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管理需剔除“惯性思维”

作者:刘双群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3月27日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让安全管理在不断摸索实践,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和新挑战?笔者认为,剔除“惯性思维”是必不可少的策略之一。惯性思维指思维保持原有的意识。在物理学中,物体维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叫惯性,物体的惯性会导致灾难,同样,人们的惯性思维也会成为管理提升的“拦路虎”。

  惯性思维是心理大意的关键。心态决定行为。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坚持把高效、优质作为目标,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差不多”、“就这样”等一些消极理念逐渐占领老员工的思想领域。究其根本往往都是惰性心理在“作祟”,“惯性思维”是元凶,而“得过且过”的观念是管理的大忌。安全决定了我们容不得半点敷衍和马虎,企业应积极为员工“思想消缺”,通过思想教育,以组织加压和自我加压的方式不断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引导员工坚决剔除粗心大意和得过且过的思维定式。
  惯性思维是忽略细节的起点。细节决定成败。员工质量意识的养成需要企业从上至下关注管理的“细枝末节”,需要一个人人产生精品、人人制造精品的氛围,如此,才能让员工真正做到自省、自律、自警。因此,企业干部员工都要努力摈弃惯性思维的束缚与制约,用“较真”的态度着眼管理细节,努力把“细节意识”贯穿至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以创新的思维、务实的行动,将每一个小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唯如此,我们的管理才会打破惯性思维,交付出的产品才会个个都是精品。
  惯性思维是管理不能持续提升的根源。习惯成自然。在管理过程中,总有干部员工认为“以前就是这么干的”,潜意识里就想维持原有的惯性。的确,一线工作中“经验”是良师,会指导新人更快地熟悉加工要求,掌握工艺流程,但更多的时候传递的却是管理中最危险的思维信号,它让职工不思进取,不思改变,从而使产品质量停止不前。故而,我们要摒弃对“惯性思维”的依赖,适时更新、修订符合科研生产实际的各项管理制度,创新开展管理的各项工作,方能不断筑牢管理更加坚实的城墙。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