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工贸企业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专项应急预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17年08月08日

居委会要对外来人员及时进行摸底排查,及时发现疫情的苗头,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做好社区的卫生监督工作。
6.3预警结束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病人经医学观察确诊病因,或疑似病人经治疗处理后确认康复,厂区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应急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根据 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后发布预警结束通报。
7信息报告
本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当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事件时,发现人或病员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报告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或职工医院。
职工医院发现传染病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向厂部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后,企业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要立即用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逐 级上报集团公司,报告时间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同时按规定通报所在地区卫生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
8应急响应
8.1响应分级
一般事件:当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发现人或病员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通知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 员或职工医院。职工医院院长作为此级响应责任人向应急指挥部报告,联动职工医院、厂工会、车辆管理中心、居委会、宣传部门。
重大疫情和特大疫情:职工医院、生活服务公司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应立即向厂部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报告,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命令启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应分别通 知应急指挥部人员及应急救援机构的各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理。
8.2响应程序
8.2.1 一般事件
当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发现人或病员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 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通知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 或职工医院。职工医院应成立专门的发热门诊,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对疑似 病人及时进行甄别,并予以有效隔离,同时向上级疾病控制部门进行报告,根据 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统一专人专车转运至定点治疗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应急救援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主任作为此级响应启动责任人。
8.2.2较大疫情和重大疫情
职工医院、生活服务公司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应立即向厂部或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报告,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命令启动“群体性不明原因 疾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应分别通知应急指挥部人 员及应急救援机构的各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理。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作为此级响应启动责任人。
8.3应急处置
8.3.1前期处置
当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发现人或病员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 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通知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或职工医 院。应急处理工作应实行边调查、边抢救、边处理、边核实,科学有序、及时有 效控制事态发展的原则,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尽快判定事件性质,评估其危害度, 并根据疾病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已有的疾病控制实践经验,选择适宜的应急处置措施。
8.3.2启动预案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启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 病应急处理预案。根据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级别、处理需要,各部门及时到现场配合协调处理。
8.3.3应急到位
接到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报告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需要,在厂内调集征用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立即派出医疗小组赶赴现场, 开展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等应急处理,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提请派出专家进行指导和协助开展工作。
8.3.4初步核实、分析病因、调查与控制兼顾
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进一步核实,对所有患者进行个案调查。了解流行病学史、体征和检验结果,追寻共性特征在采取适当措施的同时,应尽快查找致病原因。
通过现场疫情调查、环境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分析探索 引起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因。对有些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别是新出现的 传染病暴发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查明病原的,应尽快查明传播途径及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病因〉,以控制疫情蔓延。
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处置,需坚持调查和控制并举的原则。在事件 的不同阶段,应根据事件的变化调整调查和控制的侧重点。若流行病学病因(主 要指传染源或污染来源、传播途径或暴露方式、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不明,应 以调查为重点,尽快查清事件的原因。流行病学病因查清后,应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8.3.5寻找病因线索
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临床治疗结果及转归等资料进 行分析,为判定疾病主要影响的器官、病原种类、影响流行的环节提供最基本的 线索。病因线索的调查先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查找病因线索,然后逐步细化。
(1)根据起病方式、发热(热度、热程、热型〉、病情进展、常规检验结果,判定是感染性疾病,还是非感染性疾病;
(2)考虑为感染性疾病时,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诊断性治疗反应,进一步判定是细菌性、病毒性,还是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再判定有无传染性,然后通过临床综合分析提出可疑的病原;
(3)考虑为非感染性疾病时,需先判定是否为中毒。各类中毒都有相应的靶器官,根据疾病发生经过、毒性特点确定中毒的可能性。同时结合进食、职业史等暴露资料,寻找可能引起中毒的毒物线索。
综合分析疾病的分布信息,以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在合理的、能被调查事实所支持的、能解释大多数病例的前提下提出病因假设,包括致病因子、危险因素及其来源、传播方式〔或载体〕、高危人群等。
8.3.6综合控制措施
(1)救治危重病人,隔离治疗病人和疑似病人。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寻找共同暴露者。
(3)排查可疑致病源。
(4)对疫点的处理,对可能污染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
(5)启动预警机制,进行公众健康教育。
(6)做好医护人员的合理防护。
(7)应急救援工作人员进入疫区时,应先喷洒消毒、杀虫剂,开辟工作人 员进入的安全通道,对工作人员采取保护性预防措施,对疫点和可能污染地区采样、进行现场检测。
(8)重症病人立即就地抢救,待情况好转后再转送隔离医院,其他病人和 疑似病人应立即就地隔离治疗或送隔离医院治疗。治疗前必须先采集相关标本, 立即封锁疫点,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虫、灭鼠,配置必要的隔离防护设施。
(9)根据初步调查结果,确定隔离范围,提出大、小隔离圈及警戒圈的设置意见,报当地政府应急指挥机构批准。
