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整治工作主要是在规定的范围内,按照我国政府部门对当前土地利用相关规划以及其他土地整治管理要求的相关用途展开工作,通过工程类以及生物类的方法和措施,对农用地、居民点和工矿废弃地以及还没有进行充分利用的土地予以综合性的管理整治,进而保证我国的耕地面积足够支撑国家的完全稳定,达到优化农村生产环境,改善生活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本文将针对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创新;对策
1当前土地整治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注重新增耕地面积,忽略了生态建设的整体性
各级地方政府设置土地整治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新增耕地面积,用于补充耕地占补平衡,在资金使用上主要偏重于土地平整工程,设计上主要保证对新增耕地的要求,在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上做不到和谐共存,对项目的建设规模、新增耕地规模的边界、图斑、地类、地块能较为清晰的设计并组织实施,与周边的环境融洽工程设计的基本很少,资金的使用上基本不存在。
1.2注重项目实施的目的,忽视了项目实施的成效性
从政府部门来讲,设置项目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要产生补充耕地产能指标,特别是原国土资源部门设置的项目,土地开发项目的目的是产生新增耕地指标,土地整理项目的目的是产生补充耕地产能指标,土地复垦项目产生新增耕地面积,用于矿业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对项目完成之后的使用效果管理较为宽泛。有的项目的立地条件较差也要上项目,有的项目适宜性评价上更偏向于农用地甚至耕地,一定程度上造成撂荒、弃耕的现象。
1.3注重耕地等别质量建设,忽视了工程的实用性
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补充耕地政策是土地整治项目设置的“指挥棒”。一定时期对等补充耕地的要求,在某些程度上形成了为提高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而用一切方式增加土壤改良工程措施,上水利设施,增加水浇地面积,进行打井、布设管道等措施。有的强行打井,有的远距离铺设水利网管,有的分级提水,造成水的运行、使用成本过高,农民经济算账划不来,形成部分水利设施的闲置或浪费。
1.4注重项目的工程措施,忽视了生物措施的运用性
农发、水利、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各有工程侧重,有的重点在农业景观,有的主要是水利工程措施,有的突出土壤改良,有的侧重规模面积,在综合生态措施、生物工程上实施的比较少,以致项目功能单一,综合效果不明显。有的在一个区域之内各自实施各自的工程,导致协调复杂化,给项目的报备也带来很大的麻烦,导致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失真。
2 土地整治项目发展的建议
2.1优化土地整治工作的施工招投标流程
当前,很多国家都使用较为科学、有效的无标底评标办法。无标底招标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相对成熟的建设市场,并要求业主在招标经验方面十分丰富。而我国的招标工作还需健全,建筑市场也处于过渡时期,因此采用了综合投标报价评分体系。这一体系主要通过施工图以及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以较为成熟的标底作为评分基础。首先,投标需要最大限度符合招标要求且打分较高,然后以最低报价作为中标。其次,当价格最低,综合打分项得分最高,以最低报价者中标。这种综合投标报价评分体可以在避免投标报价过高的同时,保证中标价格高于合理水平。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中标时出现劣质的风险,又可以获得招标方满意的质量。
2.2深入群众,制定符合实际的建设方案
需要在社会中广泛宣传土地整治相关内容,让公众参与到土地整治的相关工作中,对项目予以全面的了解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使规划设计方案符合实际需求,保证方案设计的更科学、合理。在项目区选择规划确定在以后要及时公示,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聘请农民担任质量监督和调解员,让农民加入土地整治项目全过程。
2.3加强技术创新
土地整治期间,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力度,能够减轻土地整治人员的工作强度,故科研人员要加强土地整治技术创新力度,结合土地整治科研技术创新要点,根据土体有机重构理论,对既有的土地整治技术进行全面优化,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出更多先进的土地整治技术与方法,加大废弃土地修复力度,保证污染土地得到高效治理,进一步提升农村耕地质量。对于科研人员来讲,还要结合实际的应用模式,提升土地整治工程化水平,并运用先进的生态技术,在提高土地整治效果的同时,减少土地资源的损耗。科研人员还要结合相关技术规范,提前做好土地调查工作,并加强土地评价,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在满足土地整治工作需求的基础之上,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土地整治技术体系。土地整治科研人员还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大国土空间开发技术创新力度,保证土地资源得到更好利用。加强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科学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能够更好的缓解自然资源环境压力,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科研人员还要加大“智慧国土”技术创新力度,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并做好资产核算工作,优化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构建智慧国土技术平台,加大监管力度,保证自然资源得到全面监管。
2.4建设先进的科研平台
为了保证土地整治科研平台得到更好建设,相关人员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对科研创新平台中的各项基础条件进行全面优化,结合我国土地整治工作重点内容,运用先进的专业设备,加大土地整治信息化研究力度,不断提升土地整治的科研创新水平。第二,结合创新能力建设情况,引进新型人才,并加强基地建设力度,在提升土地整治水平的同时,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例如,国家相关部门可以结合土地整治科研创新发展需求,建设一定数量的实验室,土体结构与材料研究实验室等等。科研人员还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数据分析与共享,定期进行野外考察,保证各项实验数据更加准确、真实。第三,加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顶层设计,建设更为完善的长效机制,并运用先进的科研评价体系,保证土地整治科研创新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满足国家重要战略发展需求。第四,营造良好的土地整治科研创新氛围,让科研人员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科研人员还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主动学习先进的科研理论与技术,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已经步入多元化融合发展阶段,要求科研人员明确土地整治多功能目标,并进行准确定位,在提升土地整治科研创新水平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提高农村的综合治理水平。
结束语
土地整治项目的相关工作,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地整治地区的用地合理性以及耕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率,但是其开展的时间较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优化和改善,不断在土地整治工作中探索、总结,保证土地整治工作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真正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农民增加更多的收入,成为为民、惠民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