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向“零死亡”冲刺

作者:刘旸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3月26日

 神华集团立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创新思路,创建新型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实现了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神华集团是一个以煤为基础、煤电路港航油(化)一体化运营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共有52处生产矿井、12处在建矿井,其中有9处高突矿井,20处水文条件极为复杂的矿井,大部分矿井自然发火期较短,既有条件相对较好的矿井,也有瓦斯、水、火等灾害严重的矿井。自1995年成立以来,神华集团立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创新思路,创建新型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实现了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打破传统认识 坚持“零死亡”
  “‘不死人’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愿景,当神华集团以集团理念的形式提出来时,确实面对不少质疑和压力,但作为煤矿企业的负责人,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和胸怀。”神华集团董事长张喜武认为,企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取决于能否实现安全发展。神华集团作为一个以煤为主的企业,安全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煤矿。煤矿安全生产的好坏,又首先取决于广大煤矿员工,特别是各级“一把手”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神华集团提出并践行“煤矿能够做到不死人”的理念,彻底改变了“煤矿生产难免不死人”的传统认识,把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神华集团提出,煤矿虽然是高危行业,但安全生产的决定因素是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进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施严格管理,事故就可以避免。在“煤矿能够做到不死人”理念的引领下,神华集团立足于实践,着眼于效果,激发全体员工的智慧,提炼出了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安全管理理念,以理念指导行动,从源头上控制人的不安全意识和行为,从方法手段上消除了引发事故的隐患,实现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知行合一”。
  目标高,坚持“从零开始,向零奋进”。为了实现“零死亡”的奋斗目标,神华集团严格执行各生产环节的“零目标”控制,努力做到系统运行零隐患、设备状态零缺陷、工程质量零次品、生产组织零“三违”、操作过程零失误、隐患排查零盲区、隐患治理零搁置、责任落实零距离。通过严格管理,大大减少了轻伤以上的各类事故,延长了矿井生产的安全周期。
  定位新,把高危行业建设为安全产业。谈起煤矿,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事故。因为煤矿作为高危行业,时刻面临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灾害威胁。神华集团果断提出“要把高危的煤炭行业建设成为安全的产业”,彻底颠覆了煤矿安全传统的思维定势。经过神华集团上下的共同努力,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千人重伤率等一些主要指标都居世界先进国家煤炭企业的前列。
  管理优,奉行“无人则安,人少则安”的理念。通过提升信息化、自动化水平,神华集团大力应用先进技术与装备,优化矿井劳动组织管理。主力矿井采用了一个综采队每班7人的采煤劳动组织方式,井下通风、变电所、排水等固定场所更是实现了自动控制和无人值守,井下用工大幅度减少,客观上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治理严,坚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瓦斯历来被认为是煤矿“一号杀手”。神华集团坚持认为,只要做到科学管理,将各类隐患当作事故进行处理,就能够将瓦斯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从根本上控制和消除隐患,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这一理念进一步强化了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集中体现了关口前移、超前防范的安全管理思想。
  投入大,坚信“安全投资能产生最佳的效益”。只要煤矿安全需要投入,神华集团就坚定不移地予以保证。在按照规定提取并全额使用安全费用的基础上,还投入了数百亿元用于更新提高安全科技装备水平;针对部分老矿井的人员多、系统复杂等情况,主动在安全投入上给予倾斜,加大生产安全系统的改造力度。
  重点管控 构建风险预控体系
  为了实现“零死亡”的目标,神华集团从2005年开始,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指导下,组织国内许多知名专家,专题研究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经过6年多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的安全管理方法——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就是运用系统的原理,对煤矿各生产系统、各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与人、机、环、管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分析评估;对辨识评估后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危险源数据库,使各类危险源始终处于动态受控的状态。