(10)严格实施消毒,谨慎处理人、畜尸体。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根据需要 采集有关检验标本。
(11)病人家属和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在洗澡更衣后,送往隔离场所留验、 观察,并采取预防性服药等措施。新设立的隔离场所使用前须进行消毒、杀虫、灭鼠,配置必要的隔离防护设施。
(12)疫点周围小隔离圈内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场所、环境、动植物等须进 行消毒、杀虫、灭鼠等卫生学处理。
(13)对大、小隔离圈内的人群应进行全面的检诊、检疫,并酌情给予化学 药物预防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如发现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应立即送往隔离医院 治疗或隔离场所留检,观察。全面搜索大隔离圈的患病动物和动物尸体,所有动 物应一律圈养。
(14)对疫点、小隔离圈及现场临时隔离场所的消毒、杀虫、灭鼠效果进行 检测。根据需要捕抓动物、昆虫标本送检。积极开展卫生防病宣传,加强食品、饮用水的卫生管理。
(15)参加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按要求进行防护,每天工作结束后用水彻底清洗身体,并接受医学检诊。
(16)当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暴发不能有效控制时,为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对部分健康的运行、检修和管理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居住,统一食宿,减少外界接触,以保障上述人员不被感染。
8.3.7开展群防群控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时,居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发动群众,团结协作, 群防群控,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及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 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疏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职工和家属宣传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8.3.8健康教育和技术培训
(1)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地区要迅速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综合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要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做好自我防护,尽量避免与可疑病例接触,发生类似症状时及时主动就医。
(2)针对事件性质,有针对性的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健 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消除公众恐慌心理,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3)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及时组织相应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敏感性。
8.3.9开展医疗救治
当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在开展病因推断、采取综合控制措施的同时,启动医疗救治工作机制,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 分别管理,对疑似患者及时排除或确诊。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和医疗废物处 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同时做好疫情报告。
8.3.10资料整理归档
(1)报告记录;
(2)应急处理机构组织形式及成员单位名单;
(3)调查处理方案;
(4)调查及检验、诊断记录和结果材料;
(5)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材料;
(6)总结及其它调查结案材料。
8.4应急结束
在本厂所辖区域,应隔离时间段内,已隔离病员均得到有效治疗,且未发生 新增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时,由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报告应急救援指挥 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由组长或当地县级以上政府官员宣布“群 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结束。
9后期处置
(1)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结束后,按照把事故损失和 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原则,及时做好生产、生活恢复工作。
(2)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牵头核算救灾发生的费用及后期保险和理赔等工作。
(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调查组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按照“四不 放过”原则,及时、准确查明传染病疫情的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防范 措施,落实责任制,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4)应急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 文件等资料,组织各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 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总结评估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10应急保障
10.1应急队伍
按照公司《安全生产危急事件管理实施细则》及各部门工作职责,各部门成 立相应的应急队伍,并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和演练,做好日常应急准备检查工作, 确保危急事件发生后,按照突发事件具体情况和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及时到位,具体实施应急处理工作。
10.2应急物资与装备
职工医院必须储备足够量的治疗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药品和防护器械,如眼镜、隔离衣、防毒面具、防护手套、口罩等。
10.3通信与信息
公布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救援有关的上级单位、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电力监管等机构联系方式。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卫星电话保持外界联系,安排专人与外界沟通联系。
10.4经费
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组长负责保障本预案所需应急专项经费,财务管理部门负责此经费的统一管理,保障专款专用,在应急状态下确保及时到位。
10.5其它
(1)各部门接到应急救援的通知后,应立即奔赴事故现场,根据各自的职 责对危急事件进行处理。
(2)制做表格分发到各部门,对各部门人员的体温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疑 似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3)设置安排观察区域,对隔离人员进行观察。安排好被隔离人员的生活 必需品的配给,使其能安心配合隔离。
(4)做好厂区各出入口及隔离观察区的警戒工作,隔离区处设置明显警戒。
(5)禁止非本单位人员乘坐本厂车辆,随时对厂属车辆进行消毒。根据需要派出专用车辆参加救援工作。
(6)安排好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配给,使其能安心配合隔离。
(7)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疫情来源、可能的传播途径及范围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对生活区的居民进行监督检查。
11培训和演练
11.1预案演练
应急预案应每两年开展一次演练,对所有参加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知识培训, 使各级人员能熟练掌握预案内容。每次演练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估并认真总 结,不断完善、强化和提高各项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
11.2培训
要积极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传染病的预防常 识和不明原因疾病的上报和处理程序,提高员工守法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12附则
12.1术语和定义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 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 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12.2预案备案
本预案经应急指挥部审批后上报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上级单位备案。
12.3预案修订
本预案应适时进行修订,最长期限不超过三年。
12.4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订、解释。
12.5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13附件
13.1应急机构和人员联系方式
(1)各单位应急机构及联系方式
(2)相关单位、部门、组织机构或人员名称及联系方式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联系电话:
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分(子)总值班室联系电话:
集团公司总值班室联系电话:
传真:
13.2应急救援队伍信息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