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害程度分析
1.1定义:在生产过程中,从事职业活动的工作人员一次或短时间大量接触外源性化学物,造成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而引起职业人群中毒的事件。
1.2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2)防止设备跑、冒、滴、漏。
(3)生产区域内加强通风、排毒。
(4)操作人员要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5)严格化学品管理,在危险危害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处置措施
2.1生产经营场所的人员有神志不清、呼吸道刺激、化学灼伤,现场有关人员向周围人员及领导报警。
2.2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实施现场抢救受伤人员的指挥工作,疏散无关人员。
2.3抢救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佩戴好有效的防毒面具进入有毒环境。
2.4立即打开作业现场的门窗或强制通风,以降低作业现场有毒物质的浓度。
2.5立即将中毒人员脱离现场,到安全地带进行抢救。
2.6中毒人员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与心脏复苏,中毒人员吸入的是剧毒化学品,应采用压胸法进行心脏复苏,人工呼吸时,先清除中毒者口中的呕吐物。
2.7 眼部有化学灼伤者,在现场立即用清水进行冲洗。
2.8皮肤有污染者,立即脱去或剪去污染的衣服、鞋袜后,可用水进行冲洗。
2.9对中毒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较重的中毒人员在自救的同时,立即拨打急救中心(120)电话,进行现场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