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工作本与末

作者:孙彦  来源:中华铁道网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10月19日

安全,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大到整座核电站的运行,小到餐桌上一棵青菜残留的农药,无所不在、亦简亦繁。二○一一年六月,是全国第十个安全生产月,其活动主题明确而直观:安全责任、重在落实。大道至简,简单的八个字渗透着多少对安全工作的期望和重托。

对于我们施工单位,施工现场中“安全”两个字可说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了。年初到年尾,安全是不变的主题,安全活动更是一波强过一波。从“大型安全生产签名活动”到“安康杯知识问答”,从“月份安全考核”再到国内重大安全事故后的专项大检查。然而,安全工作中却始终存在着痼疾,安全事故也常常是避犹不及。对于开展的那些活动和检查,很多项目都是在从众的完成专项检查记录、写完活动总结,像是流水线上毫无思想的一只只机械手,资料齐了、总结写了,应该树立的安全理念却是“雁过不留痕”;更有一部分人在厌恶:认为“一法三卡”只适合工厂车间这类相对稳定的职场环境、认为“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识别”是那个做安全内业的技术员自己的事儿、认为7.23的列车追尾干我何事害我跟着整改……如此总总,试问预防为主和警钟长鸣在多少人的心中不过仅仅是横平竖直摆在墙上和桌案上的汉字而已?安全工作的本与末又在哪里?

记得读过一段话:中国人害怕权力和死亡,却不敬畏生命和大自然。这段话的让我联想到安全管理,“敬畏”可以说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思想认识。安全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

每每开工之初,各级安全管理部门都要耳提面命的讲安全考安全,作业人员不考到要求的分数就不能上岗作业。有的时候,你不能不说这是安全管理人员没办法的办法。安全之本是保证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只有在尊重生命、尊重科学,每一位管理者和作业者才能将安全工作和岗位职责完美融合,这即是“敬”。说说列在施工准备阶段的“危险源识别”工作吧,这本该是集体的智慧和经验的集结,很多项目却将其交给一个做内业的资料员去做,对施工生产流程还不甚清晰、对何为“危险源”也不甚了解的他,如何能全面辨识和有效分类?这是对安全工作最常见的“不敬”。这里的“畏”不是畏缩不前,而是对生命和客观事物的既尊敬而又不敢逾越界限一种行为,凡事有度即是如此。有道是无知者无畏,好多时候,在彻底的了解了一些事情之后,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更多的思考一些事情、要沉静得多。安全之事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工程上无论是造价、质量还是进度管理,在违背科学的压缩或者降低后往往都要在安全方面埋下危险的导火索,一旦导火索被触发,直接承受苦痛的常常是那些无辜的生命——也许是尚未竣工的桥梁上的年轻工人,也许是安坐教室中朗朗读书的孩子。只有我们心存敬畏,我想,“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一定会鲜活起来,而不再仅仅是飘扬在工地上的条幅,那些用惨痛教训书写的规章制度也就不会成为只有在应付检查时才拿出来的压箱底儿的宝贝。

激发管理层和作业层对生命的敬畏才不会发生安全管理的本末倒置。我们不能为了迎接检查而收集修改安全规章、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我们要积极的从已经发生的案例中吸取一些东西,而不是舍本求末的在事故发生后沉痛地写汇报做检讨。我们要积极主动的学习,因为安全管理离不开全面的技术知识做支撑,所以不断学习是你我的责任与义务。我们要创造更为人性化的安全管理的软环境,尊重生命呵护生命,才能让看似生硬的安全管理条款真正的走进每个人的心里。我们要摈弃一些旧思想,管安全不是需要黑着脸的去斥责、去舍本求末的处罚,而是需要换位思考后的体恤和关爱,才能真正的让“要我安全转变成为我要安全”成为我们工地上最为亮丽的风景!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