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事故抢险救援要做到科学处置,科学救人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3月24日

 5月26日,湖北省安陆市发展二路北延工程建设工地发生坍塌,1名民工被困。安陆消防中队赶赴现场进行营救,当消防官兵救出民工准备撤离时,土方出现二次崩塌,3名消防官兵和民工被埋在土方下。经过近5个小时的全力施救,被埋官兵和民工被救出,送往医院救治,但皆因伤势过重死亡。

  这是来自凤凰网的报道。看了这则报道后,笔者为3名消防官兵冒着生命危险,抢险救人的精神所感动,同时又为抢险现场没有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感到遗憾。

  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探讨事故抢险救援科学程序,笔者将本次救援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关节点之一:从接警到赶赴现场,孝感消防支队仅用了8分钟时间,可谓行动神速。

  26日上午10点17分,孝感消防支队接到报警称,徐岗村1组工地出现塌方,民工卓俊波被困。孝感支队中心调集安陆中队2辆消防车、10名官兵赶赴现场救援。

  10 点25分,中队长卢亮带着耿家存、万京燕、孙雨豪等3名官兵到达事故现场。

  关节点之二:采取专业方式营救,55分钟被埋农民工得救,营救方法科学、正确。

  耿家存、万京燕、孙雨豪等3名官兵到达事故现场,经过勘察发现,被埋的民工仍有微弱的生命体征。消防官兵向被困人员输氧维持生命体征,并采取专业安全的方式实施营救。经过55分钟救援,被埋民工终于得救,4名官兵抬着担架正向外撤。

  关节点之三:忽视了现场路两边堆满的土石,在前几天雨水的浸泡下,土石松软易塌方的危险。

  事发地路的两边堆满土石,高度约为6 米,中间则为铺设辅助设施的沟,土堆和沟的落差较大,形状如同“漏斗”。另外,前几天当地曾有雨水天气,土方比较松软,是工地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

  就在4名官兵抬着被埋农民工担架正向外撤离时,后方回填土突然大面积崩塌,走在最前方的中队长助理耿家存迅速撤离,但3名官兵和担架上的民工来不及撤离被埋压。

  关节点之四:由于忽视救援过程中次生灾害因素,救援现场应急准备不足,导致二次塌方后,匆忙调动救援资源开展营救。

  二次塌方后,孝感支队指挥中心支队长贺庆紧急调集特勤、云梦、安陆中队官兵增援,还调动了7台工程机械和公安、 卫生、城建等单位200余人实施救援。

  经过近5个小时的全力施救,下午4点30分,第一名消防战士万京燕被成功救出,紧接着,其他消防官兵和民工都被挖出,送到医院实施抢救。其中,3名消防官兵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被埋民工因伤势过重死亡。

  以上4个关节点就是塌方事故救援的全过程。通过梳理救援过程的关节点,我们不难看出,行动迅速,专业救援,是第一次救援成功的可取之处。但是忽视救援过程中的次生灾害因素,现场应急准备不足,是导致救援现场事故扩大,营救迟缓的主要因素,当然土方比较松软,粘性很强,人在坡上鞋子都会沾满泥土且不易去除,人们行走困难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反观本次事故抢险救援的案例,笔者认为,抢险救援作为一种特殊的作业过程,在时间紧,任务重,危险性大的情况下,应贯彻防范第一,排险第一,救人第一的原则,把防范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因素摆在首位。

  因为只有坚持排险与救人同步进行的原则下,我们才能在事故危害范围与安全区之间打通一条适合救人的“生命通道”,为救援人员迅速安全地营救被困人员创造可靠的条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在生产作业之前和作业过程中必须贯彻的一项基本方针,只有通过事先防范,安全操作,安全作业,我们才能实现安全生产。

  同样,事故抢险救援也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只有通过现场勘查,险情辨识和排除,我们才能有效的预防抢险过程中次生灾害的发生。

  事故现场勘查,险情因素辨识和排除,打通生命通道,实施科学救人和安全救人应是我们在事故抢险救援过程中贯彻始终的一个科学程序。

  只有将救援过程科学化、程序化,我们才能有条不紊的实施营救。只有根据救援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我们才能有效避免救援过程中次生灾害的发生或防范次生灾害。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同时也是事故抢险救援应贯彻的一项基本原则。

  我们应时刻牢记科学管理,科学处置,科学救人的原则,使事故损失和人的生命安全损失降到最低。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