的帮助下,给与救援行动有关的一些地点供应饮食。联合快递公司提供了运送车辆和司机,这些车辆和司机有便于识别的特殊标记,为其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快速出入受到安全管制的各工作场所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协会为救援人员供应了10天的餐饮,后来美国红十字会接替了他们的工作。在这10天里,他们每天24小时供应饮食,按8小时轮班工作,每班要供应大约3200至4000份饭菜。
  4.9 慈善机构
  慈善机构参与了与救援行动有关的许多方面工作,包括提供食品衣物等援助和帮助受难者家庭等。
  美国红十字会在爆炸发生后马上派人到了现场。它的救灾行动小组为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且约有25人进人大厦参与了营救行动。另有一些人为现场救援人员提供饮料和食品。此外,红十字会总部还负责协调和管理自发地前来帮助工作的志愿者,仅在爆炸发生后的当天就有2200人在那里进行了登记。
  许多人以提供捐助的形式为救援行动提供帮助。媒介也发出了募捐的呼吁。据红十字会的人士说,公众的反应十分迅速和强烈,捐助物品一度多得难以管理。
  4月22日星期六,红十字会的现场工作地点移到了穆拉大厦附近的一座空建筑物里,并在这里一直工作到6月21日。爆炸发生的第10天红十字会接替俄克拉荷马饭店协会,为救援人员供应饮食。
  据红十字会估计,有1088名红十字会人士对20000多人进行了心理安抚;有9500多志愿者和红十字会人士参加了救援行动和以后的恢复工作。
  4.10 新闻媒体
  为了了解新闻媒体在这次事件中所发挥的作用,美国消防协会调查组采访了当地几家电视台和报社及一家全国性的新闻机构。虽然,被采访的人员和单位并不能代表参与事件报道的全部新闻机构,但从他们的讲话也还是能反映出在这样的重大事件中新闻媒体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能起到的作用。
  当地电视台和城里许多人—样,从爆炸的巨响中意识到发生了重大事故。几个新闻采访组当时正在市内采访摄制其他的新闻,另有一位记者正在市警察局,听到爆炸后立即赶往现场,并沿途在车里用移动电话作了报告。一个电视台新闻摄制组刚完成了一项拍摄任务返回台里,听到爆炸后也立即奔赴现场,摄影师还用摄像机从车窗里拍下了沿途看到的一些情景。一家电视台有一部安装在天线塔上用于拍摄气象情况的摄像机,他们马上将它转向了市中心的方向,并拍到了爆炸现场上方的烟云。救援行动刚刚开始的阶段,所有新闻图像和报道都来自当地的新闻机构,但全国性的新闻机构很快就派来了各自的队伍,向全国报道这一重大事件。
  事实上,从各地陆续赶来的新闻人员很快就云集现场。许多新闻机构认为必须派遣它们自己的人到现场去,向它们的观众或读者报道第一手的新闻。在这些新闻人员中还包括不少从国外新闻机构来的。为了安置这些新闻人员和他们带来的器材,在离现场不远的一个停车场辟出了一块地方。所有的新闻人员和器材都被集中在这里,其中有许多人带来了卫星通信设备,也在这里架设起来,最多的时候这里一度集中了48辆卫星转播车。
  对于这样的重大事件,官方应该为新闻媒体的卫星电视转播车提供一个地方,即离现场足够近,便于新闻人员进行现场拍摄,但不妨碍现场救援行动。俄克拉荷马市官方觉得,在这次事件中,救援工作者和新闻媒介合作得比较好,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指定了一名专职的新闻发言人,定时向新闻媒体发布信息。还有一点值得庆幸,那就是俄市消防局和警察局的公共关系官员因在以往的事件中与当地媒介已建立了一定的关系,彼此比较熟悉。爆炸发生后,市消防局成了新闻媒介的第一消息来源,其公共关系官员约翰·汉逊先生定时向媒介发布最新消息。绝大多数记者都认为汉逊工作得很出色。除定时发布消息以外,汉逊或其他官方机构的发言人还能在接到通知后很快就准备妥当,接受电视台的现场电视采访,这一点为电视台进行现场新闻直播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虽然现场救援指挥部定时发布信息,但他们发布信息的时间往往并不一定是电视台播发新闻的时间。为使各电视台在播发新闻时能得到救援行动的最新进展,有人建议应设立一个现场新闻中心,这样电视台在播发新闻前能来此了解最新的情况。
  由于对进入现场实行了较严的控制,电视记者拍到的现场画面较少。虽然记者们能够理解现场控制的必要性,但由于缺少画面,没有视觉效果,电视新闻报道就难免有些令人不满意。有些记者只好在离现场较远的一些制高点架起带长焦镜头的摄像机,希望能拍摄到一些现场情况。后来,联邦紧急管理局开始提供一些由城市抢险救援队工作人员拍摄的一些录像。
  由于这么多的新闻机构需要向其本部传送信息,通信线路曾一度变得拥挤不堪。有一家当地电视台在现场设立了一个小型的音像编辑室,当场进行编辑制作。这一办法后来被很多电视台采用,他们将设备集中起来,联合设立一个颇具规模的编辑室。这个编辑室一度拥有25台编辑设备。
  新闻媒介与现场救援方面也有些较特别的合作,例如现场救援指挥部人员利用电视台的记者所带来的设备拍摄现场情况,以了解当时的确切情形。消防局一度需要从高空观察现场,便请新闻媒介的一架直升飞机予以协助,从高空拍摄了现场的画面。事实上,在爆炸发生后十分钟,就对现场上空实行了空中管制。这架直升飞机也正好借此机会拍到了具有新闻价值的现场画面。
  城市抢险救援队的一个小组带来了它的录像设备和人员。本来摄制现场录像并非城市抢险救援队的常规工作,他们的本意原是要拍摄其工作人员的救援过程。但事实证明,这个小组所摄制的录像对事件的新闻发布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将所拍下的部分录像提供给电视台,弥补了电视记者无法拍到现场救援情况的不足,为电视新闻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紧急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救援部门常常没有意识到新闻媒介也是紧急事件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克拉荷马爆炸事件反映出,救援当局与新闻媒介的合作,对事件处理的顺利进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救援当局与新闻媒介的合作,对满足公众以及新闻媒介本身的需要有很大好处;同时,新闻媒介在必要的时候也能在多方面给予救援当局许多帮助。

  5.0 第二天至第十六天的救援行动

  5.1 第二天,1995年4月20日,星期四
  爆炸发生后的第二天,来自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资源已到达现场。俄克拉荷马市消防局将外地派来增援的消防队员和本市的消防队员—起编成小组,负责清理现场的瓦砾。事实上,由于前来增援的人越来越多,以致给现场管理带来了困难。
  联邦机构派来的增援力量,特别是城市抢险救援队,也已纷纷到达了现场。按照城市抢险救援队的传统工作方式,往往将其人员分为两拨,12小时轮班工作。然而在这次事件中,先期到达的城市抢险救援队根据现场情况决定,将其全部人马投入工作,直至另一支从别的地方赶来的城市搜索与救援队在12小时后接替他们。之后的工作一直是按每12个小时轮班的形式进行,直到第16天整个救援工作结束。
  因为这次事件的严重程度,联邦紧急管理局第一批派出了6支城市抢险救援队,它们分别来自凤凰城、萨克拉门托,纽约、洛杉矶等地。来自凤凰城的救援队最先到达现场,到达的时间是星期四凌晨。来自萨克拉门托的那一支救援队则于早晨6点到达,是到达现场的第一支城市抢险救援队。他们都立即投入了救援行动。
  更多的器材设备和物资也从各方面汇集起来,许多机构和个人纷纷向救援工作提供人力物力方面的援助。有些建筑公司提供了大吊车等大型工程设备,有的机构和公司腾出了办公室给救援人员作休息的宿舍,有的为救援人员提供食物和饮料,也有不少人前来捐赠衣物和药品。最有意思的是,还有些人牵来了他们的宠物狗,让它们给正在休息的消防队员带来点乐趣以缓解精神压力。
  美国消防协会调查组是这天上午8点半到达现场的,他们协助俄克拉荷马市消防局进行一些文字记录工作方面的工作,并在现场连续工作了13天。
  美国陆军工兵部也派了两个救援组和两位建筑结构工程师来到现场。这两个救援组带来了可从废墟下发现生存者的声纳设备,而两名结构工程师则加入了现场工程专家组的工作,参与大厦残余结构的稳定性评估和技术处理方案设计。
