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中的转向瞬态响应试验方法(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
本标准适用于轿车、客车、货车及越野汽车,其他类型汽车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GB/T 12534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 12549 汽车操纵稳定性术语及其定义
3 测量变量和仪器设备
3.1 测量变量
a. 汽车前进速度;
b. 转向盘转角;
c. 横摆角速度;
d. 车身侧倾角;
e. 侧向加速度;
f. 汽车重心侧偏角。
3.2 试验仪器设备
3.2.1 试验仪器设备应符合GB/T 12534中3.5条规定。
3.2.2 各测量用仪器,其测量范围及最大误差满足表1的要求。
表1
3.2.3 包括传感器及记录仪器在内的整个测量系统的频带宽度不小于3Hz。
3.2.4 各种传感器按各自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
4 试验条件
4.1 试验汽车
4.1.1 试验汽车是按厂方规定装备齐全的汽车。试验前,测定车轮定位参数。对转向系、悬架系进行检查、调整和紧固,按规定进行润滑。只有认定试验汽车已符合厂方规定的技术条件,方可进行试验。测定及检查的有关参数的数值,记入附录A(补充件)中。
4.1.2 试验汽车转向盘自由行程在直线行驶时不得大于±10°,必要时应进行调整。
4.1.3 试验时若用新轮胎,试验前至少应经过200km正常行驶的磨合;若用旧轮胎,试验终了残留花纹高度不小于1.5mm。轮胎气压应符合GB/T 12534中3.2条的规定。
4.1.4 试验汽车在厂定最大总质量(驾驶员、试验员及测试仪器的质量,计入总质量)和轻载两种状态下进行,货车的装载物(推荐用砂袋)均匀分布于货箱内;客车的装载物(推荐用砂袋)分布于座椅和地板上,其比例应符合GB/T 12534中3.1.3条表1规定。轴载质量必须符合厂方规定。
注:轻载状态是指除了驾驶员、试验员及测试仪器外,无其他加载物的状态。对于承载能力小的汽车,如果轻载状态已超过最大总质量的70%,则不必进行轻载状态的试验。
4.2 试验场地与环境
a. 试验场地为干燥、平坦且清洁的,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铺装的路面,任意方向的坡度不大于2%;
b. 风速不大于5m/s;
c. 大气温度在0~40℃范围内。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车速按被试汽车最高车速的70%并四舍五入为10的整数倍确定。
5.2 试验前,以试验车速行驶10km,使轮胎升温。
5.3 接通仪器电源,使之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在停车状态下记录车速零线。
5.4 试验中转向盘转角的预选位置(输入角),按稳态侧向加速度值1~3m/s
2确定,从侧向加速度为1m/s
2做起,每间隔0.5m/s
2进行一次试验。
5.5 汽车以试验车速直线行驶,先按输入方向轻轻靠紧转向盘,消除转向盘自由行驶并开始记录各测量变量的零线,经过0.2~0.5s,以尽快的速度(起跃时间不大于0.2s或起跃速度不低于200°/s)转动转向盘,使其达到预先选好的位置并固定数秒钟(待所测变量过渡到新稳态值),停止记录。记录过程中保持车速不变。
5.6 试验按向左转与向右转两个方向进行。可以两个方向交替进行,也可以连续进行一个方向,然后再进行另一个方向。
6 试验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
6.1 试验数据处理
各测量变量的稳态值,采用进入稳态后的均值。若汽车前进速度的变化率大于5%,或转向盘转角的变化超出平均值的10%,本次试验无效。
a
yo——侧向加速度响应的稳态值,m/s
2。
6.1.7 “汽车因素”TB,由横摆角速度峰值响应时间乘以汽车质心稳态侧偏角求得。
6.2 试验结果表达
6.2.1 将试验车速下,侧向加速度为2m/s
2时的下列数据记入表2中:
a. 横摆角速度响应时间;
b. 横摆角速度峰值响应时间;
c. 横摆角速度超调量;
d. 侧向加速度响应时间;
e. 横摆角速度总方差;
f. 侧向加速度总方差;
g. “汽车因素”TB。
注:其中a为基本评价指标;b,c,d,e,f,g为争取获得的指标。
表2
6.2.2 将不同侧向加速度下的试验数据,按以下曲线形式表达:
a. 以图2的形式,拟合画出横摆角速度响应时间与稳态侧向加速度的关系;
b. 以图3的形式,拟合画出侧向加速度稳态响应与转向盘转角的关系;
c. 以图4的形式,拟合画出横摆角速度稳态响应与转向盘转角的关系;
d. 以图5的形式,拟合画出侧向加速度响应时间与稳态侧向加速度的关系;
e. 以图6的形式,拟合画出汽车质心侧偏角与稳态侧向加速度的关系;
f. 以图7的形式,拟合画出“汽车因素”与稳态侧向加速度的关系;
g. 以图8的形式,拟合画出横摆角速度总方差与稳态侧向加速度的关系;
h. 以图9的形式,拟合画出侧向加速度总方差与稳态侧向加速度的关系。
注:其中a.为基本关系图;b,c,d,e,f,g,h为推荐获得的关系图。
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根据需要可包括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
a. 试验依据、目的、要求;
b. 试验条件;
c. 试验方法;
d. 试验结果;
e. 附录A;
f. 报告日期。
附录A
一般数据表
(补充件)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汽车研究所、清华大学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孔辉、王德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