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建塑“3+6”特色安全文化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

  
评论: 更新日期:2017年08月16日

我们济宁三号煤矿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着眼于安全生产“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全面启动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实施“3+6”安全文化管理,初步形成了一套与现代化矿井管理相适应,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体系,推动了矿井安全工作沿着良性轨道健康发展。

  一、提升境界,整合创新,“3+6”特色安全文化构建形成新形势下,煤炭行业正在形成一种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的趋向和潮流,这既是国家安全管理的大方向,也是煤矿与时俱进的新方式。济三煤矿适应这种形势发展,逐步升华“以人为本、法情并重、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和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

  作为投产时间比较短的新矿井,我们起初把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技术及装备水平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矿井快速发展,2003年以年产1008万吨被收录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成就了“三年三个台阶”的显著成效。在实践中我们感悟到,安全是媒矿的命根子,没有安全,就没有媒矿的一切,和谐矿区建设也就无从谈起。技术装备、安全制度、强制管理等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要实现根本的安全,最终出路还在于高层次的安全文化。因此,我们在集团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年”活动中先行一步,在公司领导和有关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外出学习取经,分层次座谈,全员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大讨论”,从职工群众中广泛征集安全文化理念。在此基础上,我们精心研究,设计方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为、六预,简称为“3+6”安全文化管理新模式。“三为”指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预防为主,“六预”指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其内在涵义就是实施“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突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抓住“预防为主”这一安全工作核心,以先进的文化理念贯穿融合,通过从预教到预防一套闭合、量化、务实的工作方法,时时把职工凝聚于安全管理之“魂”,遵守于安全管理之“道”,塑造全新的安全管理之“形”。
我们在构筑“3+6”安全文化管理模式过程中,把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确定为“关爱生命、享受健康生活”,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放在了突出位置,体现了现代安全管理的“人本性”。把职工群众作为建塑安全文化的主体,发动职工群众广泛参与,使安全文化根植于群众,服务于群众,被广大职工群众认可和接受,形成共识、共知、共为,体现了现代安全管理的“群众性”。注重发挥文化管理的规范功能,通过点滴小事积累、文化要素渗透、教育培训规范、岗位技能锤炼,时刻纠正职工身上不正确的行为,建立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体现了现代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强化超前、预防、科学的安全风险理念,通过“六预”流程实施,时时、事事、处处、人人预防,促进安全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体现了现代安全管理的“预防性”。把安全文化建设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面”有机统一,体现了现代安全管理的“系统性”。人本性、群众性、规范性、预防性、系统性“五个”特性,适应了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蕴涵了济三本土个性。

 

  二、营造氛围,精心组织,“3+6”安全文化管理扎实推进

  (一)渗透理念,广泛营造氛围。我们多形式、多层面、全方位的强化理念渗透,以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实现安全理念的全员认同。印发了《安全文化手册》,使职工达到人手一册,学有内容;采取全员脱产集中学习与职工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全员对理念熟记于胸;统一设计印制了安全文化标识,形成直观形象的视觉冲击;对罐笼进行具有音效功能的电梯化改造,成为连接井上下安全文化的特殊通道;对工广道路名称赋予文化内涵,对工业广场、区队会议室、井上下候罐室、井下主要作业场所等进行安全文化修饰;建成了由十个展区组成的井口安全文化环形长廊和独具特色的地面安全文化广场、区队安全文化园地、井下安全文化巷道,既形成了具有济三特色的安全人文景观。实现了安全理念的“外化于形”,达到了入耳、入心、入脑的效果,形成了“声”、“形”兼备,动静结合的全方位、全覆盖的大安全文化氛围。众多来矿参观考察指导的各界人士对矿井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风貌给予了较高评价。

