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焕宁在“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有什么样的措施来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的提问时指出:要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从宏观上来讲,还是应该大力推进党和国家总体方略和战略的实施,坚持安全发展,坚守红线意识,积极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具体来说,我想还是要把重特大事故的预防工作突出出来,遵循规律、研究规律、发现特点,有针对性采取措施。
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预防工作很重要,要把安全风险排查、辨识、评估作为关键预防措施,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科学预判、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区域、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的安全风险科学预判,认真查找安全风险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按照分级属地监管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安全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过程管控,提高安全风险预防力度,着力解决“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的问题,坚决遏制和防范重特大事故。
一是要强化区域预判。要以县、乡镇为单位,由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本区域安全生产现状和行业分布特点,本辖区可能导致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安全风险和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等,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预判,研究制定区域性安全风险分级依据,明确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特种设备、烟花爆竹、民爆物品、燃气、冶金、有色金属、涉氨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确定区域内各个风险等级的企业数量,逐一登记建档,并绘制出区域安全风险分布图,对各类安全风险企业切实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要强化行业预判。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组织有关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并邀请专家参与,针对行业特点,对本行业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危险作业场所、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等进行风险辨识,认真梳理和分析预判本行业、本系统可能导致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的安全风险和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确定安全风险重点防控点。查找发生事故的规律、外地同行业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提出防范安全风险的对策措施和整治方案,对所有企业按照安全风险级别进行分类监管。
三是要强化企业预判。由企业组织安全、管理、技术、生产、设备等技术人员,根据企业曾经发生的事故和险情、外地同行业发生的安全事故,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管理上的缺陷,全方位排查和预判本企业生产系统、作业场所、设备设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方面以及各岗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对排查和预判出来的风险点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应由企业、车间、班组、岗位实行不同层级管控,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可控。