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兰州石化分公司“6.28”火灾事故情况汇报

  
评论: 更新日期:2019年04月02日

2006年6月28日8时05分,兰州石化炼油厂4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在检修后复工开车过程中,发生一起火灾事故。兰州石化立即启动了事故应急预案,全力组织灭火抢险。上午9时40分,现场火势得到控制。因泄漏介质为气相可燃物,为了防止次生事故,现场采取不熄灭明火、控制设备中残存的可燃物稳定燃烧、周边冷却保护的方法。最后,余火于当晚9时35分全部熄灭。
事故发生后,兰州石化同时启动了环境保护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封堵雨排,设立现场围堰,将消防水引入炼油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并启用3万立方米应急调节池。同时,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经省、市及兰州石化环保部门对水质和大气监测,周边大气和黄河水质没有受到污染。
  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兰州石化消防支队消防队员1名牺牲,10名受伤,其中:6名重度烧伤,4名中度烧伤。
  目前,由甘肃省消防局组织的事故调查组正在调查中。现将兰州石化自行组织调查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装置基本情况
兰州石化4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始建于2001年10月1日,2003年7月1日建成投产。该装置是300万吨/年重油催化的中间加工装置,生产工艺采用7塔精馏流程,以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装置生产的经精制装置脱硫后的液态烃为原料,生产丙烯、丙烷、异丁烯、异丁烷等中间产品,为下游装置提供原料。
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脱硫后的液态烃送入本装置的进料罐(D501),通过脱丙烷塔进料泵(P501),经脱丙烷塔进料加热器(E501)加热后进入脱丙烷塔(C501),脱丙烷塔底重沸器(E502)用热水供热。
脱丙烷塔(C501)顶碳二、碳三馏分经塔顶空冷器(A-501)冷凝冷却后进入回流罐(D502),冷凝液自回流罐抽出,一部分由回流泵(P502)送入塔顶回流,另一部分用脱乙烷塔进料泵(P503)抽出,送入脱乙烷塔(C502)。脱丙烷塔底碳四、碳五馏分依次进入碳四馏分塔(C505)、脱戊烷塔(C506)、脱异丁烷塔(C507)分离出异丁烷、异丁烯和戊烷等馏分。
脱乙烷塔(C502)顶的碳二、碳三馏分,经塔顶冷凝器(E507)部分冷凝冷却后进入回流罐(D503),塔顶不凝气主要是乙烷和部分丙烯、丙烷,由回流罐上部经压控阀放至重催气压机出口(进D301)回收丙烯,也可进入高压瓦斯管网。冷凝液从回流罐用回流泵(P504)抽出送入塔顶回流。脱乙烷塔底重沸器(E503)用热水供热,脱乙烷塔底丙烷-丙烯馏分自压进入丙烯塔(1)(C503)和丙烯塔(2)(C504),两塔串联操作,分离出丙烷、丙烯馏分。
工艺流程简图:



      

 

 

 

                                                 

                             
二、事故经过:
兰州石化对事故经过进行初步调查,情况如下:
2006年6月28日凌晨3时左右, 4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进行大检修后的进料开车,4时左右,C-502(脱乙烷塔)开始进料循环,7时38分,操作人员寇汝强在巡检过程中发现C-502塔顶冷凝器(E-507/1,2)四个封头处泄漏,立即告知DCS操作员李小平通知中油二建开工保镖人员进行消漏处理。保镖人员7时56分到现场做施工准备过程中,发现泄漏处喷出大量液体和蓝色气体,而且响声剧增,保镖人员当机立断,迅速撤离现场。8时05分左右,E-507/1,2泄漏处着火,班长立即报火警,同时操作人员将与事故发生部位连接的管线进行切断处理,装置降温泄压,并将所有与装置连接的界区阀门关闭,装置紧急停工。8时15分,将气体分馏装置电源切断。
兰州石化消防支队8时06分接到火警, 8时09分到达现场,共出动各类消、气防车辆26台,全力灭火。8时40分左右,由于火势较大,C-501塔顶抽出至回流罐(D502)管线(DN250)破裂物料泄出,导致E-507管箱侧(东侧)火势突然扩大,致使现场抢险的消防队员1名牺牲,10名受伤。
8时40分左右,根据火场情况,兰州石化请求兰州市消防支队增援,甘肃省消防总队于8时45分左右赶到现场,接管指挥权并组成现场消防指挥部,统一指挥现场灭火抢险工作,经过全体参战官兵的全力扑救,上午9时40分,现场火势得到控制。
因泄漏介质为气相可燃物,为了防止发生次生事故,现场指挥部经多次研究后决定采取不熄灭明火、控制设备中残存的可燃物稳定燃烧、周边冷却保护的方法,最后,余火于当晚9时35分全部熄灭。
三、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兰州石化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下设四个专业小组,即:安全组、工艺组、设备组、对外协调组,开始对事故发生前后的工艺、设备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同时对岗位操作员工及中油二建设备保镖人员进行了初步的取证调查,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如下(最终事故原因以甘肃省消防总队事故调查组调查结果为准):
1、设备泄漏导致事故发生。
6月4日炼油厂重催车间按照大检修计划将停工处理完的E-507/1,2交与中油二建清洗公司,进行清洗、换垫、试压工作,炼油厂检修计划明确要求:“E-507/1,2清洗、换垫、试压”。中油二建清洗公司没有严格按照检修计划内容进行施工,在E-507/1,2清洗结束后,只对E-507/1,2管程进行了试压,未对壳程试压。在装置复工过程中,当系统升压至2.2MPa左右,入口温度达到67℃时(调查组认定开工过程中未出现超温、超压现象),E-507封头法兰发生泄漏,由于静电引发着火,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兰州石化炼油厂重催车间验收人员责任心差,履行职责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车间设备技术员王立荣负责E-507换热器的检修工作,中油二建清洗公司在对E-507管程进行清洗和试压时,王立荣没有认真履行设备验收职责,在现场只对换热器的清洗效果进行了检查确认,但对换热器试压这一重要环节没有到现场进行检查和确认。检修结束后,当中油二建清洗公司将设备试压报告送到王立荣手中后,王立荣便在试压报告上草率的签了字,致使换热器检修质量存在缺陷没有及时发现。
3、中油二建清洗公司设备保镖人员没有及时到位处理,延误了最佳处理时间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E-507发生泄漏后,7时38分气体分馏装置内操岗位王小平联系现场设备保镖人员进行消漏处理,18分钟后,即7时56分现场保镖人员才到达现场,延误了E-507消漏的最佳处理时机,造成设备泄漏量加大,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4、装置设计方面的原因也使事故不能及时有效控制。
4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在设计上,E-507与下游工艺设备没有切断阀,致使发生火灾后,无法及时有效地切断物料,也是事故不能有效控制的原因。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