  (二)整合制度,规范行为养成。坚持继承创新,对传统安全管理制度赋予全新文化内涵系统整合,固化安全理念,初步形成了一套闭合、量化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既保证制度管理的严肃性,又不失文化管理的情理性,实现了传统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有机衔接。我们立足培育本质安全型职工,坚持班前班后会礼仪设定,按要求朗诵理念、安全宣誓、上下井行走列队、乘坐车辆罐笼排队;抓职工岗位行为规范,建立严细的岗位操作标准,动态考核,使职工对制度的理解转化到作业行为当中,安全行为养成逐步达到了明晰化、具体化、标准化。
(三)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我们把建塑安全文化当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矿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安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划分了决策管理层、专业管理和指导实施层、组织落实层、现场实施层“四个”责任层次,逐级落实了管理、执行两大安全主体责任。明确规定各单位领导是本单位、本部门安全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设计者、第一宣传者和第一身体力行者,并由矿纪委、督察办对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履行情况实施效能监察和责任追究,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抓好安全文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压力感。同时,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工作方法,成立专门的安全文化建设督导推进小组,对整个安全文化建设实施全程检查、督察和考核促进,坚持“沉下去”--及早发现纠正各单位出现的倾向性问题;“浮上来”--研究、制定针对性指导措施,使全矿安全文化建设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三、强化“六预”流程实施,“3+6”安全文化管理沉底见实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六预”作为安全文化向管理渗透的实质内容,我们将其纳入安全管理的各个流程、各个环节、各个岗点加以实施,使安全文化得以具体化、系统化,无形变有形,促进了矿井安全形势的稳固发展。

  实施预教,提高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和应知应会素质。我们强化宣贯,固化理念,以文化心,形成共识,引导共为。积极营造矿井大文化氛围,井上下实施安全人文工程,通过环境熏陶,增强干部职工对安全的渴求;综合运用亲情、热情、友情、真情“四情”文化手段,把环境、亲情、案例、联手、三违惩戒、安全活动日“六项教育”纳入预教流程规范实施,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突出安全亲情文化培育,定期开展分析、走访、谈心活动,通过生日祝福、“亲情卡”帮教、“连心桥”沟通等架起了单位与家庭的安全信息桥梁,领导、同事、亲人的“一声问候、一声祝福、一声提醒”唤起职工安全意识。强化安全培训,提高各级安全主体应知应会素质和技能,有效避免了因为不懂、不会、不熟练而违章、违规或过失造成的事故。实施预测,动态掌握安全危险性因素。我们在通过预教逐步提高干部职工安全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以文化的观点,系统工程的思想,科学化、数量化的综合处理方法,全时空、动态的对现场危险源进行认真分析预测,全面掌握矿井安全状况。在预测内容上,既强化安全灾害、系统预测,更加注重动态预测和行为预测,将现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全部纳入安全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在预测现场落实上,设置现场预测牌板,记录反映各级安全主体在现场监管、作业过程中随时排查的安全隐患。在预测责任落实上,创新实施《安全不放心事落实整改卡》和《安全不放心人监督教育卡》,分别落实基层区队长、支部书记责任,较好地控制了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为超前制定防范措施奠定了基础。实施预想,实现对安全预测的动态弥补。充分利用安全文化的群体参与功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区队、班组组织开放式、针对性、走动式三种预想,为他人着想,为自己着想,无约束地想象工作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后果,实现对安全预测的动态弥补。实施预报,传输预测预想结果。对预测、预想出的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以矿、专业、区队、班组“四级”预报的形式,准确及时的通知责任单位和个人,确保防范措施有效落实。目前,干部职工正逐步养成像关心天气预报一样,关注现场安全的良好习惯,撑起了自我保护的“安全伞”。实施预警,增强思想上的安全警惕性。我们通过安全物质文化的有效“形体”和“器物”,对预报反映的安全隐患,根据潜在危害程度,进行一般、紧张、紧急三种状态预警,强化思想上的安全警惕性和行为上的规范性。用强制性、禁止性的警告、指令警示牌、个人预警通知单约束安全行为,实现对“人”的预警;用各种标识牌对具有安全危险性的设备、设施、物料进行安全标识,提醒注意和警惕,实现对“机”和“物”的预警;在作业过程中,用语言、声音、信号等方式和提醒警示牌对具有安全危险性的作业地点、环节进行警示,实现对“环境”的预警。实施预防,及时准确解除现场安全隐患。建塑安全文化旨在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向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转变。按照这一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把“3+6”安全文化管理落脚到预防管理上。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作业规程和措施,进行源头预防。强化“双基”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狠抓安全质量动态精细管理,遏止安全隐患滋生;准确把握安全硬件投入,确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和必要的保护装置齐全完好;对井下顶板、水、火、瓦斯、煤尘等重大灾害制定实施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落实相关措施,精心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实现过程预防;对安全不放心人,落实专人监护,实现个体预防。通过源头、过程、个体预防的实施,现场安全隐患得到超前控制、有效治理、及时解除,矿井安全基础日益稳固。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