  下午2点30分,第三支城市抢险救援队到达现场。1小时后,来自纽约的城市抢险救援队也赶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场的救援工作逐渐变得更加有组织了。美国陆军工兵部救援组的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测绘,并以残余建筑的立柱为标志,对大厦现场进行了分区,每个分区都给予了一个代号。整个大厦分为了东、中、西三个区。对一些特别的地方也给予了特定的名称,例如大厦正面原托儿所的下方被叫着“大坑”,一块悬吊在八、九楼之间的重35000磅的巨大钢筋水泥板被称为“地狱的楼板”。
  这一块“地狱的楼板”对在其下方开展救援行动的人员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但无论是把它拆除,还是予以固定,都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在以后的几天里,它给参加救援的工程专家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救援行动中有好几位来自城市抢险救援队和陆军工兵部门的工程专家担负了很重要的角色,这种情况在救援历史上恐怕还是第一次。
  5.2 第三天,1995年4月21日,星期五
  从现场搬走碎石瓦砾的工作要求的劳动强度非常大,许多工作只能靠人力来完成,有些地方的瓦砾被用独轮手推车或大桶运走,有的地方则要靠人们排成一行,一块一块地往外传。
  所有从大厦里清理出来的瓦砾和垃圾都要经过司法人员的两次检查,一次是在现场,一次是在车将这些垃圾运到—个院子里以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收集罪证和筛选出有价值的个人财物。
  这一天的早晨7点,洛杉矶来的城市抢险救援队进入现场开始工作。他们直到晚上7点才离开岗位。他们对穆拉大厦的每一层和期刊文献大楼北面进行了一次搜索。几名队员还帮助联邦调查局的人员对几辆汽车进行了拆卸,以收集罪证。
  俄克拉荷马市消防局在下午召开了一次有联邦紧急事件管理局、美国消防协会和其他方面参加的会议,研究救援资源管理的问题。会议认为,救援行动所需的时间还较长,所以,俄市消防局决定请求设在爱达荷州的全国跨部门协调中心派遣一个小组,来现场协助资源管理和救援过程的文字记录工作。
  在这一天,在穆拉大厦北边的安舍尼亚大楼餐厅里又发现了4具尸体。时至晚上7点,仍有大约62人失踪。
  入夜以后,天气情况恶化,变得风雨交加,并夹带着冰雹。恶劣的天气在星期六凌晨使救援行动不得不停止下来,因为风速到达了每小时35英里,大风使一些残碎的石块松落下来,对在下面工作的救援人员造成了威胁。此外,大厦东墙本已因失去了大部分水平支撑而变得不稳定,在大风下更增加了倒塌的可能。
  5.3 第四天,1995年4月22日,星期六
  进入第四天以后,救援工作开始有规律起来。每天上午7点和晚上7点举行两次新闻发布,由参与救援行动的主要单位和司法机构的代表出席。
  事件支援组的计划人员每天两次将他们制定的救援行动计划分发给负责救援指挥的人员。计划的内容包括最新情况通报、下一步的目标、现场安全问题、天气预报、建筑示意图和其他有关数据,对参与救援行动各单位掌握准确一致的信息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救援人员的饮食质量存在一定问题,救援领导小组决定救援人员的饭菜全部由俄克拉荷马饭店协会统—供应。前两天,有些救援人员因吃了搁置时间过长或不卫生的食物而生病。俄克拉荷马饭店协会设在MYRIAD会议中心,绝大多数外地来的救援人员都在那里宿营,因此就餐很方便。送往救援现场和其他一些工作场点的饭菜则由UPS公司运送,它的车辆和司机的工作服上都有易于辨认的特殊标志,简化了他们进入现场的安全检查。
  恶劣的天气条件再次给救援行动造成了困难。最高气温只有华氏温度48度,比平时的正常气温低了17度。凌晨4点30分的一场雷雨使救援行动不得不再次停下来。
  下大雨时,正在穆拉大厦一楼工作的一个救援小组发现一根承重的梁下沉了6英寸,他们立即进行了加固,以防它继续下沉。他们又对出人通道进行了两次检查,确认畅通并容易辨认,在紧急撤离的时候不致迷路。
  全国跨部门协调中心派来的工作组达到现场,在MYRIAD会议中心的-4'大房间里设立起了一个工作机构。参与救援行动的各单位派代表参加了现场协调中心的工作,中心下设新闻、后勤、计划、行动等分部。联邦紧急事件管理局为中心安装了有线电话,并安装了一台直通华盛顿的电视电话,使现场协调中心人员每日可与华盛顿举行两次电话会议。
  5.4 第五天,1995年4月23日,星期天
  凌晨2点,由于二楼的楼板出现了裂痕和下沉,救援行动再次停止下来。直到对有关地方进行了加固以后,救援行动才得以恢复。
  上午,救援指挥人员开会讨论了处理悬吊着的那些大块水泥板的问题。下午1点,来自萨克拉门托的城市抢险救援队员结束了他们在现场的最后工作,准备离开俄克拉荷马回家了。另二支来自费尔菲斯的救援队则于下午4点30分到达了俄克拉荷马市现场开始工作。
  晚上,俄市消防局长与事件支援组和消防局的有关人员开了一个会,讨论在交接班的时候保持工作连续性的问题。会后,他们建立了—些工作程序,保证在交接班时下一班的指挥员对工作计划和进展能够有详细的了解。另外,事件支援组又从外地调来了6名专家,对救援工作予以增援。
  救援人员曾一度在现场发现了一个看上去可疑的手提箱,联邦调查局的爆炸专家用X射线对其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它并非炸弹。
  5.5 第六天,1995年4月24日,星期一
  这一天,来自加利福尼亚州拉哈布拉市的消防队长麦克格罗狄受命负责指导现场救援工作。救援工作仍按12小时轮班工作.但时间上作了调整,第一班从上午8点至晚上8点,第二班则从晚上8点至早晨8点。这样可使各方面能更好地协调。
  清除悬吊着的大块水泥板和梁柱是救援人员的一项艰苦工作,常常需要将它们的连接处割断,然后用吊车将其吊走。这天早晨,救援人员试图用一台吊车将位于“大坑”的一根残断的横梁吊走,但是由于它太重。第一次尝试失败了。救援人员重新进行安排吊索后,总算将它吊走。
  爆炸使穆拉大厦的大多数承重立柱受到破坏,为保证现场救援人员的安全,需要在许多地方打撑。这也成了救援行动中的一项艰苦工作。用来作支撑的是方木和钢管。一楼有一个地方由于临时增加的支撑特别多,以致救援人员将这一片密集的柱子戏称为“森林”。下午又刮起了大风,有一段时间风力达到每小时50英里。救援行动不得不再次停止下来。
  来自凤凰城的城市抢险救援队在完成了他们的最后一个轮班以后,于晚上10点30分离开了俄克拉荷马市,结束了他们对这次救援行动的支援。俄克拉荷马州的州长基廷亲自道谢,感谢他们在救援行动中所作的努力。
  5.6 第七天,1995年4月25日,星期二
  这一天,分别来自纽约和弗吉尼亚的两支救援队结束了对这次救援行动的增援工作。另两支分别来自Menlo Park和Puget Sound的救援队来到了现场,接替他们的工作。
  5.7 第八天,1995年4月26日,星期三
  上午9点零2分,爆炸发生后一个星期,俄克拉荷马市全城默哀,对在事件中丧生的人表示哀悼。为了表示哀悼,人们还配戴黑纱,行驶的车辆都打开前车灯,并在现场周围设置了一些表示哀悼的标志。救援队员的饭桌上放着无数张小学生们给他们寄来的卡片。
  这天早晨,救援人员打开了从一楼到“大坑”的一条通道,使手推车可以进入,加快了清除垃圾的速度。下午,他们又在一处墙上开了一个洞,增加了一个通往“大坑”的入口。由于“大坑”里的一些残断的梁板和石块对在爆炸中遭损的立柱实际上起到了支撑的辅助作用,移走它们无疑使立柱失去了一些水平支撑,影响了“大坑”残余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这就增加了工作的危险性。
  下午的大风又使救援行动中断了约两个小时。由于东、西两面墙体失去了绝大部分楼板的水平支撑,变得很不稳定,救援人员担心它们会在大风的作用下倒塌。晚上,一位对大厦进行监测的结构工程师曾观察到一块不稳定的大水泥板发生了移动,救援人员一度再次紧急撤离了现场。
  5.8 第九天,1995年4月27日,星期四
  “大坑”的清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上层和外围的清理已基本完成,现场只剩地面层需要清理了。仍有相当数量的遇难人员失踪,据估计,绝大多数可能是被压在第16号立柱和第22号立柱之间的瓦砾下。
