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地质勘探安全检查表(野外调查部分)

  
评论: 更新日期:2021年06月20日

序号

检查内容

现场检查情况

1、对从业人员每二年至少进行一次野外生存、自救互救的技能训练


2、出队前和每次变换工作地区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熟悉工作地区人文、地理和危险因素,掌握当地野外生存、避险和相关应急技能


3、勘查项目立项报告应有项目工作地安全条件内容,项目设计应有职业安全健康专篇,项目实施应有安全防范措施


4、艰险地区野外地质勘查作业应建立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体系


5、应建立地质勘查区安全档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伤害源,流行传染病种、疫情传染源,自然环境、人文地理、交通状况


6、地质勘查区安全档案信息和预防措施应向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7、野外地质调查应二人以上共同作业,每日出发前项目负责人应对所有队员所带作业工具、设施、图件、劳动防护用品情况例行检查


8、野外作业人员应配备救生包、野外生存手册;野外地质调查项目组应配备必要的无线电通讯设备


9、应对野外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身体状况应符合野外工作要求


10、在疫源区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应接种疫苗;在传染病流行区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应注射预防针剂


11、在雪线以上高原地区作业,气温低于-30℃时应有防冻措施或停止作业


12、在水上进行地质勘查作业,应配备水上救生器具


13、勘查设备、材料、工具、仪表和安全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14、野外地质勘查临时性电力线路应采用电缆,电缆应架空架设,电缆经过通道、设备处应增加防护套


15、野外地质勘查使用的高架设备应设置避雷装置。雷雨天气,禁止野外作业人员在树下、山顶避雨


16、严禁酒后作业


17、借住民房应进行消毒处理,并检查周边环境、基础和结构,必要时应加固修缮


18、临时营地应选择地面干燥、地势平坦、水源无污染的背风地,避开危险区。


19、挖掘锅灶或设立厨房,应在营地下风处,距营地大于5m


20、营地应设排水沟,如是林区,应开辟防火道


21、营地应悬挂明显标志


22、山区作业应遵守以下规定:

①从业人员应学会正确的登山方法和冰、雪、陡坡、峭壁等危险地段的行进方法

②每日出发前,应了解气候、行进路线、路况、作业区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等情况。

③在大于30°的陡坡作业,应使用保险绳、安全带。

④两人间距不得超出视线之外。


23、林区作业应遵守以下规定:

①林区作业,应随时确定自己位置,与其他作业人员保持视力和声音联系。

②林区作业,严禁吸烟,生火时应有专人看守,禁止留下未熄灭的火堆。

③发生火灾,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或开辟不少于5m的防火线。

④在热带丛林应有预防蛇咬的措施,潮湿密林应有预防虫叮的措施、林深树密处应有预防野兽攻击的措施。


24、沙漠、荒漠地区作业应遵守以下规定:

①出发前应备足饮用水,并合理饮水。

②严禁饮用新发现的水源水和未经消毒处理的水,禁止食用识别不清的野生物。

③发生沙尘暴时,作业人员应聚集在背风处。

④气温在380C以上时,应停止作业。

⑤应掌握沙漠中海市蜃楼景观的有关知识,避免受惑上当。


25、高原地区作业应遵守以下规定:

①初入高原者,应逐级登高,减小劳动强度,逐步适应高原环境。

②注意保暖,防止受凉,严禁饮酒。

③一日的海拔升高不得超过1000M,在空气稀薄或海拔5000m以上地区作业,应配备氧气袋(瓶)、防寒用品用具。

④在雪线以上区域作业,应掌握雪崩一旦发生时的防护知识。

⑤在雪山、冰川区工作应注意预防雪盲。


26、沼泽地区作业应遵守以下规定:

①佩戴黑绢网、皮手套,扎紧袖口和裤脚。

②沼泽地行走,应随身携带探测棒,以探测沼泽深度和支撑身体。

③植物覆盖的沼泽地段、浮动草地、沼泽深坑地段,应绕道通行,并标识已知危险区。

④在沼泽地区作业,应配备救生用品、用具。


27、岩溶、旧矿、老窿地区作业应遵守以下规定:

①调查旧矿老井、老窿、竖井、探井、探槽,应预先了解有关情况,采取通风措施,并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②在垂直、陡斜的旧井壁上取样,应设置绞车升降作业台或吊桶。

③洞穴调查作业,洞口应预留人员,进洞人员应采取安全措施。


28、水上或水系发育地带作业应遵守以下规定:

①作业人员乘船禁止在船舷上渡过激流险滩。

②在河深0.7M、流速3MS以内需涉水渡河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流速


过大, 河水过深的河流应架设临时性过河设施。

③水域雾大时,禁止航行;

④雨季、特别是暴风雨时应停止作业。

29、特种矿产地区作业应遵守以下规定:

①在放射性异常地区作业,应进行辐射强度和铀、镭、钍、氡浓度检测,采取防护措施。

②在放射性异常矿体露头取样,应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尽量减少取样作业时间。

③放射性标本、样品应及时放入矿样袋,按规定地点存放、处理。

④气体矿产取样,应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⑤地下高温热水取样,应采取防护措施。


 

