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安全生产报》报道,天安门等区域防踩踏风险预警系统投入使用。该系统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研发,是全国首个客流风险预警系统,在西单商业区已稳定运行5年。专家表示,应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对人员密集场所提供系统性的安全保障。
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件后,各地接受踩踏事件教训,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大型活动的管理,其中包括暂停或取消一些大型活动,特别的春节期间的大型活动,受得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如:上海第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期间,针对春节期间取消了一些大型活动,有人大代表就提出“大型活动不应都取消”“有一个大型活动我觉得不能砍,那就是豫园灯会,这是一个传统的民族灯会,许多市民老百姓需要它。”春节灯会传统延续了20年,参加这些活动已经是市民的一种习惯,也是市民幸福指数的体现。
对此笔者深有同感,在以往的管理工作中,也包括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在遇到一些问题时,我们的管理者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冲动,采取一禁了之这种简单的管理方法,群众对这种管理方法有这样的总结:“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无非是管理者缺少科学的管理技术,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缺少科学技术的支撑,管理者心里没有底气,没有底气哪来的自信和担当,又怎么能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因此,一禁了之的管理方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
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呢。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不是要捆在人手脚,而是能让人放开手脚。笔者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位学子溺水身亡,他的母亲在经受了失子的巨大伤痛之后。捐赠巨资和儿子遗留下的书给学校修建图书馆,但提了一个要求:哈佛大学的每一个毕业生都必须学会游泳。儿子溺水身亡,没有让这位母亲畏惧水,止于水,捆在手脚,而是激励哈佛学子放开手脚,去中流击水,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吸取教训,这位伟大的母亲思维方式,是不是值得我们的管理者,包括城市的管理者们借鉴呢。
拥挤踩踏事故源于无序,通过科学的管理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保证城市每一个角落的秩序,为城市的活动提供系统性的安全保障,让城市“活”起来,而不是“窝”起来;让城市“动”起来,而不是“冻”起来;让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自由自在的享受城市生活,这应该是我们建设城市、美化城市的目的之一,也应该是一个城市管理的最高境界。
预防拥挤踩踏事故,让城市活起来,首都北京主动作为、主动出击,走在了前面,管理者的底气来源于预警有科学的预警技术,疏导有科学的管理方法,这样的管理才能“管而不死,放而不乱”。
预防拥挤踩踏事故首都北京做出了榜样,值得各地借鉴,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