  当第22号立柱周围的垃圾终于被清走后,救援人员看到立柱及附近的结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于是不得不首先对它进行加固。加固工作由建筑公司的人员完成,他们使用了长度为两英尺的钢套管箍住立柱受损的地方,并往里面注入快干型的石灰浆,另外,还采取了用钢管打斜撑的方法。
  晚上8点,洛杉矶城市抢险救援队完成了最后一次的轮班工作,结束了他们在这次救援行动中的任务。
  5.9 第十天,1995年4月28日,星期五
  进入第十天,救援行动已成为了十分有组织的工作,现场人员已对那里的环境和工作的方式方法变得熟悉起来。参加行动的组织机构也逐渐开始形成—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
  5.10 第十一天,1995年4月29日,星期六
  大气开始好转,日平均气温达到华氏64度,工人们开始较多地使用大型工程设备,如吊车、独轮车、手推车等。这使得现场的清理工作加快了速度。
  5.11 第十二天,1995年4月30日,星期日
  来自费尔法斯和另外一个地方的两支救援队完成丁他们的工作,撤出了救援行动;一支新来的救援队接替了他们。
  救援行动在这一天正式由救援转成了灾后恢复。工作变得需要更加细心和仔细。在大量的瓦砾被清走后,大厦的结构变得更加不稳定。在现场的瓦砾堆下已不可能会再有生存者了,因此,可以更多地使用重型工程设备来进行清理和搬运。
  爆炸的弹坑已被用砂土填上,以便吊车等设备可以更好地接近现场。一辆翻斗卡车在倾倒泥沙的时候不幸翻车,并倒在了一台吊车上,差点撞到了吊车司机。虽然造成了一些惊恐,但幸好无人在事故中受伤。
  根据俄克拉荷马市消防局的要求,美国消防协会的艾德·卡米欧和约·琼斯,还有美国国家消防学院的休·伍德开始采访在爆炸发生后最先到达现场的消防队员和指挥官们,将他们对当时情形的回忆记录下来,并根据他们的记忆了解他们在事发后12小时内所开展的救援行动。
  晚上的大雨使救援行动中断了好几次。由于大厦残余建筑在风雨中可能出现倒塌的危险,包括事件支援组在内的所有人员都一度撤出了大厦。可能是受风力的作用,大厦东墙大约在三楼和四楼之间的一块花岗岩石板塌落下来,砸在了大厦旁一座平房的屋顶上。结构专家对墙体其他的花岗岩石板进行检查后提出了方案,拆走了一些石板,并对另一些进行了加固。悬吊在第八、九层之间的那块巨大的“地狱的楼板”由两名消防队员专门进行监测,以防出现危险,并且负责监测的消防队员每隔1小时换一次班,以保证他们不会因时间长而麻痹。
  5.12第十三日,1995年5月1日,星期一
  又有两支外地来的救援队完成了使命。在离开俄克拉荷马市前,受俄克拉荷马州州长的邀请,他们派代表访问了一些学校和在事件中受伤的伤员。因为现在可以使用更多的机械工程设备,减少了对救援人员人数的要求,救援队伍逐渐缩小。
  5.13 第十四天,1995年5月2日,星期二
  下午6点,负责救援行动现场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事件支援组(1ST)解散了,取代它的是一个新成立的技术咨询组(TAT)。
  5.14 第十五天,1995年5月3日,星期三
  技术咨询组开始协助俄克拉荷马市消防局工作。它由几位救援、安全、后勤、重型工程设备、医疗及建筑结构工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救援工作不再是24小时连续,下午6点即下班休息。
  5.15 第十六天,1995年5月4日,星期四
  这一天的任务是在下午6点以前找到所有尚未找到的遇难者尸体。但这一任务未能按时完成,于是,一些被选出的救援人员继续工作到深夜11点52分,仍有3位失踪人员的遗体尚未找到。但是,由于大厦残余部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已越来越差,救援行动再进行下去太危险了,于是救援指挥部宣布整个行动正式结束。
  剩下的工作就是准备将大厦残余建筑完全拆毁,寻找3位失踪人员遗体的工作将等到对大厦进行了定向爆破之后。救援人员将可能埋藏着这3具遗体的瓦砾堆喷涂上桔红色,以便在定向爆破以后能较容易发现这些地方。
  5.16 第十七天,1995年5月5日,星期五
  凌晨1点,在救援人员最后撤离现场前,所有在场人员举行了一个小型的纪念仪式。
  下午2点,在现场举行了一个由救援人员及其家属和事件遇难者家属参加的纪念仪式。仪式结束后,技术咨询组也解散了。
  1995年5月23日上午7点零1分,来自马里兰州一家定向爆破公司对穆拉大厦残余建筑实施了定向爆破。爆破用了150磅炸药。

  6.0 爆炸的特点分析

  汽车炸弹是一辆停放于靠近穆拉大厦北门街边上的货车,据估计,车内装有约4 800磅硝酸铵。爆炸以后,巨大的冲击波将穆拉大厦“提起”,使许多立柱、梁、楼板及其相互的连接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冲击波过去以后,重力的作用使很大部分建筑发生了毁灭性的倒塌。另外,爆炸力破坏了大厦北面一、二楼之间那四根暴露在外的立柱中的三根,以及大厦的玻璃幕墙。大厦从上至下,每一层楼大约都有占平面面积—半的楼板塌落,将许多当时在楼内的人埋在了瓦砾堆下。几座邻近的建筑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据估计,爆炸产生了一个约5000psi的冲击波。据美国地理勘测部门估计,若将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全部引向地面,其强度将相当于一次里氏4级地震。但由于爆炸的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向上方和四周释放了,冲击波的强度仅相当于里氏1级地震。
  爆炸的冲击波从爆炸的中心点呈发散型向外传播,直至遇到墙、天花板、地面等障碍物。当冲击波遇到障碍物后,就像水波遇到障碍物一样产生反射。压力损耗是距离的负三次方的函数(某处与爆炸点的距离若为另一处与爆炸点距离的两倍,则其受到的压力为另一处的八分之—。)基于所见到的破坏程度,这次爆炸被类定为NFPA921《火灾和爆炸调查指南》所描述的“严重损坏”。
  美国陆军工程兵部一位在评估爆炸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方面有经验的工程师说,尽管这次爆炸的直接压强约在4000psi至5000psi之间,但建筑的有些部位会受到所谓“反射压强”的作用。这种反射压强将产生在冲击波以大于每秒1100英尺的超音速传播的地方,其强度可达10000psi至12000psi。这样大的压强可将混凝土炸得粉碎,在穆拉大厦的废墟里就见到了这洋的情况。根据NFPA921,这样的反射作用可将冲击波放大到最初的八倍。
  在大厦三、四楼以上的地方,冲击波的速度大约没有超过音速,因此没有反射压强,所造成的破坏主要是冲击波的直接作用。
  在大厦的北面,四根裸露在建筑物外的立柱,仅编号为G12的那一根没有被炸断,但也在三层的高度有一处裂缝。它支撑着这一面残余建筑二至九层的全部重量。而在编号为F20和F22的立柱之间,二、三层的楼面被完全炸毁,这就意味着本来由二、三层楼板提供的水平支撑现在已经没有了;剩下这两根立柱,原本每隔13英尺就有楼板给以水平支撑,现在却从地面往上39英尺完全没有了水平支撑,有可能在垂直的重荷下弯曲倒塌。编号为F16和F18的立柱与第二层的横梁仅勉强连接着,使这一部分的水干支撑变得很弱。大厦的东面墙体也失去了许多的水平支撑。此外,不少残断的梁柱和楼板等被钢筋悬吊在半空,一些楼内的家具物品也岌岌可危地悬挂在爆炸后裸露出来的楼板边缘。
  爆炸造成的瓦砾堆相对来说密度很大,内部空间很少。大体上,爆炸“撕碎”了建筑物,产生无数小块的瓦砾,不像地震灾害后的废墟常常留下大块的瓦砾。大块的瓦砾堆下常有些较大的、可能留下生存者的空间。而这次爆炸所造成的对建筑的严重毁坏,使救援工作变得非常危险而极具挑战性。

  7.0 城市抢险救援队

  俄克拉荷马大爆炸的救援行动是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多地运用城市抢险救援队力量的救援行动。在此之前,加利福尼亚州曾在其灾害事件中大量地运用过本州内的救援队。在一些自然灾害中,也有选择地在全国范围内调动过一些救援队。然而这次事件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如此众多地从全国各地将救援队调集到一起,在一个事故现场工作。