30、在铁路、公路、桥梁、隧道、弯道和视线不良的地点作业,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指挥


31、地下管线测量,应针对管线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和高温、高压等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32、管井下作业,地面应设明显标志并指定专人留守,以确保作业人员和行人安全


33、严禁听力、视力有障碍的员工在铁路和公路作业


34、登高作业前,应戴好安全帽并检查攀登工具及安全带,确保完好。到达工作位置系好安全带后再作业


35、攀登高树,应选择坚固的枝干作为依托,系好安全带作业


36、登标作业不得超过两人。攀登高标应依次向上,攀登前应检查扶梯、栏杆、站台以及觇标各部位结构是否牢固,标材有无损伤,螺丝有无松脱,确定完好后再作业


37、攀登高楼,应了解周围及楼顶情况,尽量避免在楼顶边缘作业,必要时应系好安全绳


38、雷雨来临或遇五级以上大风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39、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眩晕等高空禁忌症及酒后不得从事登高作业


40、露天矿区、高山陡坡和险峻区测量,司尺人员应先勘察后作业


41、坑道内测量,应先勘察坑道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进入坑道作业


42、电网密集区测量,应避开变压器和高压线等危险区,禁止使用金属标尺


 

 

43、电法勘探

①电法仪器外壳、旋钮、插孔等与人身接触部位其内线绝缘电阴应大于10MΩ/500V。供电导线对地绝缘电阻大于2MΩ/km。

②、使用发电机作电源时,应配有可调的平衡负载,严禁空载和超载。其电路与外壳的绝缘电阻应大于5MΩ/500V,发电机外壳对地绝缘电阻应大于10MΩ。发电机外壳应有可靠的安全接地。

③、使用电池作电源时,应配备对地绝缘电阻大于10MΩ的电池箱。

④、放线、收线、转移电极位置及处理供电线路故障时,应设立安全员,严禁带电作业。


44、地震勘探

①爆破作业站应设在上风方向安全区内,并与孔口保持良好的通视。

②爆破作业前应确定警戒线。

③在有射频电源、高压电网和其它电磁波干扰源附近,严禁使用电源起爆进

行爆破勘探。严禁在桥梁、水库、堤坝等重要设施附近进行爆破勘探作业。

④应使用地震专用爆破机进行爆破作业,严禁使用爆破机以外的任何电源进行爆破作业。同一爆破施工现场,严禁使用两套以上起爆网络导线作业。

⑤在爆破井内装入炸药包前,应探明井内情况。井内发生卡塞现象和拒爆时,应按盲炮处理。

⑥在水坑或其它浅水区内爆破,装药点应距水面1.5米以下。

⑦使用导爆索作为震源时,用于挖沟和敷设导爆索的机械未离开沟线,严禁倒车和回转。


⑧收放电缆时,运输汽车的行驶速度应小于5km/h。

⑨排列地震电缆,应使用导向轮和导引拔叉,严禁用手排列地震电缆。

⑩在通航河道、海域进行地震爆破作业,应与航运或海事部门取得联系,设置临时航标信号。


 

45、水文地质

(1)水点调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对水井进行调查,应先观察井壁的稳固情况,在确保人走近井壁不发生坍塌时方可进行测量;

②对钻孔水点进行调查,应熟悉区域地貌、钻孔布置和钻孔深度、结构、形状及口径。


(2)泉水调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山泉水源调查,在遇到风暴、悬崖、峭壁、峡谷、雷雨等情况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②露天泉水源调查,调查人员应确认周围是否是沼泽地或泥泞地,确保安全。


(3)矿坑水点调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下井调查前,应了解矿山井巷涌水量、含水层特点及其变化情况和地下水进入坑道的状态、坑道充水水源、井巷涌水点分布、矿井排水系统等;

②在老矿区、废弃坑道地区调查,应观察坑道口灌水,草遮盖情况。下坑观测应进行坑内有毒有害水体、气体检测。

③在陡峭险峻河岸、容易发生地滑、山崩和塌方的倾斜河岸观测,应采取防护措施。


(4)动态观测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观测员应掌握安全信号含义和发出方法;

②夜间动态观测,观测员应佩戴个人照明器具;

③禁止观测员在草丛、灌木中或其它不易被人发现地方休息。


(5)观测井(孔、泉)布设与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观测孔台应高出地面0.5m;

②选用饮水井或浅井作动态观测点,井口应安装防护井栏;

③选用露天泉井水作观测点,泉井、引水渠、测流池、测流堰等应设置防护栅。


(6)抽水试验点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靠近试验点的渠段及井口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栅;

②压风机抽水试验,高压风管、水管接头应严密、牢固;

③潜水泵抽水试验,潜水泵供电应使用漏电保护器。


46、工程地质

①在工业及民用设施区工程地质施工,对工业及民用建筑物应有监测措施。

②工程地质野外测试,应遵守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③水上工程地质勘察应遵守水上钻探施工规定。


47、环境地质

①梅雨季节,在江河流域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应制定防洪、防涝措施;高原、山区应防泥石流。

②在山地崩塌和滑坡区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应避开雨水多发季节。

③在高原冻土区,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应避开冬季。

④在平原沙漠区,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应避开风沙季节。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