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

  
评论: 更新日期:2018年11月26日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抓基层、打基础,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努力为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而努力。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树立全面抓、动态抓的理念,进一步深化瓦斯治理、地测防治水管理,全面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努力减少事故总量、遏制重特大事故、降低百万吨死亡率,为实现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重点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突出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夯实两基:基层、基础
             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要把安全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班组。班组要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指示指令,在基层贯彻到底。要从建立标准体系、对标达标、考核奖惩等环节着手,把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广泛开展起来,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尽快建成安全质量标准化样板矿井、样板班组,夯实煤矿安全工作的基础。同时扎实做好采掘计划的审批、实施,煤矿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完善,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制定,各种图纸的及时填绘、定期交换,加强班组建设、现场管理等基础工作。
        (二)用好两支队伍:矿级领导带班、五人小组
             要多管齐下,做好矿级领导带班和“五人安全监管小组”两支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的煤矿管理队伍,
        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的入井跟班制度,成立跟班领导小组,坚持24小时跟班制,跟班领导、股室、队组管理干部必须与职工同上同下。尤其是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除了例行跟班下井外,经常突击入井检查,发现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正确指挥生产,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自五人小组监管以来,小组成员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日监测、周报告、月分析”,即“日监测”:每天现场管理人员对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时段生产过程都要做到监测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同时保证做到工人不出井、管理人员不下班。“周报告”:就是小组成员将每一周的工作情况及时梳理、总结,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月分析”:就是小组成员每月要召集矿有关人员对当月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并安排下月工作,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心中有数。
        (三)建设两制:体制、机制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落实机制,及时建立健全完善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股室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工种的安全岗位责任制。按照《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并落实各级安全第一责任者的安全责任。各级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必须确保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完全分解和落实,坚持管人、管事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同时必须以法律法规为根据,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考核细则为依据,以实测数据为凭据,实施严格的考核。明确责任,落实专人负责,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不懈地认真执行,形成落实机制,保障各项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四)抓住两重点:瓦斯、水害防治
             在瓦斯治理方面,我矿时刻保持对矿井瓦斯治理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清醒认识,把瓦斯治理作为矿井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关键。一是设置瓦斯治理机构,并重点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职责明确的瓦斯治理责任制。二是瓦斯检查员严格按照瓦斯巡回检查路线图表进行检查,杜绝空班、漏检、假检。三是我们从源头强化控制,保障各类瓦斯检测设备的灵敏可靠,各类瓦斯设备传感器的安装、使用、校验,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四是调度室监控系统由专职人员24小时值班,一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五是巷道局部通风机由指定人员管理,保证正常运转,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在水害防治方面,我矿按照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要求和文件精神,始终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全面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一是牢固树立“有掘必探、有采必探”的理念,结合矿区实际编制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探放水设计,制定探放水现场作业安全措施,在采掘过程中严格落实探放水措施,二是矿值班领导、专职技术人员定期检查防治水工作措施落实情况,技术人员随班下井指导,确保防治水工作做到“防范排查常态化”。三是我矿严格做到“有疑必停”,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雾气、底版鼓起等异常现象时,必须停止生产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并及时进行治理,确保实现“治理排除及时化”。四是打造一支队伍。为抓好我矿防治水工作,成立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和专业探放水队伍,确保防治水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问。同时,为切实提升我矿管理和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采取积极措施着力打造一支监管和从业队伍。五是夯实硬件基础。我矿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设计探水钻孔,先后购买了4台探水钻,加大探防水力度,使防治水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为下一步煤矿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可靠保证。
        (五)实现两全面: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全面实现质量标准化
         为提高全矿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增强依法自我安全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以培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为重点,为我矿安全生产工作和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是加强安全培训的组织领导。把安全培训工作纳入煤矿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加强和完善安全培训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二是做好全员培训。新入井人员、新上岗人员都要做好岗前培训,从思想深处和意识上让他们掌握安全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增强职工全员安全意识。三是做好到期证件的复训审证工作。正副矿长、总工程师、专职安全检查人员、股长、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转岗、换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的普通工种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都按要求参加培训和复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四是提高培训质量。实行教考分离,加大对学员所学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每次培训都组织严格考试,考试不及格的要进行补考,提高培训质量,杜绝不合格人员上岗。五是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按专业、以队组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市、县和公司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和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
            为全面实现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我矿在以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高标准、严要求、分阶段、有计划的完善标准化“硬件”“软件”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深入开展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精化、细化、量化各岗位质量标准和单项工程质量标准,狠抓生产过程中的工作程序化、操作规范化,实现工作结果的安全质量标准化。