  就救援队在过去几年所受到的训练和准备对付的灾难而言.这次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十分特别的。在救援队所受的训练中,最坏的情况是应付地震后许多人被压在倒塌的建筑下,而倒塌建筑也很多的情况。但在俄克拉荷马市,他们遇到的情况是,只有一座建筑倒塌,很多的伤员和被困者都在同一座倒塌的楼内。
  不过救援队员们所掌握的技术在这次行动中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提起和搬走大块破碎的建筑构件,破拆钢筋混凝土结构,给倒塌的建筑结构加固支撑——所有这些都是救援队所受训练的一部分,而这些技术在俄克拉荷马全都派上了用场。
  这次事件与以往的灾害事件相比,最不同一般的还是它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现场惨不忍睹的情形对人们情感上的冲击。救援现场的情况在世界范围内都被予以广泛报道。让人们在感情上难以接受的是,这次事件是发生在美国的心脏的一次恐怖爆炸事件,不仅造成150名成年人丧生,还夺走了19位儿童的生命。这些孩子的死,无疑是每一个与事件有关的人最难承受的痛苦。
  7.1 城市抢险救援队的起源和发展
  美国的城市抢险救援行动计划是在1989年的两次大灾难后发展起来的。这两次大灾难,一次是发生在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大地震,一次是发生在大地震同一时间内的席卷美国东南海岸的龙卷风。在这两次灾害以后,联邦政府意识到它需要一支具备特殊装备和技能、能够对发生城市环境中的大灾难事故作出快速反应的力量。联邦紧急管理局受命开始组建一支这样的力量。
  一些知名的专家被从全国各地召集到一起,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着手制定一项行动计划。因为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委员会的专家所代表的专业技术领域十分广泛。专家们有的来自消防与救援部门,有的来自私营机构,有的来自军队,他们创建了一个后来被称作“城市抢险救援计划”的工作机制。
  根据这项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若干支快速机动的救援队,每支救援队都配备了统一的器材装备,这些器材装备的总重量约25吨,可在6小时内集中装箱完毕。该计划还确定了救援队所需的专业人员结构,每支救援队专业人员的组成是相同的。
  该计划在联邦紧急管理局和各有关机构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例如,许多救援队的队员是来自消防部门的专家。为了节省开支,组成救援队的人员和部分器材装备是在自愿的基础上从现有的机构中招募的,由各单位自愿提出申请,经挑选后合格的人员和器材装备被列入救援队的花名册和设备清单。军队的备用物资是救援队器材装备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联邦紧急管理局的安排下,一些救援队与附近军方的备用物资仓库建立了关系。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救援队在接到联邦紧急管理局的调令后,可以去这些军用仓库调取所需物资。另外,按照这项计划,救援队在接到开赴受灾现场的命令后的3天内,还可动用联邦救灾基金购买所需物资和器材,并将它们运往现场。在对全美国的抢险救援资源及不同地区的灾害危险性等因素进行考察后,第一批成立的救援队有25支。
  7.2 救援队的组成——人员
  每个救援队由62人组成。按照救援队的工作制度,在抢险救援行动中,这62人将分为两班轮流工作,每个班12个小时。因此,可以说每支救援队有28个职位,每个职位两个人。救援队的队员主要来自消防和救援部门。这自然是因为这些部门的人员在抢险救援方面是最有经验的。有些职位所要求的特殊技能是消防队所不具备的,只能在其他机构中征召,例如结构工程师和医生。
  7.3 救援队的组成——器材装备
  由于发生在城市里的大灾难给抢险救援工作提出了许多复杂的要求,救援队常常需要各种特种装备和器材。专家委员会为城市抢险救援队开具了一份门类繁多的标准化的器材装备清单。例如,展开救援所需的大量绳索、滑轮、安全带等工具,进行搜索时所需的声纳设备、探视摄像机等精密仪器,医疗急救所需药品和用具以及特殊防护服、通信器材、摄像设备等。此外,为减轻受灾地方当局的负担,救援队应该能够“自给自足”,因此,在器材装备之外,还需要携带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如帐篷、睡袋、食物、饮用水等。
  7.4 救援队的组成——工具
  每支救援队都有一套“万能工具”,可以满足救援人员从废墟中解救被困人员所需的基本要求。在这套工具中,有的工具是建筑工程中常用,也有的是一般消防与救援行动所不常用的。例如有一具液压的钢筋水泥切割机.本是用于建筑工地,可切割11英寸厚的钢筋水泥板。也有的工具是为救援行动所特制的.如用于搜索废墟下幸存者的探视摄像机,可将微型摄像机通过窄缝和小洞伸到废墟下,使救援人员看到下面的情况,与微型摄像机装在一起的还有一个小照明灯泡、一个麦克风和一个扬声器,可以使救援人员与被困人员通话。还有一种由美国军方开发出来的被称为“幸存者定位系统”的声纳设备,它可以灵敏地探测到废墟下幸存者发出的微弱声音,从而发现幸存者并判断其所在的方位。
  7.5 救援队的组成——专业技能
  为了完成在城市环境下的大规模抢险救援行动,救援队员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技能。然而对于一支救援队来说,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结构才是最合理的呢?联邦紧急管理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研究,决定救援队的专业技能应覆盖如下四个方面:搜索、救援、医疗和技术支持。救援队的组织结构是围绕这四个方面来设立的。
  在搜索方面,主要依靠使用搜索犬和技术设备两种方法。由几只搜索犬和几名管理员组成一个搜索犬小组,这些搜索犬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在野外环境中具有搜索能力的犬只,并不见得在城市的废墟上也能具有同样的搜索能力。因此,必须对狗和它们的管理员进行重新培训。在技术设备方面,主要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探视摄像仪和声纳设备等。
  在救援方面,负责救援工作的队员必须具备在复杂的现场情况下救人的本领,包括进入狭窄空间救人,使用绳索、挖掘、加固面临倒塌的建筑结构等。此外,他们还必须有能力应付在救援现场随时都会遇到的不可预见的各种复杂情况。
  在医疗方面,救援队的任务并不是向受灾现场提供医疗急救。医疗急救工作一般可由当地的医疗机构很好地完成,并且联邦政府另有一支被称为“灾害医疗援助队”的力量可在必要时提供增援。救援队医疗方面专家的职责主要是为救援队员提供现场医疗服务。考虑到在受灾现场往往较难获得必需的医疗药品和用具,救援队将携带一批相当数量的急救包扎用品、药品等。为现场被困人员提供急救医疗处置是救援队医疗专家的第二项职责。救援队的医疗小组由医生和护理人员组成,联邦紧急管理局要对他们严恪的训练,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在救援现场严峻的环境下开展工作。
  在技术支持方面,救援队有结构工程、危险物品、重型设备、技术信息、通信和后勤等方面的技术专家。
  结构专家是救援队的一个重要角色,担任这一职位的结构工程师必须经过美国陆军工程兵部的严格训练,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他们所受的特殊训练包括对危险结构的处置和加固、对结构损伤进行评估等。他们的职责是就现场建筑结构的危险性、救援人员进入倒塌建筑的方式、如何对危险的建筑结构进行加固等问题,向救援队的队长提出建议。
  危险品专家的职责是对现场涉及到危险物品和有害物质的情况进行分析,例如空气污染的情况、有害物质的泄漏等。但由于对危险品泄漏的控制需要复杂的操作和专门的设备,由当地救援部门来完成将更加合适,因此,没有列入救援队的工作范围。
