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200t/h锅炉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14日

摘要 应用金相、X-ray衍射、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及宏观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t/h锅炉过热器爆管的原因,对氧化的产生及其影响和裂纹在弯头形成的原因进行讨论。

关键词 锅炉 过热器 爆管 氧化

1、概况

某厂#3炉对流过热器西44排外侧弯头在运行5.6万小时后爆裂,此前对流管已有过两次爆管事故。该炉为SG220/9.8-M295型煤粉炉,过热蒸汽设计压力为9.8MPa,温度为535℃,对流过热器材质为12CrlMOV,规格为(42×4.0,入口烟温890℃。

2、试验内容及结果

2.1、宏观检验

爆口位于弯头外弧侧,张口 较小,长41mm,最大宽度3mm,从断口看,裂纹首先在弯头外表面产生,然后向两侧及内部扩展成台阶状,最后撕裂形成剪切唇。断口表面已严重氧化,从氧化程度看,裂纹扩展经历了很长时间。

爆口及其相关管段几何尺寸测量数据见表1。

见表

由测试数据可知,管子胀粗不明显,椭圆度也在规定范围之内外氧化皮较厚,管壁减薄严重。导致弯管段壁厚严重减薄的原因为:

(1)弯管时变形不均匀导致壁厚减薄。

(2)氧化腐蚀较严重使壁厚减薄。

2.2、化学成份分析

取爆管材料进行化学分析,分析结果列于表2。

见表

结果表明,对流管化学成份符合国标要求。

2.3、 显微组织分析

爆口中心组织为铁素体+碳化物,珠光体区域消失,珠光体球化4~5级。内外表面均布满向内延伸的氧化裂纹,尤其外壁,有许多氧化及蠕变裂纹,在高温环境中,氧与基本发生化学反应,氧通过晶界向内扩散,尤其晶界裂纹的产生,为氧的扩散提供了通道,成为过热器开裂的裂纹源。

距爆口175mm处向火侧及爆口背火侧珠光体也完全球化,蠕变孔洞不很明显。

2.4、扫描电镜分析

爆口内外氧化均较严重,经X射红衍射分析表明,外层氧化皮主要为Fe3O4,靠近管壁的内层主要为Fe3O4+FeO。外壁主要为FeO+Fe3O4+Fe2O3+Ca-SO4等。FeO只有在高于570℃才能形成,从高温冷却时,FeO可能夹在Fe3O4之间保留到室温,这表明爆管前管壁温度曾高于570。

3、 分析讨论

3.1、 爆口宏观、微观形态均为长期过热特征,组织老化,并伴有蠕变损伤,断口扫描结果与宏观及微观分析结果相符。

3.2、氧化问题

12CrlMoV钢在580℃以下抗氧化性能良好,535℃时的平均氧化速率0.05mm/a,而爆管在使用仅7年后内壁氧化已达0.5mm,说明管壁温度已超过535℃,长期处于过热状态。氧化物相结构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

内壁氧化皮一旦形成,使管壁与蒸汽的热传导减慢,促使壁温进一步升高,又加速了氧化过程,这种循环的氧化过程,使管壁一直处于过热状态,促进了珠光体的球化和蠕变孔洞、裂纹的形成。这种沿晶氧化裂纹从外壁产生,逐渐向内壁扩展,直至穿透管壁,造成爆管。

3.3、弯头材质老化及蠕变裂纹较直管严重的原因为:钢管弯制时,弯头背弧侧管壁减薄,加上氧化造成的管减薄,使弯头应力增大。在弯管和直管的交界处,蒸汽产生涡流,造成局部温升高,局部应力和温度的升高,加速弯头材质老化和损伤,故首先在弯头处爆裂。

3.4、此前的两次爆管均处于该管附近区域,说明过热爆管是由燃烧引起的火场偏移,使一定范围管壁超温。

4、结论

(1)此次过热器爆管系长期过热所致。

(2)爆管的性质为宏观脆性断裂,断裂原因是长期过热形成蠕变裂纹,管壁表面的氧化与蠕变交互作用加速了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当裂纹达到一定尺寸后即快速扩展,导致爆管。

(3)应力和温度不同,使爆破首先在弯头外弧发生。

5、采取的措施

爆管后对运行记录进行了检查,发现对流炉外管壁温最高达583℃,考虑炉内外温庆功,故过热器管壁温度大大高于设计温度,造成长期过热爆管。

后经多次燃烧调整试验,超温现象基本得到控制,对氧化严重管材进行了更换,机组运行趋于正常。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