        (六)狠抓两落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我矿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了安全责任主体,矿、股室、队组三级责任明确,各负其责。因检查疏忽,没有查出隐患,出现问题的,追究矿分管领导的责任。查出问题,未及时落实,出现问题的,追究股室人员的责任。队组长未及时处理,出现问题的,追究队组长的责任。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通过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强化两个责任主体,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矿到股室、队组、职工,层层得到落实,实现安全长治久安。
        深入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实施煤矿重大隐患闭环管理办法,有效治理重大隐患。健全完善煤矿重大隐患分级管理、挂牌督办制度,抓好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我矿坚持每月至少进行3次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活动,由隐患排查治理办公室牵头,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各个专业股室参加,对于查出的安全隐患,由隐患排查治理办公室以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形式下发所在队组,所在队组按照“五落实”原则,逐条逐项严格按照“四闭合”进行处理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上报矿隐患排查治理办公室备案复查。对没有按期整改的隐患,查明了原因,限期整改,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了跟踪监管措施。通过建立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建设活动,落实安全责任制,不间断地组织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优化了安全生产环境,强化了现场安全管理。
        (七)培育两心:责任心、事业心
             加强广大干部职工自身建设,牢固树立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严格落实岗位职责。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在现场管理中要做到“勤、精、严、细、实”。“勤”就是勤检查,勤督促,勤走动;“精”就是精心安排,精于管理;“严”就是严格制度管理,严于律己,严格把关;“细”就是心细,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细心研究,找出对策,落实整改;“实”就是将各类规章制度、技术措施责任到人,落到实处。通过以上要求,树立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三、保持平常心态、正常工作状态和连续均衡的生产动态。
             煤炭企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工作能否搞好,关键在于是否保持平常心态、正常工作状态和连续均衡的生产动态。
        保持正常心态:不管是多年的工作内容,还是第一次接触的,都要保持一个正常的工作心态,每个工种都要不得半点马虎,粗心大意是安全生产的天敌。
        正常工作状态:学一行,专一行,爱一行。“既来之,则战之;既战之,则胜之”,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的时候就应该专心工作,不想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做到忙而不乱,有序的开展工作。
            连续均衡的生产动态:严格地遵守和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既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他人负责。安全受影响,就必然会影响职工队伍的稳定和正常的生产,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信誉及企业的形象,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影响更是难以估量,所以安全有保障,生产才能正常,才能保证连续均衡的生产动态。
        四、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企业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转变安全意识,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和乐观旁观思想,相互搭台,做好安全补位。要知道有效监控过程永远比事后排查原因重要,要坚决摒弃老好人主义,工作中做到 “严、细、实、勤、恒”,要超前预防,提高应急、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
            二是部门由监督向服务、监督并举转变。各级管理人员要以身作责,切实履行职责,要“动”起来,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深入一线,身体力行,带头实干,带头落实,以一种服务、监督并举的态度切实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一切问题。
        三是安全检查工作从主要查隐患向同时查隐患和产生原因转变。制定隐患排查分析报告制度,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查处隐患的同时要分析隐患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真正唤起每个人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
        五、开好三级安全例会
        每月市县、县矿、矿队分别召开三级安全例会,这就要求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同时共同交流学习,安排部署工作,联合解决日常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
        六、建好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为全面贯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临煤工发【2010】282号)文件精神,用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全面推广人员定位系统;不断提高通信、压风、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建立健全应急避险设施。
        1、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立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加强设备和系统维护,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加快监控系统区域联网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确保网络和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其监测、控制和避险预警作用。矿必须立即按照规定配足井下瓦斯、CO、风速等监测传感器,定期对其进行调校,保证监控准确有效。通过建立健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CO浓度、温度、风速的动态监控,完善紧急情况下及时断电撤人制度,为全矿安全管理和避险救援提供决策、调度和指挥依据。全矿监测监控系统必须按规定时刻保持完好和正常工作状态。
        2、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科技成果,建立完善井下人员管理(定位)系统,加强入井人员管理,随时准确掌握井下人员的动态分布情况;健全机构和相关制度,积极稳妥做好系统推广和在用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在用系统必须符合AQ1048-2007的要求;强化维护维修,依法规范服务,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防治超定员作业、监督领导干部下井带班等工作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系统在现场管理和预防事故方面的功能。通过建立健全人员定位系统,实现对煤矿入井人员的动态管理,准确掌握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情况,加强对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及时有效避险。
        3、按照规定建立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一要为井下作业人员配备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为灾变发生后人员快速脱险到达安全避灾地点提供支持,构成井下第一级紧急避险;二要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局部区域建设临时避难硐室,配备一定数量的食物、饮水和呼吸支持系统,使逃生人员能够就近快速进入安全环境紧急避险,构成井下第二级区域避险;三要在采区附近或井底车场建设固定式避难所,利用贯穿岩层到达地面的钻孔或井下自生氧装置以及压风、供水、通讯等系统为避难所内持续输送氧气和洁净水,实现通讯、环境监测等功能,具备可靠等待救援的能力,为整个采区或矿井避灾人员提供应急避难空间,构成井下紧急避险系统。通过建立避难硐室等紧急避险系统,实现我矿井下灾害突发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避险,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应急的生存空间。
        4、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时期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压风自救系统。矿必须安装地面压风系统,空压机必须安装在地面;井下压风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通过完善压风自救系统,确保在井下发生灾变时,现场作业人员有充分的氧气供应,防止发生窒息事故。
        5、按照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都能够实现在灾变时期为井下被困人员提供应急供水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井下供水系统。永久性防尘水池容量必须满足用水量要求,并设有备用水池;供水管路应敷设到所有能产生粉尘和沉积粉尘的地点,并且在需要用水冲洗和喷雾的巷道内按规定间距装设三通及阀门;要加强管路维护,保证阀门开关灵活。通过完善供水施救系统,在灾害发生后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清洁水源或必要的营养液。
          6、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主要硐室、采掘作业地点设置联络电话,且重要场所的电话必须采用直通式电话;要依靠科技进步,研究推广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使有线和无线通讯系统互为备用,提高井下通讯系统的可靠性和抗灾变能力;要在采区、矿井等高点设置电话,保证发生水灾时能够为被困人员提供通信联络。通过完善通信联络系统,实现井上下和各个作业地点通信通畅,为防灾抗灾和快速抢险救灾提供准确信息。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