  重型设备专家的职责是担负救援队与当地重型设备公司和操作人员之间的联络。在重大灾害现场,往往会有来自建筑公司等方面的设备和人员参与救援行动,由于这些人员一般缺乏救援方面的经验,也从未与专业救援人员有过任何合作,增加了现场协调的难度。救援队的重型设备专家负责在建筑公司和救援队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以便使重型设备得到最有效的使用。
  技术信息专家负责对现场救援工作进行记录,包括对现场进行摄像和摄影。这项工作虽然在救援行动中看起来并不重要,但在以后对救援行动进行分析总结时具有极为宝贵的价值。
  通信专家负责管理和维护救援队的所有通信设备。这些设备包括每位救援队员所配备的无线对讲机,救援队在现场设立的基地台、移动电话、卫星通信设备等。在救援现场的恶劣环境下,对这些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需要相当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联邦紧急管理局有专门的培训项目,对救援队的通信专家进行特殊的培训。
  后勤专家的职责是专门负责获取、维持和分发救援队所需的器材装备和物资。这是救援队里一个尤其重要的职位,从俄克拉荷马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这一职位所配的人员不足,需要增加这方面的力量以保证救援队后勤功能的正常运作。
  7.6 救援队的现场指挥
  救援队按照上述四个方面的专业组成,分为了四个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组长接受救援队长的领导。由于救援队的任务是为救援行动提供增援,而不是取代当地的救援力量,所以,救援队在现场的工作,接受当地现场救援指挥部的指挥。救援队的队长向现场总指挥提供有关救援队资源方面的资料,并就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救援队的作用向现场总指挥提出建议。考虑到一些地方机构可能不熟悉救援队所能起到的作用及其拥有的资源,每支救援队都事先准备了一份标准的简介材料,到达现场后交给现场指挥部参考。
  7.7 工作规程和指导性文件
  建立城市抢险救援队的规范化工作制度是一项难度很大的任务。美国联邦紧急管理委员会将此项任务以合同的形式交给了一家私营的咨询公司。该公司为城市抢险救援队制订了一系列指导性的文件,包括:
  城市抢险救援队工作手册
  城市抢险救援队运作指南
  城市抢险救援现场工作手册
  救援队快速行动指南
  事件协调组操作手册
  城市抢险救援队训练手册
  此外,还为后勤、建筑结构、通信、医疗及搜索犬等方面建立了专门的培训制度。
  考虑到需要调度救援队参与的大灾害事件并非经常发生.为使救援队员们在现场救援行动中能迅速地获得所需的参考资料,每人发了一本“城市抢险救援现场工作手册”。这本手册可装入队员的衣兜,需要时可随时查阅。这是从森林消防队借鉴来的方法,已被森林消防队使用多年,并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7.8 结构专家和他们所起的作用
  每一支城市抢险救援队都拥有两名建筑结构专家,他们的任务是对建筑结构损伤的程度作出评估和向救援队长提出排除险情、加固危险结构的方法。在结构损伤评估方面,他们根据一套标准的方法对建筑物所受的结构性破坏进行评估,从而决定哪里会有倒塌的危险、哪里需要加固、哪处废墟下可能会有幸存者。此外,在救援队员进入一座倒塌的建筑内去展开救援行动之前,应充分考虑他们自身的安全。通常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以避免发生危险:避开危险部位或危险物,移走危险物,或对危险部位加固。结构专家的责任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最好的办法。如果对危险部位进行加固,结构专家应提出加固的具体方案;如果需要移走危险物或在楼板或墙上开孔,结构专家也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估计,并提出具体实施步骤。
  在俄克拉荷马爆炸事件之前,对结构专家的培训主要着重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因为当时认为那是救援队将遇到的最坏情况。培训计划是委托美国陆军工程兵部的地震防灾技术中心的专家制订的。美国陆军工程兵部的地震防灾技术中心早在接受城市抢险救援队结构工程师培训任务之前,就已开始在地震后建筑物的破坏和抢险救援技术方面,对工程兵的工程师开展培训。它与加利福尼亚州紧急救援办公室合作,开办了一个为期两周的训练班。第一周由加州消防救援部门讲授有关从废墟下救人的一般知识,如绳索的使用、搬移重物等;第二周由中心的教官讲授受损建筑结构方面的知识和评估、处理方法等。在联邦紧急管理局的请求下,陆军工程兵部同意为城市抢险救援队的结构专家提供培训。培训课程除包括上述训练班第二周的内容以外,还有一次别开生面的模拟练习:用一个不足两英尺高的教学模型,模拟一个六层建筑倒塌后的情况;学员们分成小组对模拟建筑的结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各种处理措施,并实际动手按照制定的方案给模拟建筑加固。在培训中,学员们还要学习由大卫·海姆德发明的一套对受损建筑进行评估的方法。
  在俄克拉荷马事件中,除前来增援的12支救援队带来了它们的结构专家以外,陆军工程兵部也先后派来了13名工程师到场协助工作。按照救援队的工作规则,随队的结构专家仅负责与本队有关的事宜。但实践证明这一规则行不通,因为在现场工作的救援队数量众多,有些结构专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一,以致发生经常改变工作方案的事情,下一班的救援队根据本队结构专家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工程兵部的结构专家大卫·海姆德到达现场后,被委任为现场首席结构专家,对建筑结构方面的问题进行统一协调。海姆德和他的来自工程兵部的助手都是城市抢险救援队结构专家培训班的教官。

  8.0 分析

  俄克拉荷马大爆炸为公共安全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紧急救援方面留下了很多教训,以下从几个方面对这次救援行动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些分析。
  8.1现场救援指挥
  现场救援指挥系统对这次救援行动的成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事件发生后的前6个小时里,虽然因为事件的波及面大,参加救援的人数(包括职业的和自愿的)和单位很多,要完全控制局面非常困难,但俄克拉荷马市消防局竭力试图建立一个有组织的现场管理系统。然而由于一些方面的原因,使现场指挥系统的建立和运作变得很复杂,例如,几乎所有值班的消防指挥员和消防中队都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发地赶到了现场,这无疑使现场在短时间内集中了可观的救援力量,但却给现场指挥员准确地估计现场实力和建立有效的指挥系统带来了困难。一般情况下,消防车和中队指挥员通常是在接到命令后才出动,并在到场后立即向现场指挥员报告的。
  由于现场当时的紧急情形,加上通信的困难,中队指挥员们和他们的中队在到场后大都自行投入了救援行动。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决定了应采取的行动,事实证明这些行动都是正确的,对营救幸存者的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说明他们平时所受的训练是良好的。然而,现场总指挥当时却并不清楚各中队及其指挥员究竟在干什么。他只能凭猜测断定,所有列入第一出动预案的消防车都已到了现场。而且他对上级有关机构和个人所作出的决定及采取的行动,也并不十分清楚;上级一些机构所作的决定有时并没有通知到他。
