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法国一女高音歌唱家有个美丽的大花园,周末常有人在里面游玩,留下一片狼藉。管家曾想尽办法制止,可无济于事。最后,女歌唱家写了一块牌子立在园门口,之后再没人随意进来了。
牌子上并非“禁止入内”等严厉的话语,而是“请注意!如果在园中被蛇咬伤,距此最近的医院有50多公里,驾车要半个小时。”善意的提醒足以让人望而却步,这就叫作逆向思维。
以往常见的安全警句收效甚微,我们何妨也来个逆向思维,像女歌唱家那样将严厉的警告变成温馨的提示呢?例如将“高压电严禁入内”的警示牌,变成“此地有高压电,它能击穿人的肌体,家人需要您健康”等。
用逆向思维去考虑和处理问题,往往可以从“出奇”出发,达到“制胜”目的。古代司马光砸缸就是逆向思维的范例:有孩子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的性命。媒体屡屡报道污水池淹死作业工人,甚至施救者也被淹死的事故及次生事故,假如那些施救者打开污水池的紧急排污阀,将污水引到其他处理池,也就不会有人搭上性命了。
安全管理中的逆向思维不但要在事故处理中运用,更需应用在防范上。逆向思维最宝贵的价值,就是它对人们常规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破除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模式。假如在给污水池增加池盖和防护网的同时,在池底增加快速排水沟,或在水池中增设上下浮动的能阻挡下落物的网格设施,岂不更好?这种逆向防范的方法比常规施救法要好得多,它可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安全管理不妨来个逆向思维,它能有效提升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尤其是在企业不断更新设备工艺的时代,更需要多一些逆向思维,让它成为创新管理的动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