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由5部分构成,一是风险辨识与管理。主要规定了煤矿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流程和职责、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以及危险源监测、预警和消警等要求,其作用是将风险预控的思想和理念全面贯彻到体系运行的全过程。二是不安全行为控制。主要规定了煤矿各岗位不安全行为的梳理、机理分析和管控纠正的要求,其作用是保障每个岗位能严格执行正确的安全程序和标准,防止人的失误而导致事故和伤害。三是生产系统控制。主要规定了煤矿采、掘、机、运、通等生产活动,特别是防突防瓦斯、防灭火、防治水等系统的管控要求,其作用是将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标准全面贯彻到生产各环节,实现动态达标。四是综合要素管理。主要规定了生产系统以外的其他煤矿生产辅助系统安全管理的要求,其作用是实现煤矿安全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参与。五是预控保障机制。主要规定了体系运行组织机构及其安全责任制、体系方针和目标、体系文件化以及体系评价等要求,其作用是保障体系能推动起来和运行下去。
  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相比,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其突出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一是建立了科学的安全管理流程,通过全面辨识各生产系统、各作业环节、各工作岗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明确安全管理的对象,辨识出来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保证管控标准和措施执行到位;二是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到了实处,对体系中的每个管控元素进行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三是实现了超前预防管理,制定了风险控制标准和严密的保障措施,使煤矿安全管理由传统管理转变为“辨识和评估风险—降低和控制风险—预防和消除事故”的现代科学管理;四是突出了风险控制的重点和考核机制,以领导干部和业务部门为主体,开展系统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并落实整改措施,杜绝重特大事故;以区队、班组和一线员工为主体,开展岗位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力争杜绝事故的发生;五是建立了从管理对象、管理职责、管理流程、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直至管理目标的一整套自动循环、闭环管理的长效机制;六是简便实用,便于职工掌握,安全标准具体到某个部门和岗位,以神东上湾煤矿为例,综采煤机司机日常工作需要执行的安全标准仅7条,安全措施仅8条,做成一张小卡片带在身上,就可以随时掌握岗位危险因素和作业规范,保证了每个员工更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按什么标准做,切实形成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格局。
  丰富安全文化建设
  神华集团十分重视安全文化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气息。在白芨沟煤矿长长的上下井主巷道中,到处回荡着安全主题的音乐,悬挂着安全文化标牌,上面既有矿工亲人的照片,也有矿工家人的温情寄语,如“老公,我和儿子等你回家”“爸爸,你的平安就是我们全家的幸福”等,浓厚的亲情文化氛围让一种珍惜生命和眷念亲人的思想情怀油然而生,让职工自觉产生安全意识。神华集团还经常开展面向全家福宣誓、家属井下探亲、事故现身说法、安全文艺汇演、安全漫画展览、安全事故案例展、安全论坛等一系列活动,让职工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认识、陶冶情操。这些丰富的宣教方式,不仅让员工在轻松之余受到了安全文化的感染,还为煤矿的安全发展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从“严格要求”到“自觉行动”
  “严格要求并执行到位”,是神华集团安全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为了确保各项措施和要求能够执行到位,神华集团把每一项制度措施量化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职工,要求职工严格执行,同时根据执行情况实行激励与惩罚并重的机制。通过长期的程序化管理和标准化操作,促进职工把执行制度变成习惯,把遵章守纪转变成为广大干部员工的自觉行动,使安全文化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真正起到了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作用。在神东、准能等公司的维修中心,广大职工还主动开展以“变废为宝,共筑安全”为主题的点缀厂区环境活动,利用废旧配件制作安全雕塑,实现了安全生产与文化艺术的有机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安全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使安全文化的软实力变成安全发展的硬动力。
  神华集团以“煤矿事故可防可控”的先进理念为引领,建立健全并贯彻执行科学适用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严格执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超前控制了安全隐患,从根本上扭转了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还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使广大矿工从思想深处更加珍惜生命、更加重视安全,激发出了搞好安全生产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1年,集团的12处矿井实现了开建以来“零死亡”,6处矿井安全生产达10年以上,25处矿井安全周期超过1000天,全部建成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