  绝大多数消防指挥员都立即自觉地担负起了指挥的责任,并试图建立起一个有组织的指挥系统。他们力图使自己避免陷入过于具体的救援工作,而担负起指挥协调的职责——面对那些亟待救援之手的被困者,他们这样做往往需要极大的理智,但为了协助现场总指挥建立有效的现场指挥体系,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绝大多数城市抢险救援队的指挥员和“事件支援小组”的工作人员来说,因为以前具有在城市抢险救援体系下共同工作的经验,配合起来就比较容易协调了。
  可是,消防救援系统以外其他部门的统—指挥并未能建立起来,消防局的现场指挥部没有能够与参加现场行动的其他部门和机构建立起有效的联络。这些部门和机构不熟悉救援现场的工作环境,甚至救援行动的第五天,“跨部门协调中心”成立起来以后,它们仍按其各自的方式在工作:“跨部门协调中心”应该成为所有跨部门工作的协调和决策中心,但显然它并没有起到这个作用。
  跨部门协调问题之一是救援人员与司法人员之间的矛盾,救援人员必须迅速清理现场,搬走障碍物,而司法人员则想要保护可能成为犯罪证据的现场残余物。在几天后,这一矛盾才算解决到双方都满意的程度。
  通信方面的问题大大增加了现场协调的难度,所有无线电话频道都大大超过了正常的负荷,在救援现场许多指令不得不靠人面对面来传达。现场指挥员几乎收不到救援行动进展的报告。
  现场建筑结构工程师们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也是一大问题。由于工程师们对一些技术问题看法不一致,又缺乏协调和沟通的渠道,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接班的工程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一班工程师提出的工作方案进行修改,上一班认为稳固的结构,下一班的工程师又要求打撑加固,使救援人员常感困惑。直至负责现场指挥的消防官员进行干预,要求结构工程师们制订出协调一致的方案,工程师们才开始定期召开碰头会。并建立起现场交接班制度。
  在事件发生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现场不仅有许多职业救援人员,还有很多希望能提供帮助的市民。除了消防人员,其他人都没有现场救援工作的经验。当时现场没有实行人员出人控制,人们可以自由出入。即使是后来司法人员在现场周围实施了一定的控制以后,也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周边围栏,所以,仍有很多人员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到现场内,不受现场救援指挥体系的控制自行其事。
  在对事发后急救医疗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以后,我们认为有几个问题值得引起重视。一是当地一些医院未经过有关管理协调部门,直接给救援现场送来了大批急救用品。
  因为这些急救用品的种类和数量大大超过了现场的实际需要,所以,它们不但未能发挥作用,反而增添了现场后勤管理上的负担。其次,许多医护人员在听到新闻媒介的呼吁以后,自发地来到现场协助救援工作。不少人未向现场指挥部报到即自行投入到救援行动之中,增加了现场的混乱局面。有些人未受过现场救援方面的任何训练,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在危险的地方盲目作业。有一名志愿者在现场救援行动中被塌落的石块砸中而丧生。
  医院和现场急救指挥人员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调。当地的各医院在爆炸发生后立即自发地行动起来,但由于对现场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以为会有大批的重伤员送来抢救,因此留下大量的人力和床位准备迎接重伤员;而对已经送来的伤员,不少人虽无生命危险但可能伤势很重的,未来得及做仔细检查即安排到了轻伤员救护区。事实上,重伤员并不像医院估计的那么多。
  急救医疗管理部门在事发后将其无线通信频道转换到了紧急频率,而医院对此并不了解,以致造成了医院和管理部门之间通信中断。管理部门曾一度不得不请警察协助去各医院了解情况。
  从这次事件中得到的最重要的一条教训是,对于如此大规模的、有众多部门和单位参加的救援行动,建立统一的指挥体系是成功的关键。平时对这些部门和单位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将对紧急状态下指挥体系的形成和高效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2 现场人员控制
  在救援行动的初始阶段,未能采取任何措施对出入现场的人员进行控制。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尽快将被困人员营救出来。现场救援人员除了消防队员以外,还有许多来自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和自发地进入现场参与营救的普通市民。
  几位消防指挥员很快就意识到了应对现场人员进行一定的控制,但由于现场的人员太多,加上人们可以从许多缺口进入大厦,指挥员们根本无法控制局面。直到有人报告发现被怀疑为另一枚炸弹的物体,所有人员第一次全部撤离现场,现场指挥员才得以开始对现场的出入口和进入现场的救援人员实施一定的控制。此后,现场逐步建立起人员控制制度,以保证每位救援人员有明确的责任,减少工作的盲目性。现场人员控制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证现场安全。但是,这一做法并没完全达到预定的目的。例如,它本来的目的之一是如果建筑发生倒塌,可以通过清点撤出现场的人数来发现是否有救援人员被困在里面,但事实上由于现场人员太多、出人口也太多,几百人在现场出口来来往往,很难记录下出入的准确人数。
  有些城市抢险救援队按照以往的做法,实行了自己的现场人员控制制度,但没有和现场整体的人员控制融合为一体。
  现场人员控制十分重要,它不仅帮助指挥员了解手下人员的工作和所在的位置,还有助于现场人员和单位有组织地流动。
  8.3 现场救援人员的休整
  保障救援人员能得到足够的休息也是十分重要的。每个参与救援的人都长时间地连续工作,特别是在前48刊、时。例如,指挥部事件支援小组的人员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才得以休息睡觉。有必要建立固定时间的轮班工作制度,并将救援人员休息场所设在离开现场一定距离的地方,以避开现场的噪音。在救援行动的初始阶段,休息场所设在了穆拉大厦的车库里,在此休息的救援人员未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后来才将休息场所移到其他一些建筑物里。另外,还应考虑到其他非职业救援人员,如建筑工程人员、新闻工作者和后勤服务人员等,也常常连续地长时间工作。有关机构应为他们也提供合适的休息场所。
  8.4 重大事故心理减压
  除了要保障现场工作人员得到一定的休息以外,还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来缓解因事故现场恶劣环境造成的心理紧张和精神疲劳这项旨在缓解现场人员心理压力的活动被称为重大事故心理减压。事件发生后不久,就有一些机构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为现场救援人员提供服务。但这一活动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对其效果也没有进行足够的检查。消防队员在下班去休息之前,都被要求去接受心理减压工作人员的检查。这一做法结果变成了流于形式。据一些消防队员反映,他们仅仅是每人领了一张纸,让心理医生签个名就算完事,并未接受任何检查或治疗。
  在这次事件之前,消防局就已在重大事故心理减压方面具备了较强的工作能力,但这次事件的规模已大大超出了消防局所预计的工作量。由此表明,消防局除了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减压工作能力以外,还应与其他部门和地区以及有关人员建立联系,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互相提供帮助。负责心理减压的人员对可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和精神安慰的对象,也应作到心中有数。在这次事件中,消防局有些办公室工作人员虽然也受到了事件的影响,但过了很久也未得到任何这方面的帮助。
