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一体化体系基础知识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11月23日

        5、文件化程序、作业指导书、图样;
        6、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
        二十、产品实现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1、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2、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3、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受准则;
        4、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
        二十一、组织应确定的产品要求有哪些?
        1、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2、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3、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4、组织认为必要的任何附加要求。
        二十二、采购信息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1、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
        2、人员资格的要求;
        3、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二十三、组织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受控条件包括哪些?
        答:1、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如产品图样、服务规范;
        2、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文件,如作业指导书、质量控制规范等;
        3、使用适宜的、满足所需的设备;
        4、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以便在过程运作中能够不断监视和测量产品特性及过程特性;
        5、实施监视和测量;
        6、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
        二十四、产品验证的三个阶段是哪些?
        答:1、进货验证;
        2、工序验证;
        3、成品验证。
        二十五、组织处置不合格产品的途径有哪些?
        答:1、采取措施,消除发现的不合格;
        2、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受不合格产品;
        3、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
        4、保持不合格产品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
        5、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其符合要求。
        二十六、组织纠正措施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1、对已发现的不合格,包括产品质量方面和体系运作方面的不合格进行评审;
        2、通过调查分析确定不合格的原因,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3、根据不合格原因提出为防止不合格再发生应采取的措施;
        4、确定和实施这些措施;
        5、跟踪并记录纠正措施的结果;
        6、评价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对于有明显成效的改进应做出永久更改,对于效果不明显的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原因与改进。
        二十七、预防措施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答:1、识别并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分析其原因;
        2、评价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4、跟踪并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5、评价所采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并做出永久更改或进一步采取措施的决定。
        二十八、管理评审输入的信息包括哪些?
        答:1、审核结果;
        2、顾客反馈;
        3、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4、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5、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6、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7、改进的建议。
        二十九、评审输出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1、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2、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改进;
        3、资源的优化配置;
        4、方针和目的的改进。
        三十、什么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作为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是一套系统化、程序化和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核心是企业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规范和有效,逐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 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管理状况,降低职业安全健康风险,从而预防事故发生和控制职业危害。
        三十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是什么?
        答:1.为企业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2.有助于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
        3.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
        4.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
        5.对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6.将在社会上树立企业良好的品质和形象。
        三十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1、采用建立管理体系的方式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控制
        2、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模式;
        3、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以及动态管理;
        4、遵守法规的要求贯穿在体系的始终;
        5、要求全员参与;
        6、适用于各行各业,并作为认证的依据。
        三十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本要素的管理作用是什么?
        答: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具有实现遵守法规要求的承诺的功能;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监控(4.5.1绩效测量和监视)系统对体系运行的保障;
        4、明确组织结构和职责是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前提;
        5、其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具有的独特管理作用。
        三十四、怎样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
        答:1、 必须经过最高管理者批准;
        2、必须包括最高管理者对“遵守法规”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三十五、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应注意什么?
        答: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要与组织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并且必须具备职责、权限和完成时间表等要素,否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规范的管理方案。
        三十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实现体系持续改进,通过周而复始地进行"计划、实施、监测、评审"活动,使体系功能不断加强。它要求企业在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时始终保持持续改进意识,对体系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职业病及其它损失的目标。
        三十七、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辨识危险源时必须考虑:1、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3、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此外危险源辨识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当工作场所发生变化(如办公地点搬迁等)设备设施(如新购进一台搅拌机)及工艺(如由原来的合成生产改为来料加工)发生改变时,都要对危险源辨识重新进行辨识。
        三十八、依据GB/T28001-2001标准,员工应具备哪些方面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
        答:、1、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程序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2、在工作活动中实际或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后果,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效益;
        3、在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程序,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职责;
        4、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三十九、企业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教育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答: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主要有三级教育、特种作业教育和经常性教育三种形式。
        四十、职业健康安全教育与培训应遵守哪些基本要求?
        答:1、企业每年至少应组织一次全体员工安全培训,必须培训职业病防治的法规、预防措施等知识。
        2、生产岗位管理和作业人员必须掌握并能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掌握生产现场自救互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展相应的演练活动。
        3、危险化学品使用与贮存岗位、生产性粉尘、噪音等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员工必须接受上岗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规教育、岗位劳动保护知识教育及防护用具使用方法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四十一、识别危险源应考虑哪六种典型危害?
        答:1、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
        2、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
        3、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
        4、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
        5、人体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危害;
        6、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引起的发病危害。
        四十二、识别危险源应考虑哪三种时态?
        答:1、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
        2、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态。
        3、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发生的危险因素。
        四十三、危险源的更新应注意哪些情况?
        答:1、相关法律法规变化时;
        2、在工作程序将发生变化时;
        3、开展新的活动之前;(如新建工程等)
        4、采用新设备、设施前或设备技术改造后投入使用前;
        5、采用新的物质时;
        6、发现新的危险源时。
        四十四、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
        答: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内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还包括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等管理方面的内容。目的在于防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四十五、制定环境方针应确保它做到哪些方面?
        答:1、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2、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3、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它要求的承诺;
        4、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5、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
        6、传达到全体员工;
        7、可为公众所获取。
        四十六、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1、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2、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3、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4、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5、企业应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四十七、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总体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答:、1能够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2、重大环境因素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3、已建立并有效运行的自我完善机制。
        四十八、识别环境因素应具体注意哪些方面?
        答:1、选取各部门的活动、产品及服务;
        2、考虑各部门的活动、产品及服务对环境的影响;
        3、考虑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的要求;
        4、考虑相关方的要求;
        5、环境因素识别排查时应充分考虑到“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6、还应充分呢考虑七个方面环境影响,即: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噪声的影响、土壤的污染、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资源能源的消耗、生产活动对周围社区的影响。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