  8.5 通信
  从事件发生之初,通信就成了一个问题。因通信量剧增,无线通信频道很难接通,现场的许多指令只能靠人来传递。各单位来不及等待命令就自行投入了行动。当然,由于平时训练有素,他们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都是正确的。
  移动电话公司为这次救援行动建立了一个专门的通信网,并提供了大量的移动电话。这些移动电话具有特殊编程,可发出优先信号,这使现场用户可比一般用户优先使用通话频道。移动电话公司这—做法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事先的计划。有关的公共安全部门和移动电话公司以前成立过一个联合工作组,制定了一套受灾后的应变计划。这一计划在本次事件中证明是有价值的。
  8.6 防止传染病
  防止传染病和生物性污染以及救援人员的卫生问题,在这次事件中得到了重视。常规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防水工作服、护目镜等,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还给工作人员配发了口罩,以防呼吸道传染,污染的食物可能成为传染疾病的渠道。一些自愿人员和机构为现场救援人员提供食物,但没有保暖措施,有的救援人员只好食用冷了的饭菜。有的食物放在现场也未加遮盖。另外,现场的生活垃圾很快堆积起来。这些都成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后来有关方面决定,由俄克拉荷马饭店协会—家统—供应现场人员的饮食,这样才使食物的质量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并在现场设立了许多垃圾桶,以避免乱扔垃圾的现象。俄克拉荷马饭店协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担负起为现场人员提供如此大规模饮食的任务,实在是值得庆幸。在突发事件中尽快建立与这类机构的联系,将对救援行动十分有利。
  个人卫生问题也值得注意。现场设立了许多临时厕所,但缺乏可供救援人员洗消的设施。许多救援人员从现场出来就直接去吃完饭,吃完了又回去工作。后来建立了洗消设施,但一开始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员来管理,有的管理人员将未经稀释的消毒液直接拿来使用。
  一个被称为灾害控制中心的机构派人来到了现场,负责对现场传染病控制的情况进行评估,并认为现场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但这已是事件发生几天以后的事了。
  8.7 联邦部门的反应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有一些应付灾害事件的措施和计划。了解联邦政府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和如何请求援助,将对地方当局有极大的好处。对联邦机构派来的增援力量,现场人员应清楚地了解他们的作用和在现场指挥中的角色。在俄克拉荷马事件中,这一点并没弄清楚,以致在如何使用联邦增援力量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些混乱。有关紧急应变计划的建立和对有关管理人员的培训,是十分关键的一点。
  俄克拉荷马市的管理人员以前与当地的联邦机构有过一些工作联系,在这次事件中这些联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8.8 后勤供应
  好几个部门在各自组织对现场的后勤供应,以致产生了重复定单、定单被取消、物品被送错、器材设备被挪用等一系列问题。应该建立集中的后勤保障体系或至少对各部门的后勤供应进行协调,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8.9 自愿工作人员和捐助物资管理
  应有专门机构负责对自愿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和管理,并要求自愿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先向这个机构报到。还应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捐助物资,包括对这些物资的接收、保存和分配。
  在本次事件中,有好些不同的组织和机构提供了捐助。或许有必要指定一个机构对捐助活动进行协调,以避免重复工作,并使捐助物资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当救援行动结束以后,往往会有捐助物资剩余下来,应制定一个处理这些物资的计划。
  8.10 有关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及时了解事故发生前建筑物的情况和建筑物内人员的情况,对于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爆炸发生后,救援人员立即与负责设计穆拉大厦的工程师和建筑师取得了联系,了解大厦的建筑结构。现场技术人员运用计算机CAD工具绘制出现场建筑图,并标出可能埋有遇难者的位置,印发给救援人员参考。这些图纸由技术人员根据救援行动的进展定期作出修订,以保证救援人员能得到最新信息。
  从幸存者那里了解爆炸发生时大厦内的人员情况,有助于较快地列出一份失踪者名单。另外,从幸存者口中了解失踪者在爆炸发生时的准确位置,有助于推测其可能被困的方位。救援当局在整理出失踪者名单以后,将其交到了救援人员手中,在救援人员寻找被困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联邦紧急管理局派到现场的事件支援小组还制定了一份现场救援每日工作计划。这份计划的内容包括救援人员当天的任务、上一班的工作情况以及有关信息。事件支援小组及有关人员每天召开两次碰头会,对计划进行修订,并讨论救援行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碰头会和这份计划为所有有关人员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建立一个收集和传播信息的渠道,及时掌握和发布各种有关信息,对救援行动的成功十分重要。在事故发生后,应尽快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工具,如建筑结构工程师、建筑师、设备工程师和计算机辅助制图工具等。应建立起—个现场信息管理系统,保证各种有关信息能够及时收集起来,并能够及时准确地送到有关人员的手中。
  8.11 多种资源的利用
  大规模的救援行动往往需要调动各种特殊的资源。为对付可能出现的重大灾害事故,应事先建立一个本地可供利用的特殊资源目录,并与可提供这类资源的公司和机构建立联系。在本次事件中,因事先有预案而得到了移动电话公司对救援行动的支持,就是—个成功的例子。
  在爆炸发生以后,一家本地的建筑公司很快被指定负责协调现场所有涉及建筑工程方面的工作,如起吊、加撑、搬运瓦砾等。这—决定非常成功,先后到达现场的数量众多的工程设备和人员在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统—协调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有几家私人建筑公司的人事后说,如果能够事先对他们进行一些现场指挥系统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对现场救援行动的工作方式有一个整体了解,将十分有助于他们在救援行动中与其他方面的配合。熟悉现场指挥系统运作方式的机构应提供这方面的培训。
  8.12交通运输
  在救援行动中往往需要将大量的器材物资从各处运到现场,或从现场运走。应将运送食物和供应品的工作交由专业运输公司来做(如本次事件中的UPS公司)。请雇员穿着统一服装、车辆带有统一标志的公司来为现场运送物品,有助于现场出入控制。
  应该为现场的人员和物品提供足够的运输工具。在这次事件中,开始一段时间救援人员要从设在市会议中心的休息地点步行来现场,下班后又步行回去。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不方便,并且救援人员还必须背着他们的个人装备往返,甚至有几次是在刮风下雨的天气情况下。
  8.13 救援行动期间各机构的正常运作
  在救援行动期间,俄克拉荷马市消防与急救部门的紧急出动次数明显减少了。但是有关部门应该作出适当安排,维持其基本职能的正常运作(包括紧急的和非紧急的职能)。必要的话,应临时增加人手顶替被派到现场那部分人员的日常工作,并加强行政后勤方面的力量以保障现场后勤供应和接电话、作电话记录等。
  8.14 有关资料的记录
  在救援行动展开后的第二天,即成立了一个跨部门的记录小组。后来这个小组逐渐扩大,几个月后成了一个相当大的工作组,专门负责对这次事件的有关资料进行编纂。在救援行动过程中将各种数据资料记录下来,对以后分析和重现事件过程将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应该尽快建立记录小组进行现场记录的工作。另外,以后向联邦政府有关机构申请报销部分救灾费用时,这些现场记录也是很有用的。为提高记录速度,在来不及作文字记录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小录音机或听写机进行记录。
  8.15 现场设备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选择正确的地点设立现场指挥部是非常重要的。选作现场指挥部的地方应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安设通信设备,有充足的电源,还应有会议室和休息室。在这次事件中,跨部门协调中心曾设在一个地下室里,结果无法使用无线移动电话和传呼。
  如果救援行动中需要使用建筑工程设备,则应选择合适的地方作这些设备的临时停放场地,还需选择合适的地方存放建筑材料和进行材料加工。如有可能,应将这些地点选在现场安全控制范围以外的地方,避免给现场安全管理增加负担。
  8.16 救援人员的食宿
  因现场有大批从各地来增援的抢险救援队,需要对这些人员的食宿作出适当的安排。虽然城市抢险救援队具备自己解决食宿问题的能力,但往往比较简陋。如能为他们提供温暖干净的宿舍,总强过让他们睡帐篷。紧急救援部门抗灾预案里应考虑为大批救援人员提供食宿场所的问题,预先选定一些场所,并与这些场所的业主一起制订一个应变计划。在这次事件中,抢险救援队被集中安排在市会议中心,由于那里没有足够的空间,结果救援队只好取消了它们的一些计划。
  在紧急救援部门的防灾预案里,还应选定一些有能力在灾害发生时,大规模地提供饮食的公司和组织。在这次事件中,所幸运的是俄克拉荷马饭店协会正好在此召开展销会,为建立大规模的饮食供应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美国红十字会—类的组织经常担负起这方面的责任,因此,与它们进行协调十分重要。
  8.17 现场安全保卫
  抢险救援现场同时也是犯罪现场,要进行犯罪调查,在现场安全保卫中应注意到这一点,并应尽快建立负责现场安全保卫的机构。应对进入现场的人员实行控制,并控制现场入口的数量。在制订对付重大灾害的预案时,还应将建立现场围栏所需的材料考虑进去。建议制订现场出入控制措施。在这次事件中,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员建立了现场控制区域,需要出示通行证才能进入;但由于需要通行证的人数太多,这项措施未能有效地实行。应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保障这项工作能顺利开展,不要让它影响正常的救援行动。
  这次事件的一个教训是,在现场控制区内有一些公司和政府部门的办公室,在实行现场控制以后,它们的雇员无法正常上班。另外,在控制区内有很多私人汽车,车主无法将它们开走。应考虑适当的措施让这些公司的雇员能正常上班,或能够有条件地进入他们的办公室。应让车主把现场控制区内的车开走。
  8.18 犯罪调查
  因为救援现场也是犯罪现场,司法人员需要履行有关犯罪调查的职责。有时犯罪调查活动与救援活动有些冲突,例如,救援人员要尽快搬走现场的瓦砾,以便营救被压在下面的人员,而司法调查人员则希望保留对现场取证有用的部分。应协调司法调查人员的活动,让他们与救援人员一起行动,在开展救援行动的同时,进行取证和记录。
  这次事件中所有的残存物品都从现场运到一些地方集中起来,供司法调查人员寻找证据。这项工作需要很大的场地和很多运输车辆。
  8.19 新闻媒介
  这是一起极受新闻媒介关注的事件。有关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以建立固定的提供信息的渠道和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要对新闻媒介不准确的报道予以及时纠正。媒体曾一度呼吁医务人员自愿给救援行动提供帮助,以致许多人来到现场要求工作。而事实上救援指挥部并未发出过这样的号召,对安排这样多人在现场工作也没有准备,结果反而给现场指挥部增加了负担。
  8.20 医务急救工作
  在救援行动的第一阶段,并非所有的医疗急救工作都是在救援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进行的。应建立协调统—的医疗急救行动,将各医院的急救行动纳入救援指挥体系,以保证处理、救治和运送伤员的工作能够最有效地展开。医院内部及其与外面的通信至关重要,应建立备用通信系统,并保证紧急通信系统的运作。在这次事件中,现有的紧急无线通信系统未能发挥作用,这是因为医院没有对其进行监测,并且有的医院关闭了他们的接收装置,以致有关当局只好派警察到那里去实地调查才弄清楚这些医院能接纳多少伤员。
  有一家医院曾经一度给现场送来一大批紧急用品,因为他们认为现场需要这些东西,而事实并非如此。尽管现场并未发出任何通知,不少医院自发地将其医务人员派往现场。为了能够利用这些已经到达现场的医务人员和急救用品,在现场设立了临时急救场所,事实上从未真正使用过。
  8.21 美国消防协会有关标准
  美国消防协会有一些标准文件,有关部门在针对像俄克拉荷马大爆炸这样的灾难事件制订救援行动预案时,可以作为参考。在制订救援行动指挥体系预案时,可参考如、下两个有关标准:NFPA1561《消防部门救援指挥系统》和NFPA1600《灾害管理导则》。
  其他有关标准包括:
  NFPA471危险物事故处理
  NFPA1470结构倒塌事故抢险救援的训练标准
  NFPA1500消防部门的职业安全与卫生计划
  NFPA1521消防部门安全官员导则
  NFPA1581消防部门的救援现场传染病控制计划
  NFPA1983消防队救生绳与系统组件

  9.0 结束语

  俄克拉荷马爆炸案是美国历史上空前的大灾难,在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起谋杀案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
  已发生的事无法再改变,已造成的伤亡无法再挽回。但我们可以从这场悲剧中吸取教训,以此来帮助我们在今后再遇到这种卑劣的暴力事件时,能够以最大的努力来减轻损失。不幸的是,这类暴力事件仍在发生。1996年,发生在亚特兰大的奥林匹克爆炸案,使两名无辜的市民丧生;1997年,仍是在亚特兰大,一个人工流产诊所又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使几名司法人员受伤。这起发生在人工流产诊所的爆炸事件,罪犯使用了两枚炸弹,其中一枚在司法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时爆炸了,使人看到了处置事件的人员所面临的危险。这种犯罪手段已经常被世界其他地方的犯罪分子所使用,美国的司法人员今后也应引起注意。
  在俄克拉荷马事件中,救援人员所表现的英勇精神,全国各地对事件所表示的极大的同情和支持,以及世界各地有关机构的反应,使人看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正如一位笔者采访过的医生所说,俄克拉荷马市的人们和所有在这次事件中给予了帮助的人们以他们的行动给“英雄”一词作出了最好的解释。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